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郭英成於2014年12月31日辭職,觸發滙豐提前追還一筆4億元定期貸款。佳兆業一筆8億美元於2018年到期的債券收益率由12月初的9%飆升至超過45%。野村日前將佳兆業目標價大劈7成至1.23元,"深圳樓盤受波及,意味事態惡化,故建議減持以避開風險。"
投資深圳房地產的公司出事,自然會出售資產還債。大量銀主盤急售,樓價大跌會引發地產發展商互相拖累。深圳房地產可以說是冰雪三呎非一日之寒。
中國各地鬼城遍佈,我不相信只有佳兆業一家房地產發展商陷入財政困難。香港空置物業空前盛況,我亦估計不少樓市炒家有大量中國房地產投資,在三角債和交叉債的影響之下,香港樓市自然要全盤崩潰。情況惡化,如果政府不懂得處理,牽連之下,證券行、投資公司和銀行會有很大損失。破產的銀行可以迫令很多人破產,可以說是誅連九族,香港以致全中國遭殃。
2013年8月2日佳兆業與匯豐銀行訂立的4億港元定期貸款融資協議規定佳兆業在郭英成離任時,償還貸款及利息。郭英成於2014年12月31日正式離開佳兆業,可是,佳兆業沒有償還該筆貸款。佳兆業違約拒付,應該會影響以前發行的票據、債券、股票,產生交叉違約,三角債務,陰陽拒付等等情況。2013年,佳兆業的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無力償還區區4億港元貸款,簡直是笑話。 事發經過是另一笑話。
2014年10月,深圳市政法委書記蔣尊玉被查墮馬,佳兆業董事長郭英遭到牽連。11月,佳兆業在深圳龍崗區的多個預售項目,包括佳兆業大鵬假日廣場、佳兆業悅峰花園及佳兆業城市廣場,千多個住宅單位和數百個商舖單位,被深圳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鎖盤。佳兆業無法將項目出售,也無法抵押,財政陷入困境。
強國官員貪腐成風,官商勾結已係人所共知的事實。蔣尊玉墮馬是萬慶良案牽連林存德,林存德又牽連蔣尊玉,是誅連式的政治鬥爭。蔣尊玉家族是真真正正的強國地霸,深圳的大小工程,沒有他點頭就不能動工。佳兆業能夠在深圳吃得開,大做房地產生意,當然和蔣尊玉有密切的交往。有消息說蔣尊玉持著權勢,聯同廣東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林存德,讓房地產開發商,包括佳兆業,把人民的土地搶走,過程可能存在違法違規的疑問。
2011年至2013年,佳兆業拿下多個項目土地,發展佳兆業城市廣場、龍崗大道一號、佳兆業假日廣場、悅峰花園等四大項目。佳兆業廣場位於龍崗華為科技新城的核心地段,佔地32萬平方米。2011年3月,這項目舉行拆遷啟動儀式時,當時擔任龍崗區委書記的蔣尊玉為佳兆業親自站台。奸商與貪官的利益輸送變成行內利益衝突。2014年上半年,佳兆業城市廣場、佳兆業悅峰、佳兆業前海廣場、佳兆業假日廣場、龍崗大道1號等項目令到佳兆業以41億元的成交金額,超過行業龍頭萬科,成為深圳樓市霸主。今次被鎖盤的佳兆業城市廣場,上半年以2.2萬元/平方米的平均價賣出了1033個單位,是深圳的猛火樓盤。萬科能夠在深圳站得穩,吃得開,不會沒有靠山,佳兆業要搶生意,就要冒風險。商場如戰場,在中國絕對是金科玉律。當然,蔣尊玉落馬與萬科無關,但是,深圳市的前所未有大規模鎖盤,將開發商置諸死地,多多少少有萬科的因素。
蔣尊玉主政龍崗期間,佳兆業是該區受益最大的開發商。蔣尊玉落馬期間,佳兆業亦順理成章是事件最大受害人。中央查處蔣老闆的時候,實行連根拔起,誅連佳兆業。在中國做生意找錯靠山是最頭痛的事情,救他不來,甩他不掉。佳兆業的郭氏三兄弟聞風先遁,走為上著。佳兆業的兩成股權是大正投資持有。大正投資的持股信託公司是郭氏三兄弟持有,不是新地的郭氏三兄弟,而是佳兆業的創辦人郭俊偉、郭英成及郭英智三兄弟。大正早就將一半佳兆業股權轉讓給生命人壽。郭英成甩掉股份,辭任主席,離開佳兆業,可以說是霸王卸甲,金蟬脫殼。
