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投資就是生活 周顯 買他的股票 不過他的生活 2015年06月12日

幾乎每個人都想發達,但我不想。或者應該這樣說,我很想發達,可是我清楚地知道,發達是需要付出的,是需要奮鬥的,是需要努力的,我並不願意付出這些代價,以換得發達的機會,因此,我不要發達。這正如有一個人也想中六合彩,不過他並不願意付錢去買六合彩,更加不願意付出7元去購買周顯大師和一伙朋友合資出版的六合彩報《六合投資王》,那他當然不可能中獎了。

當然了,付出了發達的代價,不一定可以發達,但是不付出發達的代價,則肯定不能夠發達,因為付出代價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以上的簡單道理,所以他們一邊希望發達,另一邊卻是照樣渾渾噩噩的度過,自然也沒有發達的可能性。換言之,這些人是因為無知,所以希望不勞而獲,不努力而發達,而我則是因為有知,所以寧願不發達,也不要努力。


街市大王鄧清河是一個工作狂,他的生活方式並非人人可以接受,但卻是容易發達的人。

話說日前我把這一番至理明言,同一個年輕人詮釋時,他叫我舉例子,碰巧我剛剛研究了「宏安集團」(1222),便脫口而出地說:「你學阿鄧清河,肯定會發達!」

以我所知的鄧清河,是一個非常努力、白手興家的商人。他早睡早起,是個工作狂,不嫖不賭,完全沒有壞嗜好,更加不會亂花錢,約他碰面,當然不會去煙花風月的夜總會,甚至連午飯也少去,多半是晨早流流,去陸羽飲早茶,要不就是每年的農曆新年,到上水去吃盆菜,節目健康到了極點。

這種人、這種生活方式,發達的機會率,當然比別人高出了十倍以上。不過,像我這種壞人,喜歡過的是生活糜爛、醉生夢死的生活,發達的難度,也比別人難上十倍。所以,我的後輩炒股成就,也多高於本人,這也是正常的結果。

鄧清河是街市大王,以經營街市掘得第一桶金,在1995年把「宏安集團」上市,跟着又收購了「位元堂」和「PNG」,現在更進軍內地,和發展地產項目,整個集團的總資產超過一百億元以上。但我認為,這公司有很多潛在的資產,是大家所看不到的,例如說,在內地街市的地皮,其真實的價值,相信是遠遠高於其帳簿上的估值。

如果你問我對於以上故事的看法,我的意見是﹕千萬不要過鄧清河的生活方式,因為有如苦行僧,太過正派兼健康,並非人人可以接受。但是,我們雖然難以接受這種生活,卻不妨買這種人的股票,因為這一類的商人,才是發達的人才,反而是我周顯大師的生活,雖然不少人都很羨慕,但是如果由我經營的公司,大家千萬別買其股票,因為生活品味愈高的人,其經營商業的能力也就愈低,這是鐵律。

那麼,如果要鄧清河為你打工,要在他的股票上賺錢,有甚麼方法呢?有些人認為他的股票很難炒,但我並不這樣想,他那一系的股票其實十分易捉路。以「宏安集團」為例子,每逢牛市第三期的大時代,它必定會出來「做世界」,把市值炒至一百億元以上,跟着印股票集資,集資回來的錢,便用來發展公司的業務,壯大公司的資產。簡而言之,當確認了大牛市之後,便去買進這股票,當它的市值接近或超過一百億的時候,便去沽出,這應該是最有效的炒這股票的策略了。

楊衞隆 再談印尼盾 2015年06月12日


我曾經在這裡討論印尼盾很多次,亦遭到不少批評。請看看最新情況,印尼盾已經跌穿1美元兌13300的水平。過去一年,印尼政府曾經死守1美元兌12,000盾的匯價死線。跟著退守13,000,然後退守13500。
印尼盾在過去1年的匯價由1美元兌11,480盾,跌至13,400盾。悍衛印尼盾的方法是加息,代價是出口轉弱,失業增加。不悍衛印尼盾的代價是物價上漲,暴亂頻生,政權不穩。去年1月至今年1月,印尼利率是7.75厘,現在是7.5厘。非常明顯,印尼不能抵受加息的經濟衝擊,於是將息率降回7.5厘。因為息率不能升,匯率就一定要跌,可是,匯率一年跌15%,利率只有匯率下跌的一半。這樣的利率,不能吸引資金留在印尼,令到外資不願意在印尼投資。以實質利率3厘計算,印尼的存款利率應該是18厘。企業借貸利率是20至30厘,定息樓按利率應該超過50厘,這是長債短債的差別。印尼的經濟本來不好,這樣的經濟環境是死路一條。提高利率不行,不提高利率也不行,破產不行,不破產不行,壓低匯率不行,提高利率也不行。
日本的經濟情況還有一條路走,未入死胡同,大幅度壓低日元匯價。日本人均收入很高,可以承擔日元貶值的打擊。日本經濟可以在日元匯價疲弱的時候反彈,日本國債會減輕,因為日本國債是日元債。
印尼的情況和日本不同,人均收入太低,印尼盾貶值是死路一條。另外,印尼國債大都是外幣債,不是盾債,印尼盾大幅度貶值會增加外債相對GDP 規模,令到國債爆煲,息口狂升。
美國加息,印尼一定要跟著加息,否則印尼盾匯價會進一步下挫。可是,印尼不能加息,因為印尼經濟太弱,加息會增加失業,減少出口。不加息就是匯率下降,印尼盾的貶值已經是災難性,再貶下去,肯定爆大鑊。
我不明白為何還有中國和香港投資者到印尼投資,既排華又沒有經濟出路。我建議考慮拋售任何在印尼有業務的股份,立即洗倉。

青心直說 胡孟青 下隻熱爆新股 2015年06月12日


柳傳志曾經說過:「方向要是沒弄對,光努力是不行的。」做人做事,方向與定位,均不能馬虎了事。近期大型新股以華泰證券(6886)最令人失望,惟希望在人間,上半年最令人期待的IPO,應非下周一路演的聯想(992)母公司聯想控股莫屬。聯想控股的吸引力不在於其業績,亦未必是其覆蓋至IT、金融、農業、食品、房地產的近乎全產業鏈業務,皆因集團去年收入按年跌近14%,但憑藉聯想集團的名氣,肯定會再掀全城抽新股熱潮,尤其是早已被視為擅長於搭建舞台、亦擁有救火經驗的集團創始人柳傳志,絕非浪得虛名。

農業業務有憧憬
柳傳志老早明白,科技行業最喜歡的,永遠都是喬布斯、蓋茨這類頭上有光環的人,既有創意,又有創新,正中科技行業賴以成功突圍的關鍵。他曾在2009年初因聯想集團出現巨額虧損9,700萬美元時復出御駕親征。兩年後,在他再卸任之時,聯想在PC行業的排名已由阿四大躍進至二佬,之後更一直以高速增長。
對於聯想控股而言,2014至2016年間整體上市,是一個早已訂下的明確目標。集團更會分成兩級火箭,一級就是上市時要有一定利潤和市盈率形成的市值。由於聯想控股裏三塊利潤之中,聯想集團早已經上市,對未來控股整體上市作用不會太大;未有上市的核心資產,反而是更有憧憬空間,例如農業,潛力有待陸續發揮。柳總更早已訂下真正退下火線時間表,就是在集團上市穩定兩年之後。
從PC製造到水果種植,中間的難度可真大。佳沃集團是聯想控股旗下的現代農業公司,佳沃牌的藍莓,只要用手機掃描一下盒子標籤上的二維碼,就能進入佳沃的官方網頁,看到包括產地、土壤成份、加工資訊、果實檢測等決定盒子裏那些藍色漿果誘惑程度的數值。藍莓一個生命周期會有158個標準操作步驟,過程中約有300人會介入,這些資訊彙聚在伺服器上會變成超過3,100個欄位中。
這種做法或許很理想主義,惟凡事總有一個進化過程。每一棵藍莓樹的生長情況,包括結果、成熟、採摘、加工、包裝、儲運、最終被送上貨架等環節,每一個都是學問,由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對品牌建立意義重大。

