人在一個大時代,並不知道轉變這樣大,好像在2007年蘋果的iPhone面世時,大家不知移動互聯網的威力那樣。今天人民幣由升轉跌,最多貶值2%,又是另一個大趨勢開始。
那些年中國外匯儲備不多,人民幣是弱勢貨幣,70、80年代香港人入內地要換外匯券,不是換人民幣,內地酒店等地方對外地客收外匯券。但黑市兌換十分盛行,在黑市用港元換人民幣可以換多30%。記得1985年我去北京旅行,當時年青正氣,不願換黑市人民幣,到新華書店買書,本來可以用人民幣,我用外匯券,那個店員兩眼放光,一把將外匯券塞入自己口袋,看來是我正氣她不正氣,把我的外匯券拿去換黑市人民幣,氣得我要命。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在90年代起飛,踏入2000年新紀元,中國累積的外匯儲備不斷上升,人民幣有愈來愈大升值壓力,而美國亦不斷施壓,指責中國壓低幣值,作不正當貿易競爭。
中國決定讓人仔升值,最大一個升浪是由2005年開始。尤記得2005年6月,每100港元兌人民幣106.5元,人仔就由這個水位開始大幅上升,港元一直跌,到今年1月,每100港元跌到低見兌77.92元人民幣的低位。10年間港元(同時美元也一樣)兌人民幣貶值了27%。
伴隨著人仔大升,也是中國經濟進一步急促發展的年代,中國人口袋有錢,加上人仔換成外幣愈來愈值錢,就變作一枝全球旅遊消費的大軍,谷高全球的消費市場,特別是奢侈品的消費。中國經濟底氣足了,就想人民幣國際化,想人仔變成可自由兌換的硬貨幣。
不過在人仔急促升值這10年,美國、歐洲、日本先後大放水,到如今美國停止量化寛鬆兼且快將加息,美元調頭向上,反映美元兌6大主要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在2008年4月美國金融海嘯時低位見過71.05,如今卻升到97.505,還高過2007年金融海嘯之前。
美元匯價現在的高水平,比2005年6月人仔開始貶值時美元指數只有89,即是現水平還要高近10%。人民幣匯價指向美元,人仔過去10年兌美元升了27%,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又升了10%,即是說人仔兌其他主要貨幣升了近4成,升這麼多,中國出口即使是鐵打都頂不順了。
還有一則大家沒有留意的新聞,中國一直希望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特別提款權的籃子裏包括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四大貨幣。但IMF上周出了一份報告指出,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要推遲到明年9月。雖然IMF的理由是避免干擾2016年首日的金融市場交易,但美國一直對人民幣加入作特別提款權貨幣有保留,以她對IMF這麼大的影響力,她會否發功阻一阻呢?
人民幣匯價在岸價貶值,貼近一直低水的離岸價水平,財經界認為此舉令人民幣匯價更市場化,有利人民幣加入作特別提款權貨幣。中國的動機若是如此,人仔貶值應已一步到位,未來要觀察人民幣是一貶到位,還是連番貶值。
無論如何,人仔結束上升趨勢,這是一個時代的轉變,弄不好對我們的投資,以至民生經濟,都可能有深遠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