佳兆業一案是佳兆業在深圳被全面鎖盤,萬科在上海吃掉佳兆業,可以說是政治鬥爭,又可以說是商場角力。由此可見,中國房地產生意難做,不把對手吃掉,很難生存下去。權力鬥爭牽出商業鬥爭,以中國的人治社會而言,這樣的一雞死一雞鳴是天公地道。
在香港專門做強國客生意的韓國化妝品MISSHA,全港20間分店、商場專櫃及培訓中心,昨日突然全線停業。
做強國客生意的店舖倒閉絕對不是Missha的單獨事件。中國企業資金短缺,政治風險高,出口生意難做,強國的強只是外強,裡面是怎樣,只要看看強國客人豪氣不再就知道一二。最明顯的情況習總打貪,濠賭業立即走下坡。強國官場,貪官污吏多如牛毛,鬼城爛賬堆積如山。
你說強國鬼城是怎樣興建出來。很多錢是由香港直接送到深圳和上海去,變成貪官的財富,強國貪官的數萬元一瓶紅酒,不少是香港傻瓜埋單結賬。甚麼滬港通,H股IPO,全部都是強國貪官圈錢。這些錢之中,十居其九有去無回,將香港的資金挖空。當然,A股狂升一半,這個急升其實是真金白銀換來紙上富貴。強國資產靠不住,將錢送上去,有如送羊入虎口。強國係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日當權貪官,明日可能變成階下囚。今日香港商人依附的紅朝新貴,明日可以變成朝庭欽犯。今日的龍頭企業老總,明日可以是破產走佬的商業罪犯。佳兆業是很好的例子。即使大銀行匯豐的數以億元計貸款也可以在政治鬥爭中化作輕煙。港交所為佳兆業搞上市,香港股民數十億元也是凍過水,即係佳兆業股份價值。佳兆業不是沒有資產,只是政府用行政手段突然凍結佳兆業的資產,令到佳兆業周轉不靈才會出事。這不是圈錢,不知道應該說甚麼。
著名戲子成龍的寶貝兒子在北京開房東派對被捕。楊某可以說,北京現在仍然有荒唐絕頂的淫慾派對,只是玩淫慾的公子哥兒有硬後台。成龍的後台不夠硬才會出事。
香港地霸、樓市炒家和庸官沉醉於虛無的紙上富貴。他們玩的遊戲沒有新意,西方國家出現過很多次,每次都是悲劇收場。地霸聯同炒家及庸官一起抬高地價樓價,當樓價去到沒有人有能力購買的時候,地霸和炒家只能將賣不出去的物業空置。炒家將物業空置可以帶來真正的富貴,因為物業估價上升,炒家可以向銀行借多些錢。只要持續低息,樓價不停上升,銀行又願意借錢,炒家就可以不停地用空置物業作為抵押向銀行借錢,越借越多錢,有更高能力高價買入物業,進一步推高樓價,樓價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高,炒家的淨資產值也越來越高。
這個金錢遊戲有幾個缺陷,當樓價升到盡,再也不能上升,炒家的財富就會因為支付利息而縮水,越縮越少。樓價一定要不停上升,只要停下來,炒家和地霸就要認命。另外,利率如果上升,又或者市場預期利率上升,樓價開始看跌,炒家就無法借到錢,可能銀行要反過來追加按。更加要命的情況是樓價太高,削弱香港的競爭力,令到香港經濟萎縮,企業和店舖破產,大量人口失業,人們懷疑日後的收入是否穩定,置業態度變得猶豫不決,樓價自然受壓。
樓價升到盡,不能再升,原因是炒家財盡,無法催谷樓價繼續向上升。要炒起豪宅樓價,成本很重,炒家炒不起。本來,強國炒家像是瘋子那樣,不問價錢,胡亂炒作。可惜,強國樓市和經濟已經陷入困境,無力炒作。2014年12月的澳門博彩收入較2013年同期下跌超過三成。非常明顯,強國炒家已經連豪賭的本錢都沒有,如何炒豪宅。香港炒家要獨力支撐大局,不能指望強國炒家拔金相助,於是找些可以炒作的物業繼續炒下去。炒不起高價樓就炒中價樓,炒不起中價樓就炒低價樓。到了低價樓都炒到盡,炒家無路可走,唯有借高利貸。市場利率開始上升,不少上市公司發行高息票據,原因在此。這就是現在香港樓市的實況。