曾淵滄專欄 大媽不在乎MSCI 2015年06月12日

前日中東呼吸綜合症疑雲令股市急跌,昨日證實是虛驚,恒指回升,但是無力收復前日的失地,壓力依然存在。
前一陣子,有人認為A股的上升,是為了迎接美國MSCI可能會把A股列入MSCI新興國家指數。現時受歡迎的指數就會成為受歡迎的ETF,而ETF的市場也在擴大中,逐漸取代由基金經理打理的傳統基金,而ETF的經營者是要付錢給指數的擁有者,因此,創造受歡迎的指數是財源廣進的生意。
對MSCI而言,將升勢如此好的A股拒諸門外,是倒自己米的行為,但是要將A股列入MSCI,就必須先解決A股買賣有限額的問題,QFII、RQFII再加上滬股通都有限額,限制了以MSCI為基礎的ETF發展,因此,技術上MSCI根本仍未可能將A股列入。
AH股背馳難太久
說要將A股列入MSCI只不過是用來與中國談判的工具,希望誘使中國放寬A股的買賣限制。但是,目前A股已經升得太快太癲,中國只想勒住這頭狂牛,哪裏有興趣再放寬A股的控制,談判拉倒,A股也就無法加入MSCI。
對中國大媽而言,她們根本不知道甚麼是MSCI,也因此,MSCI加不加A股進去,對大媽而言,一點也不在乎,A股也就依然如何硬朗,滬綜指維持在5100以上的高位;與此同時,H股則出現了連續兩個月的下跌,A、H股走勢背馳很明顯,我認為A、H股的升幅可以不一樣,即A股升多一些而H股升少一些,但是A股升而H股跌就不合理,不合理的事不會維持太久。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反轉嚟炒 2015年06月12日

  新沙士暫時證實係虛驚,加上外圍造好,港股跟隨反彈。港股早兩日咁快插穿兩萬七千點關口,有反彈唔出奇,但壞消息係咪已經反映晒,仲要睇多兩日至知,如果想走短線,都係先忍手穩陣。

  新沙士未可安枕

  多宗疑似新沙士個案,昨日證實都係流料。前日個市借消息大插,回頭睇番有人會話反應過敏。疑似沙士個案定義係14日內去過南韓、出現發燒感冒癥狀,咁就要通知醫管局,個定義咁鬆,實有好多疑似個案。不過,市場對啱啱出現的消息,反應通常都會大啲,甚至走向極端,做定最壞準備。家多宗疑似個案都證明係流料,但唔代表可以安枕無憂,因為疫症喺南韓爆發未停,兩地往來頻密,好難擔保無人會中招。關鍵係香港點樣處理,能否有效防止傳播,呢樣暫時仲係未經測試,所以短期呢個因素仲會壓住個市。

  另一樣就係政改,家好多人都話方案通過機會好低,有人放出風聲話一旦否決港股會插,政改在17日(下周三)呈上立法會,高人話畀陸羽仁聽,政府同泛民都唔想拖,政府會爭取18日(下周四)投票,即係話過抑或唔過,大約仲有一個星期時間就知,政府高層估計好大機會唔過。

  對於政改點樣影響個市,陸羽仁唔會死牛一邊頸,覺得否決咗會升又或者跌,最緊要都係睇當時個市係乜水位,同大戶點部署,如果個市先前造好,一話否決咁插低絕對唔奇,但如果個市已經回落較多,咁再造低水位有幾先?我係大戶就會諗諗反轉嚟炒,壞消息出時好多人沽貨,佢就平淡倉兼反手炒上都唔奇。

  昨日個市彈而不熱,恒生指數收造26907點,回升220點;國企指數收報13743點,漲126點,但交投縮減至1243億元。內地保險股表現突出,財險(2328)是升幅最大國企指數成份股,收造18.22元,揚5%。

  股仔方面,易通訊(8031)控股權易手予「舖王」鄧成波,復牌後爆升23%;星美(198)引入百度等股東,股份應聲抽高,全日收造1.04元,炒高18.2%,炒名牌效應玩完一輪,唔係升得咁勁,似乎有小小跌Watt跡象。另外,三生製藥(1530)首掛,全日收9.35元,較招股價9.1元,高0.25元,又係超購多升幅小的例子。

  六月暑假檔期,發展商開始推盤,焦點當然是何文田樓王盤,呢個盤當年拍賣創晒紀錄,但都無諗過日後可以賣到三萬幾銀一呎,一個千呎單位賣三千幾萬。有中環茶友笑言,香港邊度咁多有錢佬呢?自己平時真係失覺晒囉。

  除咗何文田樓王盤,將軍澳新盤昨突擊開價,發展商為增加項目叫座力,提供樓價及辣稅優惠,最高可逾一成四,折實平均呎價12837元,入場價約476萬元,睇嚟發展商都想喺其他人賣樓前先鎖定客源。

  深地產吸引過港地產

  過去大盤應市,地產股多數聞風先動,但呢排唔知係因為撞正六絕市調整,抑或係樓價Too good to be true(好到你唔信),地產股都唔係點郁。茶友話,好多代理同佢講叫佢快快入市,因為股市升完樓價就升,茶友就話,股市風光正好,我唔捨得咁快套股買樓喎!何況連恒基李四叔都話買股抵過買樓啦!

  樓市方向唔係升就係跌,但從來唔易睇,好似呢屆政府上台,好多人估樓價會跌,點知就屢創新高,家好多人驚樓價繼續升無得上車,就算覺得好貴都逼上車,但9月份美國加息機會漸增,樓價係咪真係能夠長期反地心吸力,好快就見真章。不過,如果學內地流行講「性價比」,一水之隔的深圳,由於產業前景獲看好,呢排吸引不少資金買樓,升勢比港樓勁好多,所以如果要買地產股,係咪深圳概念吸引啲呢?


巴士的報 盧永雄 學學昂山素姬的務實 2015年06月11日

緬甸最大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昨日抵達北京,進行5天訪問,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反對中國的人會抽取中宣部命令內地傳媒不能夠宣傳昂山素姬到訪的細節,借此譏諷中國。然而,這樣的評論卻是只見樹木,忘了森林,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昂山素姬與習近平走在一起,而這件事也只能理解為雙方超常的務實態度。

親西方媒體很喜歡將2010年11月昂山素姬獲釋,視為緬甸民主的重大勝利。但整件事有極其複雜的政治背景,要由中國的崛興講起。過去10年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愈來愈大,美國急忙修訂其亞太區政策,要重新介入亞太事務,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與緬甸總統、軍政府領袖吳登盛「講數」,拉攏緬甸這個貼鄰中國的國家,從而孤立中國。在美國拉線之下,吳登盛同意釋放昂山素姬,以換取美國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

事情進展順利,吳登盛也馬上「交差」,於2011年9月,緬甸政府以民意反對為由,突然叫停了中國有份參與的「密松大壩」水力發電項目。不久之後,另一個中國有份投資的「萊比塘銅礦」項目,亦給緬甸軍政府叫停。這兩大項目的突然停止,令到有份參與的中資企業,損失慘重。更顯示過去一直與中國友好的緬甸軍政府,已徹底地投向美國。由於緬甸與中國接壤的雲南,是中國通往東南亞的一個重要的陸路通道,緬甸投向美國,對西方圍堵中國,起著重大作用。

從另一角度看,一直堅持民主自由的美國,對緬甸的民主發展,作了原則性妥協。表面上看緬甸釋放昂山素姬,緬甸民主好像有了重大進步,美國也有藉口解除制裁。然而,吳登盛軍政府維持專制統治的意圖沒有改變,昂山素姬原本希望參與今年年底的總統選舉,但緬甸軍政府早已在憲法中設立了種種關卡,阻止了昂山素姬參選,如今拒絕修改憲法。事件清楚表明,美國為了拉攏緬甸圍堵中國,不惜犧牲緬甸的民主,任由吳登盛阻止昂山素姬參選,以外交的實利,淩駕了民主的原則。

明白了當中的背景,大家便會知道,昂山素姬訪華,其實存在著複雜的外交角力,當不明情況的人以為昂山素姬將會當選緬甸總統,中國害怕緬甸變天,才會和她會面。其實事情恰恰相反,昂山素姬根本沒有機會參選總統,昂山素姬與中國見面的義意其實在於,吳登盛得到美國的支持,無視民主的訴求,她只好拜訪中國,將注碼押到中國身上,以抗衡美國對緬甸的影響。至於中國方面,雖然與昂山素姬的政治意識形態南轅北轍,既然吳登盛靠攏了美國,又何妨與昂山素姬打打關係,甚至支援她上臺執政?