當息口看升的時候,人心不穩,樓價由高位快速回落的機會甚高。地霸當然要找幾位財演出來說三道四,說甚麼利率永遠不會上升。另外,一些說出真相的財經評論員被傳媒踢走,以免阻礙地霸和炒家發財。2015年1月,美國財經界一致認為上半年會加息。聯儲局應該會在一兩個月內放聲氣加息。到時,要避險就會太遲。美國投資者立即從海外撤走資金,調回美國。歐元區看準時機,德拉吉說考慮QE,令到歐元資金離開歐元區,形成歐元弱勢,減少日元匯價下跌對歐元區的衝擊。
回到香港的情況,楊某年輕時,香港人只要努力工作,可以成家立室,養妻活兒,供書教學。那時候,安居樂業是香港人的生活精神。無論有甚麼天災,我們都可以在劫難中回復過來,再一次為生活而拼搏。現在的香港人,無論怎樣努力工作,連住個棺材房也有很大困難,安居樂業有如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香港住宅數量遠遠超過家庭數目,將近一萬間公屋空置,香港人卻無立錐之地,全因特首庸碌,地霸殘酷,炒家凶惡。天地正氣必然戰勝邪魔妖孽,請看下回分解。
很多人跟我說,美國不會加息,因為美國國債有18萬億美元,只要加息一厘就是一年1,800億美元。如果你認為美國真的因為國債太多,不敢加息,你就要仔細地閱讀以內容。
如果美國今日加息1厘,美國不必支付18萬億美元國債的1厘額外利息。因為這18萬億美元早就變成國債,有些5年期,有些10年期,有些30年期.........。這些既有國債的利率不會因為美國加息而直接增加息率,只會因為低息國債貶值,間接令到孳息上升。孳息的意思不是利息,是債券價格升跌引起的相對孳息。國債貶值是投資者的損失,當然,聯儲局買了那麼多債,一定會有損失。不過,聯儲局是私營機構,聯儲局的損失,不是美國政府的損失。
只要美國加息的時候成功減赤減債,國債利息開支就會微不足道。奧巴馬上台的時候,即是2009年,美國財政赤字超過14,000億美元。這時候,美國已經是超低息。跟著下來,美國赤字連年減少,到了2014年,財政赤字只有4,800億美元。如果美國今日(2015年1月3日)加息1厘,奧巴馬上任之後6年的8萬億美元國債不會因為今次加息令到美國政府蒙受任何損失。美國政府要增加的國債利息開支只是今日開始發的債,2015年的國債規模應該是4,000億美元,加息1厘的話,2015年全年,美國政府因為加息1厘而要增加的國債利息開支只是40億美元。
如果你真的相信美國國債太多,加息會令到美國無法負擔額外利息開支,非常老定,疊埋心水天價供樓,那麼你就要小心,美國加息1厘,2015年,只是增加40億美元額外國債利息。美國不會負擔不起。
我經常說日本不能加息,因為國債太多。日本的情況較為特殊,日本維持超低利率25年,而且有龐大結構性赤字。那就是說,日本加息,除了要增加今年新發行的50多萬億日元國債利息開支,還要為到期的舊國債換新債支付額外利息。日本每年都要為大量到期的舊債發行新債。美國當然有這樣的情況,但是,現在要舊換新的美國國債,大部份是高息債,即使美國今年加息1厘,還是比舊債的息率低很多。美國的情況和日本截然不同。
好了,回到美國加息的話題去。如果美國今日加息1厘,這1厘利息可以給美國人很多錢。單是美國FDIC就為美國銀行存戶承保超過9萬億美元存款。美國的賺息存款金額有數十萬億美元。加息1厘就會為存戶帶來數千億美元的財富。FDIC承保的9萬多億美元存款之中,很多都是小額存款,讓這些人賺多一點點利息,他們就會花多一點錢,美國經濟就會興旺起來。投入40億美元額外利息,可以為美國市場注入數千億美元熱錢,美國政府何樂而不為。