泛民經常批評特區政府「離地」,其實他們更加離地。搞民主要能落地,才可生根。泛民奢談民主要有最理想的普選方案,其他所有方案皆否決,最後也不會得到民主。不如學學昂山素姬的務實做法,既然美國不支持緬甸實踐民主,她務實地轉向中國,任何能住前走的方法都試,任何對國家人民好的事情都做。昂山素姬政治家的風範,和香港的政客相比,簡直差天共地。

曹仁超 沪指缩量窄幅震荡 2015年06月11日

  今日沪指小幅低开,深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均小幅高开,随后沪指在震荡中下行,而深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表现较为顽强,尤其是中小板指今日表现最强,盘中一度大涨近2%,遥遥领先其他指数涨幅。盘面上看,今日包装印刷、电子、酒店涨幅居前,银行、证券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化学制药板块资金流入超过12亿,成为做多股指的主要动力。证券、银行、电力板块资金流出200亿,成为做空股指的主要动力。

  从盘面来看,今日券商、银行、煤炭等权重板块再度担当砸盘主力,银行、券商股几乎全线飘绿,煤炭股也大多下跌。而题材板块方面,石墨烯、上海国资改革、次新股、足球等概念表现较好,尤其是次新股,更是大面积连续涨停。

  从技术面上看,财富先锋大盘趋势线保持红色,大盘仓位下降到60%,云计算最优参数MACD高位整理开口缩小。从指标来看,市场近期缩量调整,机会大于风险。今日涨停股达到232只,涨幅超过6%的个股有447只。跌幅超过6%的个股3只。总体来看,随着下周三开启新一轮新股申购,新股资金抽血量的大大提速无疑会打击到目前处于调整状态中的市场,加之资金近日来大量流出,A股接下来将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预计近期将会处于持续调整状态,直到资金面有所宽松后,或重启上涨脚步。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青心直說 胡孟青 慎防流動性突變 2015年06月11日

香港投資者每每聽到大孖沙說樓市難大跌、利率不會升、股市仍很好,就會興奮異常。大孖沙身經百戰,對市場閱讀能力比任何人都強,意見值得參考,但自己也須觀察外圍局勢。香港非常開放,又極受外圍宏觀因素影響的經濟體,但小市場從來是敵不過大環境。踏入今年第二季開始,尤其是在5月份,區內金融市場以至經濟環境都有點疲態畢露。

美國年內勢必加息
可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心感不妙,最高領導的總裁拉加德明言,聯儲局年內不能加息,這番言論似乎毫不尋常。誠然,基金組織意見經常是自相矛盾,但若以赤條條去指明,美國年內最好不加息,印象中實在罕見。利率期貨卻顯示,美國9月加息的機會率,已回升至四成左右,從債市及美元的表現來看,似乎市場已做了裁決,那就是拉加德言論,不能發揮影響力,聯儲局年內勢必加息。
美國10年期債息現水平只有2.4厘左右,比去年初的高位低了約1厘。債息水平對股市影響是其次,香港情況更獨特,因有大量銀行體系結餘作緩衝,受美息單一因素影響實在有限。
而區內很多市場,較之一兩年前,經濟明顯動力減慢,寬鬆貨幣政策是必要維持的。但美息潛在上升的話,再減息就會加快資金外流。其次,市場亦忽略了氣候因素:厄爾尼諾現象再次出現,對於印尼、印度、馬來西亞以至中國經濟既有影響之餘,更會同時間推升通脹,間接上氣候反常令到市場及經濟走勢更不明朗,更加複雜。
區內享受熱錢持續流入的好日子已肯定不再,但與其像基金組織的公開呼籲,乞求西方央行,外界其實亦不能低估區內是大有彈藥聯手應對潛在震盪。單是北亞地區為首的亞洲,去年的經常賬盈餘逾4,000億美元,坐擁逾6萬億美元儲備,財赤佔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是2.8%,較其他新興市場低約一個百分點左右。北亞為首,特別是中國是極具條件牽頭透過加強合作等方式,應對耶倫的一舉一動。
須知市場波動最具殺傷力是引發流動性突變,中國是絕對可能以加大雙邊貨幣互換形式,為較脆弱的新興市場提供若干程度防衞,美國加息,對中國提升金融市場話語權方面,反而是更為有利。

曾淵滄專欄 低過超人價買長實 2015年06月11日

港股昨午突然直瀉而下,許多人都摸不着頭腦,原來是香港出現懷疑中東呼吸綜合症個案,網上瘋傳,青衣站一家醫療中心門口有身穿保護袍人士架起鐵馬進行封鎖,越傳越恐怖,淡友自然趁機大手沽貨。這只是懷疑個案,還要等待檢驗結果,我決定以不變應萬變,我手上沒有零售股,壓力不大。2003年香港發生過SARS,今日回顧那段日子,該是最佳入市機會。
長實地產(1113)上市初期股價表現不錯,但很快地往下跌,估計可能是call輪獲利平倉潮令輪商大手減持造成的現象,結果李嘉誠在股價下跌時出手買入100萬股,造價67.28元,這是昨日長實股價逆市上升理由。

買領匯為收息不為炒
我認為只要是低過67.28元都值得買,長實每股淨資產近百元,李嘉誠出手的價當然是他認為相對便宜水平,我認為只要大股東出手增持後,市場價低過大股東的買入價就是值得買入的水平。
領匯(823)公佈業績,租金收入增7.9%,可分派利潤更是增加9%,對收息股而言,領匯確是上好的股,年年派息都有不錯增長,只是領匯股價有時被炒高,收息率下降,那就不該高追,記着買領匯不該為了炒作而是收息。
我的新愛股中廣核(1816)的股價於昨日突然急跌10.65%,原來有大行唱淡,認為中廣核的同行中國核電(601985)A股上市,市場多了選擇,不再是市場上單一的核電股,這麼說是有些道理,但全中國並沒有多少家核電企業,就算全部上市數量也有限。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運低打倒褪 2015年06月11日

  港股呢排好有人衰行路打倒褪的味道,一早開市傳來A股未能納入MSCI指數的消息,搞到市況弱弱哋,下午再中多一棍,傳出有曾經遊韓港人發燒的新沙士疑似個案,個市即刻掉咗落嚟,疫症可大可小,就算個案未證實,都已經令到個市損失幾百億市值。

  A股入MSCI指數的消息炒作多時,最近已經開始退熱,市場基本上預計今次不能成功。?家出來話大摩會同中國當局協調,基本上符合咗先前估計,「入摩」失敗市場反應唔係咁大。

  入摩不成 爆疫驚魂

  對於呢次未能「入摩」,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見圖)認為,有兩大因素會影響A股納入指數,一是深港通的開通,二是透過取消現時的滬港通或是未來的深港通每日額度限制。在開放A股市場的問題上,需要多方協調,他相信中央是不想推進的速度過快。

  中銀香港(2388)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認為,基於海外投資者在內地持股仍不可超過三成,日後即使MSCI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時,僅會計算A股市值約5%為起點,令A股在相關指數中佔比約1.3%,按現時追蹤這指數的資產約1.7萬億美元計,一旦A股獲納入指數,料會有約210億美元資金進入內地市場。由於總量不大,對內地金融市場是意義大於實質。無論點講都好,?家入摩未能成事,呢個題材相信會暫時淡退。

  反而另一個仲發展緊嘅係新沙士,有中環茶友話,一名從南韓回來的女士發燒,已經搞到個市唔見二百幾點,可見傳染病殺傷力幾大。旅遊股即時急挫,專業旅遊(1235)收報0.97元,跌近8%,專做日本團的東瀛遊(6882)都跌3.8%,下個月就係旅遊旺季,南韓被新沙士搞到一鑊泡,跟住仲流傳有其他疑似個案,?家消息仲未完全消化,呢類股份相信仲會好波動。

  牌面睇,下周政改表決及聯儲局議息,再借新沙士疑似個案推低大市,恒生指數最多跌416點,低見26573點,尾市喘穩,仍要跌三百點收市。恒生指數收造26687點,挫301點;國企指數收報13616點,挫245點,成交縮減至1441億元。

  個別股份方面,中國核電首日在上海掛牌,開市後僅數秒即升停板,對手中廣核電力(1816)卻被大行唱淡,全日急跌兼失守5元大關,收造4.7元,跌成11%,跑輸一眾國企指數成份股,係典型好消息出貨,外資喺4元水平之上已唱淡隻股,俾佢舞上5.53元掛牌後新高當然好唔順氣,?家聯手散貨插低佢,估計短期好可能要唞唞氣。炒呢類急升股唔可以等最後一個好消息先食胡,再多一個例證。

  大昌微線金蟬脫殼

  跌市中傳出中信系將進一步重組,刺激個別中信系股份急升。中信資源(1205)爆升30%,報2.34元;中信大錳(1091)急揚13.8%,造1.32元;中信國際電訊(1883)飆7%,呢類重組消息通常係炒大唔炒細,但如果見急升高追,就要小心佢突然回頭,最好都係等跌番先至考慮。

  大昌微線(567)股價爆升,主席兼行政總裁陳錫明及其家屬持有信託基金Earnwell(PTC),轉讓25%股權予獨立第三方張靈敏,但未有披露作價,股價一度爆升逾四成,收市報1.35元。隻股市值急升後都係6億幾,由於佢急升咁多,引發獲利回吐。大昌微線做開線路板,個殼幾乾淨,而且現在只係賣兩成,唔排除佢仲會有後着。


C觀點 施永青 政改方案若被否決 應立即解散立法會 2015年06月11日

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看來已沒有機會在立法會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根據基本法50條,如果「立法會拒絕通過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經協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見,行政長官可解散立法會。」
很明顯,如何普選行政長官的法案,是一條極其重要的法案,否則就不會要求有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通過。
這條法案涉及特區政府的管治模式,屬於憲政範圍,相信在任何一個政府,這樣的方案都會被視作為一條重要法案。它一旦通過後,對香港的影響是長遠的,它的重要性遠大於一年一度的財政預算。基本法50條把財政預算也視作重要法案,那普選行政長官的法案,更加應該被視作重要法案。
因此,若果行政長官決定在法案被否決後,解散立法會,在法理上應該不會被質疑。
印象中,陳弘毅教授與戴耀廷副教授都作過類似的建議,但政府與泛民都沒有積極回應。特區政府素來不習慣把重大問題直接交市民作最後判斷,有這樣的反應可謂在預期之內。但泛民不是一向喜歡訴諸公投的嗎?解散立法會重選,實質上就是一次單一議題的公投─讓市民決定是否應該重選一批議員去否決政改方案。何俊仁不是要辭職搞變相公投嗎?現在有機制可以由政府出錢用公帑搞,可以搞得更全面,更正規,為何未見民主黨響應?
我相信,泛民不傾向叫行政長官解散立法會的原因,是預期會在重選中喪失部分議席。這樣,即使仍有足夠的否決票,但亦會在氣勢上大不如前,處境更加困難。然而,泛民有沒有想過,若是今次為了議席的得失,而放棄「公投」的機會,會否令市民懷疑:泛民是否真正相信民主?為何不願在重大問題上交市民作主?
另一方面,梁振英不是說要否決政改的議員承受後果嗎?若果真的相信大多數市民是支持通過政改方案的,那就應該立即讓市民進行票債票償;等到2016年立法會選舉,市民可能已經印象模糊,或被其他議題分心了。政府若是真的想在香港推行民主,應該主動參與這場遊戲。政府若是不敢訴諸民意,只會繼續處於被動地位。
政府現時還在約見泛民議員,希望在最後一分鐘遊說議員回心轉意,可謂是多此一舉,因為根本不會有效果。想要議員重新檢討自己的立場,必須讓他們面對立即解散立法會的後果。如果議員知道,他投反對票之後,有可能沒法再次當選,他們在投否決票時才會慎重一些。政府應該知道,與其花氣力去爭取議員支持,不如花氣力去爭取市民。有市民支持,不怕議員不支持。有這樣的心態,市民才會相信政府真的有心在香港推行民主。

巴士的報 盧永雄 南韓轉醫院文化急促播毒 2015年06月10日

一個曾經遊南韓首爾的女病人發燒,政府當作疑似新沙士個案處理,恒生指數亦應聲下插301點。香港經歷2003年沙士大爆發之痛,談虎色變,極之正常,即使是過敏反應,情願過份防疫,也不要麻痺大意。

今次發現的疑似個案是一名22歲女病人,曾於5月23至27日到訪南韓首爾,6月7日出現流鼻水,昨日出現發燒,今日求醫,診斷後有上呼吸道感染之像,診所為安全計報警處理。

特區政府早前跟從世衛組織的判斷,未有對南韓發出旅遊警示。後來旅遊界和輿論的壓力漸大,特區政府在周二轉軚對南韓發出旅遊警示。

而世衛組織未對南韓發出旅遊警示,是因為認為南韓新沙士個案主要是醫院感染個案,未出現社區爆發。如今南韓感染新沙士的人數破百,南韓政府亦正考慮把疫情級別由現時第二級的「注意」,提升到最高的「嚴重」級別,希望防止社區感染個案。

而世衛組織發言人安巴雷克話,目前所有病例都循同一個源頭途徑傳染,但因為和確診患者接觸過的人太多,新沙士疫情可能會進一步擴散,預計未來幾天還有新增病例,同時不排除社區會出現零星感染病例。

我向醫療界高人求教中東新沙士的情況,他說新沙士的傳染力度比香港2003年的沙士低。當年的沙士未能透過空氣傳播,只靠病患者的飛沫傳播。而新沙士的傳染能力更低,飛沫要在近距離接觸才會傳染,或者直接接觸傳染。估計南韓大部份的患者,都是在醫院近距離接觸到病患的親屬,或者醫護人員,主要是給帶毒飛沫正接噴到眼睛上及鼻孔內。另一個可能性是病者的唾液沾染在醫院的設施上,例如門柄上面,其他人觸摸到這些設施,然後擦眼,將病毒帶入體內。所以高人建議,防範感染的最佳方法是不要緊密接觸可能染病者(不去南韓、少去醫院),勤於洗手,特別要避免用手擦眼。

南韓疫情擴散,首要原因是有關部門剛檢測到首個病例的時候,沒有採取更積極的措施阻斷傳播渠道,例如要遲至上週日才公佈了全部涉事24間醫院的名單,令國民不知防範。

新沙士在南韓傳播得快,和當地獨有看護文化和轉院習慣有關。南韓人入院後子女會頻密陪同探護,更有經常轉醫院的文化,加速病毒傳播。在韓國首爾找好醫院入住相當困難,當地人有為親朋好友在首爾大型醫院取得床位的社交慣例,病患會先去小醫院,然後找人介紹最終轉至大醫院診治,這些習慣大大增加病毒在醫療機構間傳播的機會。

例如被稱為「超級傳播者」的南韓第一名確診新沙士68歲男性患者,他在5月12日至15日先向首爾以南牙山的一家診所求診,之後轉往首爾以南的平澤聖母醫院,再之後來到了首爾一家小型醫院,最後再去到了三星首爾醫院,結果就在這四間醫院和診所中播毒。

現時南韓已大體掌握這一浪新沙士的傳播路徑,希望能快速控制疫情,令災難逐步過去。

曹仁超 逆天“神创”有望再度走强 2015年06月10日

  今日沪深两市受到众多不利消息影响之后大幅低开,但创业板昨日企稳,今日迎来大幅反弹带领主板快速上涨。午后沪指再度创出新高之后却迎来跳水,今日的成交量极度萎缩,为后市留下了一大隐患。
  板块热点看,广电总局要求构建现代化文化服务体系。今日传媒板块大幅上涨,粤传媒、浙报传媒、南华生物、华谊兄弟等近10只概念股封死涨停。医疗器械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医疗器械服务板块迎来暴涨,和佳股份、三鑫医疗、华润万东等多只概念股早早涨停。互联网彩票受肯定再营业预期提升,高鸿股份、鸿博股份、多伦股份等概念股纷纷涨停。除此之外,次新股今日全线企稳表现神勇,安防、在线教育等板块均有优异表现。
  消息面,据报道,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股票配资平台,依然在承接股票配资业务,杠杆率高达1:10。这些配资平台后面,隐现着长江证券等多家券商。截至6月9日,致电多家股票配资平台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均得到合作券商HOMS接口并未关闭、股票配资依然正常的答复。
  分析可知,多家券商未关闭HOMS接口的消息如果属实,必然惊动管理层,管理层或将出政策来处理配资风波。虽然今日午后大盘爆发出极大能量,但股指期货走势依然未能突破上方平台,加之今日上涨但成交量的明显萎缩都为后市提示了警告。反而大幅调整之后的创业板则吸引了资金大举杀入,反弹趋势仍将继续。
  总体来看,今日大盘再度呈现震荡走势,虽然午后快速拉升,但临近尾盘的放量跳水则是资金明显出逃的表现。加之两融风险依在,上涨成交量萎缩的潜在隐患,市场近期仍将处于调整态势,提防之心不可无。