很多人以為加息會打擊消費,其實,由0.25厘加息至1.25厘是會推動消費。1.25厘仍然係超低利率。超低息時期加息其實等同QE,而且是真真正正將錢放入人們的口袋,讓人們去消費,還會令到放款的人更加積極將錢借出去賺息。聯儲局放風加息,美國市道沒有因此而疲弱,反而有很多人積極投資,原因是美國人多了可以花費的錢,當然會有更多生意做。有更多生意就有人投資更多錢。
如果人民幣加息,那就不能同日而語,因為人民幣基準利率已經高過5厘,再加息就會打擊消費,令到市場萎縮。另外,中國樓市告急,加息只會令到金融業不穩。
香港樓市炒家水浸眼眉不識死,以為老美不敢加息,其實,老美係不敢不加息。樓市炒家和地霸搞錯這一點就是自困死胡同。
很多人以為業主有錢,不急著賣樓。事實上,業主是否賣樓並不重要,樓市炒家是否賣樓才重要。炒家都是欠債纍纍,日常開支極大,不是大財主,而是大債仔。有些香港地產發展商,在大陸做房地產生意被套牢,處於10個煲7個蓋的狀態,在香港卻持有大量貨尾。發展商寧願將貨尾丟空,用作抵押向銀行借錢也不想降價求售。因為一旦降價求售,樓價下跌,發展商用作貸款抵押的資產會大幅度貶值,銀行追加按,到時只有破產。銀行也知道發展商被貨尾卡死,無法甩貨,仍然將錢借出去,因為銀行不將錢借出去,發展商就要降價求售,樓價大跌,銀行做了太多樓按,發展商未破產,銀行就會爛賬如山,資不抵債。
當市場上炒家無力持貨,銀行收回炒家的物業,即使這樣的空置物業只佔市場上1%的招售數量,在樓價高企的時候,足以引發樓價暴跌連鎖反應,樓價大跌7成的絕世樓災。
香港二手樓市急凍,住宅和商舖大量空置,樓價乾升,原因是炒家玩樓價虛火,利用大量空置物業減少市場供應,推高樓價。樓市炒家持貨要支付很多費用,卻沒有資金來源,唯有以債養債。樓價上升可以向銀行借多些錢,支付持貨成本,讓物業繼續空置,推高樓價。問題在於以債養債的風險太高,持貨成本很重,包括利息開支、管理費、維修費、裝修費、經常視察的開支、差餉地租等等。以香港的豪宅管理費為例,亞洲分層豪宅「樓王」 傲璇的每月管理費由57,950元至68,594元,每呎11.3元至14.2元。這樣的豪宅如果賣不出去,單是管理費開支就是每年70多萬元。
炒家將物業長期空置,樓價卻到頂,不再上升,空置物業變成維持樓價在高位,再也推不上去。炒家要不停增加借貸,以債養債。利息開支加上其他持貨成本,樓價最少要每年上升1成才能夠以債養債,維持空置狀態。樓價每年健康地上升1成就是經濟增長1成,工資和物價都是每年上升1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以人均收入計算,香港是先進地區,經濟成長不可能每年10%。中國連保8也做不到,香港要保10,簡直是荒唐。樓市炒家將物業空置,以債養債是死路一條,問題只是死期甚麼時候出現。
樓價到頂,不再上升,樓市炒家就無路可退。更糟的情況是樓市交易成本相當高。樓價上升時,買家見貨就買,凶宅沒有問題,業權不明不白也沒有問題。樓價下跌時,買家會特別挑剔,有些經過非法改造的物業,即是有僭建的物業,要回復原狀才能成功出售。亦有一些物業在持貨期間出現業權問題,尤其是新界村屋和業權本來就不明不白的物業。樓價大跌的時候,炒家要出爛貨,難比登天。
樓市炒家的情況還未算差,最差的情況是部份實力不足或者主事人智商不足的地產發展商。他們的經營模式是向銀行借錢和在上市集資。以佳兆業為例,上市集資拿到數十億元,再發行票據,又向銀行借錢,總之,借到錢才能夠在國內大搞房地產業務。強國房地產業興旺時,你有你賺錢,我有我生財,河水井水,清清楚楚。到了房地產市道欠佳,政治鬥爭成為搶生意搶地盤的機會。佳兆業被鎖盤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些地產發展商搞了爛尾樓盤,一走了之,銀行啃下壞賬,數簿上的數字很好看,庫房內空空如也,於是急於加息搶奪資金。人民幣高息投資工具和票據出現,就是市場喪鐘響起。
街上空舖湧現、商店破產頻頻、空置住宅越來越多、人民幣高息產品層出不窮、美元匯價屢創新高(顯示美國加息機會增加)、全球經濟持續衰退,這就是香港樓市七大凶兆。
根據香港政府的房屋統計數字
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hk/tc/common/pdf/about-us/publications-and-statistics/HIF.pdf
2013年,香港家庭總數240萬,平均每戶人口只有2.9人。
2003年香港每戶人數有3.1人,2008年降至3人,2013年只有2.9人。2014年3月底,全港陸上住宅總數264.5萬。
2013年的香港人口增長只有0.5%。人口數目沒有實質增加的時候,要增加住屋需求,只有分拆家庭。可是,香港的每戶人口只有2.9人,再分拆下去是不切實際的期望。家庭數目不增加,只有約240萬,住宅總數有265.5萬。住宅供應過剩超過20萬。
在住宅需求沒有增加的時候,經濟情況好,住公屋的人想買居屋、住居屋的人想買私樓、住私樓的人想搬大屋、住大屋的人想住豪宅。住宅的需求集中在中高價物業。炒樓的人也會瞄準豪宅下手,因為豪宅供應有限,較容易炒起樓價。另外,豪宅與民生無關,豪宅炒到甚麼價錢都好,政府不會插手。即使經濟情況不好,有外來資金湧入香港樓市,中高價樓會最先上升。
當外來資金停止進入香港樓市,或者資金撤離香港樓市,又或者香港經濟差,樓市的情況就會倒轉來發展。首先,請想像一下,某家庭擁有豪宅,卻現金不足,他們最先的做法是用豪宅作為抵押品向銀行借錢。但是,經濟情況持續惡劣,他們就會將豪宅甩掉套現。他們還是需要有居所,於是轉為買細價樓。一買一賣就可以套出一筆錢。中高價樓市道呆滯,細價樓卻爆出搶購潮,這不是樓市向好的指標,反而是樓市將冧的先兆。
家庭數目沒有實質增加的時候,中高價住宅市道突然疲弱,細價樓卻有價有市,絕對不是好現象。庸官、銀行家和地產發展商看到也心知肚明,在此市道疲弱的時候,一定要維持市場秩序,否則會出現樓市人踩人的悲慘結局。
蘋果日報的2014年12月13日報導,《維壹頂樓定價逾1.35億,直迫半山豪宅》。報導更加直指「市場人士質疑單位有價無市」。
為何發展商將貨尾的價格訂在市場人士認為有價無市的水平? 這就是維持市場秩序的手段。很多情況下,發展商不想樓價下跌,寧願賣不出去都不減價。一旦有減價成交,所有同類物業的估值就會下調,發展商就會蒙受嚴重損失,尤其是貸款利率上升。
現在是香港樓市的breaking point 崩潰邊緣。只要估值突然下調,海灘立即水退,沒有穿衭子的人就會現形。問題是,香港樓市能夠維持在崩潰邊緣多久,聯儲局甚麼時候宣佈加息、日本經濟甚麼時候出事、希臘甚麼時候退出歐元區、內銀內險甚麼時候爆大鑊。
很多人以為細價樓受到追捧顯示香港住宅需求急升,很多人要上車。如果香港住宅需求急升,很多人要上車,人從何來? 香港人口增長只有半個巴仙,為何有那麼多上車客? 尤其是細價樓上車客,難道這些人一直露宿街頭? 我看,不是很多人要上車,是很多人要跳車。甩掉中價樓買細價樓套現,跳得快好世界。
財演開咪胡言亂語係天公地道,錯只在世人誤以為他們係大師,能知過去未來。近期的財演胡言亂語更加係黑白顛倒,禍港殃民。滬港通明明係強國在香港圈錢,資金大量北上微量南下,財演說的強國送給香港人大禮,其實係香港人送給強國的大禮。
美國聯儲局隨時加息,香港樓市岌岌可危,一眾財演急於救市,胡說美國國債太多,無力加息。其實,既有的美國國債已成國債,今日加息,不會有影響。美國政府的加息額外負擔只係現在的赤字,今年赤字估計只有約4,000億美元,加息一厘只係區區之數,如何會令到美國無力加息。