楊衞隆 華爾街大戶溫水煮港蛙 2015年06月11日

楊某發出股災警告的時候不久,港股突然爆升,跟著,市場氣氛大好。我早就說過,大鱷是這樣吃大茶飯。在危機重重之下營造市場氣氛,推高股市,老散跟入,大賺一筆。跟著推低股市,再賺一筆。
5月26日,恒指28,500點,只是11 個交易日,恒指跌了差不多2000點。跌了這將近2,000點,沒有令到任何人恐慌。升的時候,升得越急,老散越興奮,借盡孖展(街邊腸粉,因為通常係夾起兩條腸粉一齊剪,叫孖剪),滿倉操作(走廊上開舖),狂掃牛證(這就是我常常說的乾炒牛證)。跌的時候,慢慢跌,11個交易日跌2,000點,平均每日只是跌不足1個巴仙,老散不會有恐慌情緒。可是,這樣的溫水煮蛙,必然煮死青蛙。那些牛證全部打靶,滿倉操作變成大閘蟹,借盡孖展就要日日補倉,補足11日。去得太盡的老散,無法支持11日,到了老散被打個落花流水,華爾街大戶就來個回馬槍,抬高大市一點,然後再插。這次插水就是真正的開飯。昨日,傳出青衣有懷疑個案,恒指由升百多點變成大跌四百多點,一插將近600點。請想像一下,如果香港真的有確診新沙士個案,恒指要跌多少。如果突然出現多宗個案,而且集中在某些屋宛爆出來,樓價將會如何?
華爾街大戶大手放空港股,華資大戶大力托市,兩邊擺開陣勢,兩個只能活一個。想一想,強國和香港的笨蛋大戶和華爾街大戶對賭,哪一次不是輸到乾乾淨淨,今次又怎會例外?
只要傳出壞消息,例如美國加息、希臘破產、新沙士在香港爆發..........滿手好倉的華資大戶和香港老散,連上天台的時間都不夠,想做大時代也沒有機會。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曾淵滄教路 大時代新炒法 專吼配股集資公司 2015年06月10日

今年四月份開始,港股進入「大時代」,恒生指數上升3,000點,不過,與一些神仙股比較,那是差得十萬八千里,四月份開始,不少神仙股股價在短短數天可以上升十倍、三十倍、一百倍……這一類的神仙股,也不僅限於細價股、低市值股、殼股,一些中、小型股的股價也同樣變成神仙股,股價飛升。部分中型股的股價飛升數十倍之後,市位竟然超越多隻藍籌股,這才是令人歎為觀止,無法明白甚麼人有這種能力令市值千億的股的股價繼續飛升。


集成金融上周宣布配股後,股價卻急升。圖為公司一三年底掛牌時的上市儀式。

進入五月份,好幾隻飛升的神仙股突然在空中爆破,股價直線下跌,但是,一雞死一雞鳴,神仙股愈來愈多,變化也愈來愈多,也因此,儘管有好幾隻神仙股爆煲,股民的熱忱依然不減,神仙股也繼續受追捧,這是港股A股化的過程。神仙股的誘惑是不可能抵抗的,小股民最重要的事是緊緊記住:小注怡情,炒神仙股的風險程度相當大,有時候,不僅僅是股價一日之內急跌四成,更嚴重的是停牌,而且復牌無期,孤注一擲的結果很可能就會使到自己一沉不起,借孖展炒神仙股者更可能欠下一身債。

港股進入大時代,許多傳統的炒作方法改變了,其中一個最大的改變是配股、供股集資,過去,配股、供股對原有的小股東而言,一定是壞消息,股價一定大跌,但是,過去兩個月,不少配股、供股的股份,股價不跌反升,可見遊戲手法是不一樣了,舉兩個例子,藍鼎國際(0582)宣布十合一再一供十,依傳統,這種行為是大股東想趕走市場上的小股東以增持股份,消息公布後股價必然大幅下跌,但是,宣布後藍鼎國際的股價竟然一度高升,遠高過公布供股消息前的0.145元,相當有趣。

另一個例子是集成金融(3623),在近日宣布配股集資,一個很傳統的配股集資行為,配售價有相當大的折讓,不過,配售前一天,股價也莫名其妙地大幅上升,而且成交額也大增,實際上,配售價就是股價突然大幅上升前的市價,這也等於說配售價實際上沒有折讓,沒有折讓的配售價能夠尋到承購者?承購者當然不是一般小股民,於是,集成金融的股價在配售之後不跌反升,才數天時間,股價已比配售價高一倍。

我相信神仙股會愈來愈多,玩神仙股相當有趣,特別是手法反傳統的炒法,有鬥智的成分,從中領略股市的奧秘,不過,緊緊記住:小注怡情。

最後,利益申報,我也持有極少量的集成金融,小注怡情嘛!

品中資 羅國森 尋找馬雲的投資路線圖 2015年06月09日

  《品中資》自從去年初,阿里巴巴集團突然宣布,以13﹒26億港元(每股0﹒3元),
入股中信21世紀(00241)(現在已易名為阿里健康)成為大股東後,我就認定,這一兩
年,要密切留意馬雲的動向。
  最初市場曾憧憬,馬雲會否借中信21世紀的殼上市,因為當時阿里巴巴集團還未正式落實
往美國上市,但很快已經確定,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中信21世紀的規模太細,根本『吃』不下
阿里。後來確認,馬雲是想將中信21世紀打造成為集團旗下的醫療旗艦,所以才改名做阿里健
康。
  當時開始有人憧憬,如果想發達,只要吼中一隻馬雲的心水殼股就可了。但我相信,現實上
,最大的可能性是,你碰巧持有一隻幾乎沒有希望的三四線股,在幸運之神眷顧下給馬雲看中了
,你才可能發達,但這又真的能夠發達嗎?我想也不太易,因為斷估你也不會持有太多吧!
  無論如何,過了不久,馬雲又有新動作了,這一次原來以62﹒44億元(每股0﹒5元)
入股文化中國(01060)(現已易名為阿里影業)。馬雲入股的消息一曝光,當股份復牌之
後,股價又再大幅飆升。
  但說時遲,那時快,馬雲在短短一個月內又再出手,不過,這一回不是做大股東,而是做第
二大股東,那就是合共以53﹒67億元(每股7﹒5335元)入股銀泰商業(01833)
約18﹒02%股份。
  雖然阿里巴巴不是大股東,但阿里巴巴集團的CEO張勇後來卻出任銀泰的主席,原主席沈
國軍反而退居幕後,可見馬雲和沈國軍,以及阿里巴巴和銀泰兩者關係之密切。市場更傳出,銀
泰或會改名為阿里商業。
 
*馬雲想發展金融證券*
 
  在香港市場稍為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馬雲最近又再出手,但這次不是以阿里巴巴集團的名
義,而是以馬雲為創辦人之一的雲峰基金,聯同其他投資者,當中包括影星趙薇的丈夫黃有龍以
35﹒95億元(每股2元)入股本地小型券商股瑞東集團(00376),成為最大單一股東
,預計發展互聯網金融。
  以上4隻股股份是馬雲在香港上市公司的最主要投資,正如上文所說,只要你買中任何一隻
,理論上都可以發達,因為阿里健康由馬雲入股的0﹒3元,已經大幅升至昨日的9﹒66元;
阿里影業則由馬雲入股的0﹒5元升至昨日的3﹒55元;而銀泰商業則由馬雲入股的
7﹒5335元升至昨日的13﹒24元(銀泰已經升得少,不知是否因為馬雲不是大股東?)
;至於剛入股的瑞東也十分厲害,由馬雲的入股價2元,急升至昨日的21﹒15元。
 
*尚欠教育產業未見影踪*
 
  要緊跟馬雲步伐,首先就要瞭解阿里的戰略。今天的阿里版圖已經全面拓展至金融、物流、
商業、體育(馬雲在去年世界盃舉行前夕,宣布以12億元人民幣入股廣州恆大50%股權)、
娛樂和醫療等領域(馬雲在內地的投資也不少,數量上比香港還要多)。
  不過,在這一大堆產業中,我還未見馬雲曾經提出過,而且也跟他有密切關係的教育產業(
馬雲曾當教師),這到底是滄海遺珠,還是好戲在後頭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青心直說 胡孟青 有誠意冇新意 2015年06月10日

滙控投資者策略日,用80頁篇幅交代未來大計;簡言之,有減成本、未來增長動力、漸進派息不會變、遷冊問題繼續有幻想。有別於幾年前,滙控今次策略日被外界譽為第二次改造,滙控亦將視線由縮減資產負債表,重新包裝成為資本再投放,營造增長動力構圖用意相當明顯,可惜一切新意欠奉,驚喜也有限。