近期細價樓受到追捧顯示香港樓市步向崩潰,財演將業主甩掉中價樓買細價樓套現的跳車行為胡說成很多人要上車。如果香港住宅需求急升。上車客從何而來? 香港人口增長只有半個巴仙,為何有那麼多上車客? 根本上說不通。
港股乃係港人對經濟信心,樓市就建基於港人對經濟的信心,所以每次股災都會引發樓災。外圍情況凶險莫測,美國加息被財演說成美國無力加息,但是,希臘脫歐危機、安倍經濟學破產、油價大跌拖冧美國垃圾債市場、全球經濟衰退等等外圍因素仍然會令港人對經濟失去信心。
請看看2014年12月15日隆中對的部份內容:
「過去5年的超低利率,令到5,500億美元流入能源相關的垃圾債券。如果沒有3輪QE和超低利率,投資者不會買那樣風險高的垃圾債券。經濟學家說QE會產生資產泡沫就是這樣的情況。油價跌穿60美元一桶,這些債券大幅度貶值。例如美國的石油及天然氣勘探公司能源廿一Energy XXI Ltd (EXXI)在過去4年於債券市場舉債超過20億美元。其中於2010年12月發行的7億5,000萬美元9.25厘票據,今年9月面值1美元可以賣106.3美仙,現在跌至只值64美仙。債息高達27.7厘。如果類似石油企業現在要發債集資,利率沒有30厘,很難有人買。這些企業和初成立的高科技企業一樣,唯一業務係燒銀紙。燒的銀紙來自債市,不能發債就不能燒銀紙,必然倒閉。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在12月8日估計,油價跌到55美元一桶,評級B和CCC的企業之中會有1/3違約。」
最有趣的財演顛倒黑白係港股脫美入中。只要將港股說成脫美入中,立即將港股與外圍隔斷,讓股民樓民忽略外圍因素,盲目入市。
2015年1月5日,法國CAC指數大跌3.3%,德國DAX指數大跌3%,英國富時跌2%,美股開市亦跌1%,道指於香港時間凌晨1時37分跌310點,油價跌至50美元一桶,美國垃圾債危機大炸彈已經點著引線。強國股市暴升,深成升4.6%,上證升3.6%,國指卻跌0.32%,非常明顯,港股脫美入中係痴人說夢。港股走勢仍然跟著外圍。環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港人仍然炒樓炒股,只係因為財演一句港股脫美入中。
忠言逆耳,十句真話不及一語謊言,世人只是覺得財演謊言悅耳,所以財演謊言才會得到世人相信。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最不喜歡匯豐銀行。我亦承認對匯豐銀行多少有點偏見。老實說,馬度夫龐茲騙局、雷曼迷債、美國次按、為恐怖份子融資、替毒販洗黑錢、為香港樓霸提供貸款,全部都有匯豐銀行的指紋,有點良知的人都會對這樣的銀行有偏見。
2015年1月5日看到一則新聞,滙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美國經濟不可能一國獨大,原因是美元強勢,將打擊美國企業出口。其次,美國無通脹壓力,認為美國沒有條件冒險,美國聯儲局今年可能加息1至2次,但不會進入加息週期。」
對於梁兆基的話,我有以下意見,美國經濟不是以出口為主,而是內需主導。美國GDP之中,有超過七成係內需。若要美國經濟向好,一定要提高個人消費能力。要提高個人消費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讓美元強勢。請看看日本,日元疲弱,日本人的消費力就下降,此乃立竿見影之效。美國不怕美元強勢打擊出口,只怕美元弱勢打擊進口。梁兆基到底是否明白美國經濟,是否知道美元匯價和美國經濟的關係?