滙控如意算盤難打響
裁減員工、出售非核心業務、縮減風險權重資產,其實是全球金融業大勢所趨,滙控雖有誠意,惟談不上有新意。無疑滙控定下每年削減成本介乎45億至50億美元,予人目標進取之感。但同時發現,滙控推算的潛在開支,其實是較年初公佈業績時額外多約20億美元,換言之滙控減省成本計劃形同數字遊戲。滙控2011年曾跨下海口,成本要降、增長動力要重燃,但事實證明,裁員、重組的代價是開支不跌反升,看滙控歐洲的成本相對收入比率即可知。
滙控將遷冊議程升溫,按其11項考慮遷冊地標準,除香港外是別無它選,遷冊製造的股價上升催化可以繼續發酵。更進一步是滙控打造大珠三角、一帶一路以至東盟增長潛力,配以創新金融口號、雲計算、互聯網、數據中心等,都是中國互聯網+的好材料,目的已不言而喻。
歐智華上任以來,連同是次削減員工計劃,最少已裁掉約6.5萬員工,合共退出或淡出二十多個市場。正當投資者或分析界對滙控進一步縮減規模訴求提升之際,滙控仍用大量篇幅強調環球網絡極具優點,更引用業務毫不相干的長和(001)作例證,實在叫人莫名其妙。在滙控筆下,環球金融模式帶來逾百億美元額外協同效益,但始終環球利率持續處極低水平,滙控以往靠本港低廉資金成本、製造大量高利差收入魔術棒只會繼續失效。
滙控相當強調區內潛力,重點不是貸款、企業融資,而是資產管理及保險。滙控用了保險公司管理層的口吻,大談人口老化、保障缺口,為一度有意淡出的保險業再大造聲勢。惟事隔多年,區內保險業競爭加大,連日本險企亦早已多宗收購進軍東盟等市場,滙控一切來得未必及時,唯一選擇似乎是效法渣打(2888)、星展,將龐大分行網絡以獨家形式跟保險公司做銀保銷售網絡平台算了吧!

曾淵滄專欄 電能走出去的啟示 2015年06月10日

A股大升,港股不升,A股一調整,港股也自然要大大的調整,這是正常的。

一帶一路概念已疲
中車(1766)一日內跌12.5%,跌勢如同神仙股,一帶一路概念已炒作太久,習近平、李克強雖仍不斷地外訪,為一帶一路尋找商機,但有關概念股從今年4月至今已調整兩個月,股民已失去耐性,決定止賺或止蝕,那些想趁低吸納者更成為蟹民。
電能(006)賣掉16.53%的港燈(2638)股份給卡塔爾投資局,套現76.81億元,交易後電能持港燈的股權僅剩33.37%,電能套現當然是想進軍海外,特區政府現進行諮詢,有意將兩電的可允許投資回報率由目前9.9%降至6%至8%,對公眾而言,有誰會反對電費下降?當然,條件是不會停電,政客們更盲目地鼓勵競爭,以為競爭結果電費必然下降,不是的,西方國家實際結果是:發電廠多了,電費沒有減,停電卻多了,理由是發電廠都不想浪費輸出的電力沒被使用,都只提供他們認為能賺最多錢的電量,結果用電量突然上升就不夠電用,停電了。
今日香港兩電沒競爭,但香港的電費比大部份的西方國家低。港燈引入卡塔爾投資局,可以引來許多想像空間,不論政治上或是投資價值的想像空間,儘管兩電長期飽受政治壓力,我依然是中電(002)及電能長期股東,所謂政治壓力實際上只是政客們例行公事,為反對而反對的噪音,我欣賞電能進軍海外,也欣賞中電入股中廣核(1816)。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黑天鵝憂慮 震散紅色股 2015年06月10日

  美股繼續消化9月份可能會加息,杜指再向下調整,幅度就唔算好大,但港股昨日低開後就腳軟,指數持續向下,股民最痛係紅色股出現小股災,好多內資炒作的二、三線股滑落,跌十個、八個巴仙已經算係小事。有人形容呢次係紅色股嘅黑天鵝演習。

  疑觸發政改前減倉

  剛公佈的CPI通脹數據差過預期,PPI生產物價指數又連續39個月錄得按年跌幅,加上投資者擔心美國或會提早加息,在負面消息籠罩下,港股反覆下挫,恒生指數全日瀉326點,失守兩萬七大關,國企指數跑輸恒指,收市瀉1.8%。

  除咗指數唔靚仔外,近日無理大市上落自己炒自己的二、三線股,幾乎全面滑落,其中一個解釋係內地炒股網「格隆匯」提到港股可能「黑天鵝」事件,呼籲投資者做好兩手準備,相關說法出籠後,紅色股無論係正路大股同莊家股都掉頭回落,之前經常掃貨的經紀牌只見沽貨。

  「格隆匯」那篇文章講真冇乜驚人之見,只是提到香港下星期政改表決,認為如果方案通過,咁就萬事大吉,利好政策應會上馬,若然方案否決,「港股跳空低開基本鐵板釘釘的事」,文章仲話,由於港股沒有升跌限制,故此政改表決後即市會相當波動。

  本來,文章係叫人做好兩手準備,即係教人沽吓期指做對沖之類,但佢講到複複雜雜,相信好多內地大媽都未必明,咁好多人就會學好第二個建議,就係控制一下倉位,可能係咁樣,搞到好多紅色大股同紅色炒股都丟了下來。

  政改方案下星期表決,恒基(012)李四叔話若然通過恒指會上三萬點,呢點係咪真係咁無謂拗,反而話如果政改方案唔通過,中央利港政策係咪會收緊,就值得商榷,尤其係各項金融制度,因為阿爺係好想政改通過,但金融改革係國家大政,點都會照行,同政改方案無乜關係,正如好似基金互認,已經訂好下個月實施,根本無諗政改通唔通過呢個問題。

  「壞消息」提早消化

  對於政改會唔會爆「黑天鵝」事件,有包拗頸的中環茶友話,黑天鵝事件的定義係違反常理、不能預見之事。而家政改方案表決,日期一早知道,而且連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都唱淡通過機會渺茫,照計通過先係意外,唔通過係正路喎,咁仲算唔算係黑天鵝事件先?如果政改被否決係預先可以估計的結果之一,咁會唔會又變番壞消息係入貨時機呢?照咁講,未來呢幾日如果個市再跌,咁就有可能見到今個月低位呢?

  由於紅色股無運行,個市幾乎由頭沽到尾,質低港股最多跌345點,最終挨近低位26971收市,收造26989,挫326點;國企指數收報13861,挫252點%,成交增至1669億元。

  藍籌股大致受壓,紅色股受壓最明顯係掛牌翌日遭投資者獲利的中車(1766),全日急跌12.5%,收13.72元;旗下南車時代(3898)亦捱沽,瀉5%,其他高鐵概念股都遭拋售,基建鐵路股係內地錢最鍾意炒賣的板塊,由佢急跌反映沽貨都係內地錢,其他好多二線股都軟晒,幾隻熱炒股都跌超過兩成,而且成交唔少,炒得港A股,就真係要預咗咁,預先啪定驚風散同暈浪丸。

  收市後匯控(005)提出十項策略行動,包括裁員同賣資產,目標在2017年之前,實現10%以上的股東權益回報率,不過對於搬返香港做總部,集團仲係模棱兩可。本來市場對匯控策略日期望唔係咁高,加上歐洲個市仲係消化緊息口向下的可能性,十項策略公佈後,倫敦股價反覆下滑,最新造6.15英鎊,折合72.97港元,比本港收市價73.25元,跌了0.38%。

C觀點 施永青 香港需要強大的中間力量 2015年06月10日

多項民意調查都顯示,香港社會已愈來愈撕裂。以政改方案為例,支持通過的與支持否決的,都超過四成。支持通過的雖然略多,但未達壓倒性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立法會能通過政改方案,仍會有四成人不服氣,他們很有可能把原先在議會內的鬥爭引向街頭,令社會永無寧日。若建制派採用強硬鎮壓,只會演悲劇。
政制改革涉及社會制度最根本性的內容,大部分國家對此都非常慎重,任何變動都不能只靠簡單多數,就獲議會通過;要通過這類憲政上的改革,非獲三分之二或以上的議員支持不可。這樣才可以避免議案通過後,社會上仍有近半人不接受的矛盾局面。
我記得,在香港回歸初期,尚有相當多的市民對政改問題採取觀望的態度,沒有明確的取態。但隨着兩派的政治力量的各自爭取,現在已令觀望的民眾各自歸邊,中間力量變得愈來愈薄弱。
由於各自爭取的結果並未能令其中一派完全勝出,社會於是處於膠着狀態。變成很多事情能獲一派支持的,必然受到另一派的反對,而大家又勢均力敵,於是甚麼事情都難以開展,社會於是處於半停頓狀態。
香港回歸後,原有的憲政已不合時宜,必需有所更替,但由於兩派力量各不相讓,結果無法取得實質的進步。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今次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幾乎已可肯定沒有通過機會。但泛民只有否決政府方案的能力,一樣沒有令自己認同的方案獲得議會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的能力。大家都只有破壞能力,而沒有建設能力。這種情況確實令人擔憂。
我覺得,若要等兩派勝負分明,可能還需要互鬥一段很長的時間;但現時又看不到雙方肯互相接受,爭取可以妥協。當雙方都把現實的分歧上綱上線,變成意識形態上的鬥爭的時候,任何妥協都會被視作背叛或投降。
香港要走出這個死胡同,必須設法令中間勢力壯大起來。這樣,香港人才可以在政治上多一個選項,而不是非加入其中一派不可。
現時,由泛民領導的反建制派,企圖帶領香港人與中央政府對着幹,根本沒有成功的機會;而另一方面,親北京的建制派對北京唯命是從,亦很難照顧香港的自身利益。他們都不是香港人的理想選擇。很多香港人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在兩派中作出選擇的。
香港人需要的,不是推翻中共在中國的執政地位,香港沒有這麼大的能耐;但香港需要在中共執政下,利用一國兩制提供的條件,謀取香港自己發展的空間。香港人不應花氣力去爭取理念上的空中樓閣,而應該爭取現實世界可具體實施的社會改革。如果真的能朝這個方向走的話,香港應該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希望中間力量能肩負起這個歷史使命。