噢,原來我一時糊塗,再看看梁兆基的銜頭,他是滙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是「亞太區」的專家,對美國那邊的事情當然不是那麼精通,難怪他會搞錯。問題又來了,為何匯豐銀行要找位「亞太區」顧問出來談美國經濟呢? 世事實在太複雜,楊某百思不得其解。
他又認為聯儲局今年可能加息1至2次,但不會進入加息周期。我真的有點莫明其妙,既然聯儲局加息1至兩次,就是啟動利率正常化程序。既然啟動利率正常化程序,又怎會不進入加息周期? 梁兆基到底在說甚麼? 楊某又一次對他的說話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我只好向前輩查詢,前輩說,梁兆基的說話沒有矛盾,加息周期係要不停地加,像是周期那樣。如果一加到頂,那就沒有周期。噢,一言驚醒夢中人,原來,梁兆基的說話係,聯儲局今年加息,一加5厘,或者分兩次加5厘。
如果真的如梁兆基所言,一加到頂,香港樓市股市豈不是變成鐵達尼? 我的熊出沒注意警告牌應該回收。
聯儲局隨時宣佈加息時間表,香港樓市岌岌可危之際,各路大師、一眾財演、當權政客紛紛拋頭露面,為香港樓市股市老散打鎮靜劑,說美國不會加息。這就是傻子向笨蛋宣佈此地無銀三百两,很難相信竟然有人相信。
最近油價急跌及美國經濟數據欠佳與美國加息決定有直接關係。請先看看最新美國經濟數據。美國10月和11月工廠訂單都是下跌0.7%,已經連續下跌4個月。11月的商業投資下跌0.5%。11月的耐用品(即是可以用3年或以上的東西)需求下跌0.9%,已經是4個月以來第3次下跌。非耐用品需求亦下跌0.5%。
美國出口沒有減弱,民用飛機汽車等工業還有增長。美國的經濟困境來自中東撤軍,10月份軍需品下跌20.2%,11月份再跌11.1%。
美國自中東撤軍就是縮減軍事規模,龐大的軍費會削減一大截。這些軍費本來是美國經濟支柱之一,減少軍費就要增加其他開支,才能夠保持經濟增長。經濟萎縮的話,美國國債會相對GDP大升,美國就會變成希臘。問題是,美國財政赤字龐大,政府必須縮減開支,最好的方法是削減軍事開支。政府削減開支,GDP就會下跌,除非國內消費大幅度增加。問題又來了,美國削減軍事開支,美國國內消費只會疲弱,不會上升。
美國最先做的事情是聯同沙地大劈油價,減少美國人的汽油開支,變相增加國內消費又不必增加政府開支。可惜,油價劈到盡,美國經濟大幅度改善的同時會出現負財富效應,美國垃圾債會因為油價下跌而出現危機,投資者恐慌起來,資產價值下跌,拖低內需。事到如今,美國要壯士斷臂,讓垃圾債市局部倒下,犠牲小我,成全大我。美國消費品主要來自海外,只要美元強勢,美國股價樓價下跌不會削弱美國人的消費。美元強勢才能阻止股價樓價下跌帶來的壞影響。
油價暴跌會拖垮美國垃圾債券市場,美國垃圾債券出事就是美國加息之時。美國加息之時就是香港樓市崩潰之日。這就是經濟金融連鎖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