巴士的報 盧永雄 不能期望「表決之後」 2015年06月09日

署理特首林鄭月娥今天提到政改方案通過的機會渺茫。而從溫和泛民近日的種種言行,也可以看出他們也覺得,方案遭到否決的機會很大,他們開始期望立法會表決之後,再開新局面。

溫和泛民過去一直寄望,在政改方案表決前的一、兩個星期的最後階段,可能出現轉機,他們希望中央可以作出一些讓步,藉此拉攏部份民主派政黨,或者至少是個別泛民議員,讓他們有下台階,可以接受政改方案。隨著「5.31」深圳會晤,中央立場強硬,而特區政府官員近日和議員會面,也沒有流露出任何有數可講的口風,溫和泛民終於明白,2007年的最後妥協局面,將不會重演,寄望中央給予泛民下台階的夢想,隨之幻滅。

不同的溫和泛民,有不同的善後部署,民主黨的張文光及羅致光周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政改方案如果要跟足人大「8.31」的決定的話,他們不會贊成民主黨支持方案。可以將他們的行為,理解為「不作無謂犧牲策略」。正如2005年失敗了的政改,當時也有一、兩個泛民議員,支持政改方案。但當知道政府最終也拉不足泛民五票的時候,他們也投票反對政改方案,無謂白白犧牲自己的民望。張文光及羅致光似乎也在採取同一策略,不再提出一些走中間路線的說話,反而叫民主黨否決方案。

另一邊廂,公民黨的溫和派湯家驊,則宣布籌組一個名為「民主思路」的智庫,計劃於政改過後,探討「一國兩制」及香港民主的發展。看「民主思路」的構成,也是一批關心香港民主的有心人,不希望政改方案遭到否決後,香港的民主發展就此停頓。無論是民主黨、公民黨以至學界內的溫和泛民派,均期望香港能夠產生共識,令到香港的普選可以向前發展,他們動機十分良好。很可惜,現今社會,以激進方式爭取民主,已漸漸變成了主流。溫和泛民講的是現實,看的是結果,口號便很難叫得響亮。激進泛民只講理想,不用談論結果,口號叫得激昂,最能打動年青人的心。理性不容易有市場,溫和泛民號召不到群眾,也就沒法扭轉形勢。

這是一種期望「表決之後」的心態。問題是立法會表決之後,政府會否馬上再重啟政改程序呢?

正在加拿大多倫多訪問的特首CY話,特區政府過去兩年花大量精力做政改工作,若方案被否決,政府沒有「Plan B」,不需要再做政改工作,會改為專注於經濟民生。這似乎不是悔氣說話,而是政府認真如是想。即使特區政府和溫和泛民坐下來談,也很難談出一個方案,令泛民、阿爺和建制派皆會接受。無論溫和派談出什麼方案,都會被激進派批評為妥協方案。

香港需要有政治領袖,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做應該做的事。若然今天不敢去做,我看不到明天他們敢去擔當。不能寄望「表決之後」,要做,今天就去做。

曹仁超 大盘金针探底原因揭秘 2015年06月09日

  今日沪指小幅高开,而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双双小幅低开,随后三大股指集体在震荡中上行,早盘创业板指表现较为突出,盘中一度大涨逾2%逼近3800点,但午后风云突变,三大股指全线跳水,沪指一度跌近2%,创业板指更是一度大跌逾2%。
  从盘面来看,今日大金融板块的集体杀跌是大盘跳水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券商表现最弱,此外银行板块早盘还能强力护盘,但午后也担当了砸盘的角色,概念板块方面,受中国核电明日上市刺激,核电股尾盘全线暴涨,中国一重、佳电股份、沃尔核材等封住涨停。
  消息面上,两利空致使大盘今日出现两度跳水:
  第一:据上交所消息,中国核电10日在上交所上市。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将于2015年6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第二:中国5月CPI同比涨1.2%,预期1.3%,前值1.5%。中国5月PPI同比-4.6%,预期-4.5%,前值-4.6%。
  总体来看,随着中国核电这只超级大盘股的明日上市,加之今日公布的5月份的经济数据疲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面的悲观预期以及大盘股接连上市抽血的心理影响不可小觑,加之近期A股持续调整,上述两大利空有望使得调整周期加长。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青心直說 胡孟青 合理值如何量度 2015年06月09日

有關股市估值的合理水平,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討論課題。市場已有好一群投資者大致認為,現階段股市市盈率已談不上吸引。
既然不再屬於吸引水平,專業人士好,投資者也好,大致上會對股市有三個劃分,包括昂貴(expensive)、超出合理價值(overvalued),甚至泡沫(bubble)。按程度劃分,泡沫最嚴重,亦是最抽象,皆因泡沫與否,從來是在泡沫爆破出現之後,才會知道原本市場是有泡沫。

低息環境前所未見
昂貴又是否等同於物超所值或脫離應有合理值呢?但緊接而來引伸的問題,就是何謂合理值?合理值的答案一日未能建基於客觀定義上,某股市超出合理值的結論亦未必站得住腳。以中國股市為例,一方面現時經濟及企業盈利表現呆滯,但同時間又充斥資金及政策憧憬兩大相反因素左右。問任何一位專家都未必有本事解答得到,A股合理PE到底值多少。歐美股市情況亦一樣,歐股現水平市盈率是16.2倍,而過往平均數才是12.8倍。至於美股,17.3倍市盈率,無論比五年、十年的平均數都來得要高。可以肯定環球股市殊不便宜,更可以形容為昂貴,但有否出現overvalued,則視乎合理值的計算而定。
高盛走訪幾位專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沿用他的cyclically adjusted PE量度。結果是,現時美股處於27倍水平,對上觸及該水平分別是1929、2000及2007年,全部都一觸即爆。但席勒的分析指出,那是在環球經濟及新常態底下,過去式的歷史爆煲水平是否至今仍然適用。
若同意股市水平同時繫於利率水平因素,席勒的行家Jeremy Siegel的意見反而更值得參考。按他意見,因美國利息未來十年都難以回復至以往海嘯前的4厘左右,基於新常態下的低利率環境,股市的合理值就可能相應由過往平均14、15倍,上移至20倍水平。較以往是昂貴但不代表現在是超出合理值。無論內地、歐洲及美國的股票市場,所謂的市盈率擴張期已經過去。經濟及企業盈利未恢復,央行利率政策各異,股市或者已步入了一個新階段的估值探索期。

曾淵滄專欄 內銀翻身誰最受惠 2015年06月09日

滬綜指越升越有,恒指仍被基金大戶壓住,無法跟着升,但相信股民已習慣這種現象,現在小股民要耐心地等恒指成份股上升,否則只好參與神仙股尋寶活動;有些神仙股的確不可思議,當傳媒大篇幅報道某隻神仙股爆煲,其股價卻能狂跌七成後突然轉身再飛上天,如此炒法已超越香港傳統莊家水平。現時供股、配股已不一定是壞消息,更可能成為炒作導火線,這是港股過去幾十年沒出現過的怪現象。
上周市場傳交行(3328)已向國務院呈上一份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報告,而騰訊(700)、復星集團也會入股交行,至今交行並沒有發公告承認與否。

混改勢在必行
然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勢在必行,改革也一定利好股價,過去兩年不少國際大行一直進逼滙控(005),要求滙控為手上持有的交行依股價下跌而報銷,但滙控一直不肯,大行就以滙控持有這家股價一直下跌的交行做文章,唱淡滙控,現在交行大翻身,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成功後,股價更會再上升,持有約19%交行的滙控也得益不少。
除交行外,昨日市場也傳中行(3988)也進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相信不止交行、中行,而是所有的國企銀行或遲或早都會進行同樣的改革,差別只是哪一家跑得快及改革的結果,引入新的投資者是誰,對銀行進一步的發展有沒有協同作用?大型國企銀行的改革應該只是引入新股東,但國家控股的地位不會變,中小型銀行的改革,控股權可能出現巨變。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守株待兔 2015年06月09日

  上證指數破咗五千點後,升勢停不了,港股繼續受外圍加息等因素困擾跟唔到上去。不過,國企指數表現已經有好轉。內地家炒到烚烚聲,熱錢自然唔考慮南下住,本港股民唯有守株待兔,睇吓內地資金幾時會南下來香港炒低水。

  內地股市向好,港股繼續做軟腳蟹,乏力原因好多,包括美國9月份加息機會大增,外圍債息飆高,資金有可能要執位,加上歐債危機,亞洲區仲多咗一味新沙士,喺南韓有爆發跡象,再加上下周表決政改,負面消息接二連三湧嚟,就算內地個市點好,入市資金都係唔盡興。

  不過,陸羽仁覺得內地股市升得咁高,股民遲早都會搵番平股買,港股質素不俗,市盈率唔貴,最重要好多H股同內地A股係一樣貨色,咁點解要買貴貨呢?到時資金就會流番入港股炒一轉,問題係呢個臨界點幾時會到呢?有人估7月,有人估再遲小小,總之,港股基本因素係抵買,就算家要等,有閒錢低位買點貨,夜晚都應該可以安睡。

  內銀撐起A股

  傳中行有望成為下一間混改國有銀行,多隻內銀股向好,支撐A股大市,上證指數上周破5000點大關後,今日再升穿5100點,收報5131點,飆108點,但創業板指數未有跟升,更連跌三個交易日,今日一度瀉逾5%,連帶深成指數全日亦跌逾1%收市。

  恒生指數昨日低開113點,早段沽壓沉重,最多跌200點,低見27060點,但兩萬七千點見支持,50天線失而復得,加上中資金融股發力,令恒指止跌回升,最多倒升168點,高見27428點。不過內地中午三點收市後,尾市恒指腳軟,全日最終只升不足60點。恒生指數收造27316點,升56點;國企指數收報14113點,升199點,成交金額由上周五的1584.6億元,縮減至1511億元。

  傳中行為下一間試點混改國有銀行,中行、交行及北京銀行A股升停板。內銀H股表現標青,中行(3988)漲0.19元,造5.35元;農行(1288)升0.06元,造4.25元;工行(1398)漲0.07元,造6.69元;建行(939)升0.1元,報7.89元;傳交行(3328)計劃引入復星集團及騰訊(700),A股升停牌之餘,H股揚8%,造8.42元,升幅更是藍籌及國企成份股最勁。由於上證指數升穿5100關,帶挈內地保險股全線升,最勁係隻新華保險(1336)升4%,造50.3元。

  股仔就輪到遠東系大幅炒上,遠東國際(036)爆升46%,造3.44元;遠東酒店(037)飆34%,造1.03元;遠東發展(035)揚3.5%,造3.84元,係最弱個隻。

  外資對港股拒不入閘,唔肯大力入貨,但對個股仍有興趣,聽聞近日有啲基金都有去睇吓廠,好似隻理文造紙(2314)就有動作。陸羽仁留意到摩根大通報告,玖龍紙業(2689)過去三個月股價急升62%,比國企指數同期升18%較高,建議換馬至理文造紙。

  摩通睇好理文造紙

  摩通表示,包裝紙市場第三季淡靜,認為現時為沽玖紙獲利買理文造紙的良機,因其市盈率折讓高達30%。摩通仲將玖紙評級由「增持」降至「中性」,目標價由8.7元降至8元,折合預期2016財年13.5倍預期市盈率,同時續予理文造紙「增持」評級,目標價6.6元不變。

C觀點 施永青 遊戲規則決定誰可勝出 2015年06月09日

97回歸後,香港社會爭拗不斷,沒法在香港憲政改革問題上取得一致的協議。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港人在英殖年代參政受限,經驗不足,以致在初獲參政的時候,容易有左傾幼稚病,一如原教旨主義者那樣,把一些憲政上的遊戲規則教條化,變成非此不可,其他皆不可接受。遂令參政活動演變成一場佔領神殿的意識形態的鬥爭,永無妥協機會。
其實,全世界的政制都是在各自獨特的時空環境下演變出來的,所以各有各的遊戲規則,並非普世一致。但香港的政治原教旨主義者卻把這些遊戲規則也教條化,把遊戲規則也上綱上線,非鬥個你死我活不可。
我把憲政內容視作遊戲規則,可能已令有些人覺得我對憲政不夠尊重。但現實是人類社會至今未找到一套可以正確解讀民意的方式,譬如用小區單議席單票與大區的比例代表制就會選出完全不一樣的民意代表,反映出完全不一樣的民意。因此,任何憲政都未有條件說自己可以解讀真正的民意,並令民意可以在政府施政時獲得充分的反映。憲政只是社會各方妥協下的政府產生的遊戲規則,沒有那麼神聖不可侵犯。
如果香港當初行英國式的單議席單票制,香港參政者一定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表現,而香港的政局也會有不一樣的發展。歷史充滿或然性,並無必由之路。
多項民意調查都顯示:即使政府提出的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存在着某些局限,但贊成立法會應讓這個方案通過的人,仍比不讓它通過的人略多。如果不計中間的游離分子(他們可能不出來投票),贊成通過與要求否決的比例大約是53比47左右。贊成的人雖然不是壓倒性的優勢,但已足以令這種意願在單議席的選區內得以反映。英國的執政黨,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只需有三四成民意支持已可執政。它只需獲民意的支持率比對手略高,無需過半數已可勝出。
因此,若是香港亦是行小選區單議席單票制,反對通過的議員可能會在這個問題上轉軚,起碼不敢那麼高調地要搞捆綁式否決。因為,捆綁在一起只會更容易給選民定性,不容易在下次選舉時勝出。
這種情況亦容易令執政的一方,傾向解散議會重選,以讓對自己有利的民意可以在議會獲得充分的代表。英國的執政黨很多時在任期未完前,就解散議會重選,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香港行的是比例代表制,議員無需在自己的選區得票最多也可以當選,所以他們否決政府提出的方案,也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
由此可見,議會的遊戲規則決定哪些議員可以當選,因而決定哪一類民意可以在議會反映,進而影響政府如何施政。我不知道哪種遊戲規則才是最能反映民意的遊戲規則,我只知道社會必須有一套大家都接受的遊戲規則才能運作。把遊戲規則的制定變成意識形態上的鬥爭,只會阻礙遊戲規則的制定,令社會永無寧日。

巴士的報 盧永雄 一種理解文化的誕生 2015年06月08日

在六四集會上,四間大學學生會代表焚燒《基本法》,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表示可以理解。好一句可以理解,泛民大佬們為怕被學生當成Uncle,不想做阿叔,事事都理解,最後每件事都變形走樣,一事無成。

從一兩年前學生們硬要把「公民提名」加入成為政改方案的必要條件,泛民大佬們初時有少少意見,之後不敢出聲,就是這種理解文化的開始。要達成普選,有好多條路,《基本法》45條講明行政長官候選人由提名委員會經民主程序產生,你硬要加入一種《基本法》45條沒有講的提名方式「公民提名」,作為普選必要條件,泛民大佬明明見到這種提名方式有違《基本法》,也聽任由之,結果逼到阿爺以更硬的方式回應,在人大8.31決定中講明要提委會過半數提名,逼出一個死局。這顯然是一個「惡性互動」的例子,若不能怪年青人,就只能怪泛民大佬太無能,太軟弱了。

從80年代中英談判、聯合聲明面世、《基本法》起草這個過程走過來的人,即是所謂Uncle,無人不明白整部《基本法》產生的背景。當時大家明知香港97年後要回歸中國,而一國兩制又是史無前例的事物,如何保證在共產中國之下,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的自由法治不會喪失,就以《基本法》定出行為規範,內容約束中央的多,約束香港的少,核心思想是「不變」,保障香港當時的生活方式,50年不會改變。

我當年是政治記者,目擊《基本法》的起草過程,見盡不同界別的草委在過程中,提出各種保障香港利益的意見。以《基本法》第23條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就是爭取「自行立法」四個字,希望由香港訂立符合本地法治精神的法律,不想全國性國安法律在港實施。又例如全國人大作為最高立法機構,對本法的解釋權本來不受限制。但香港法律界就爭取到《基本法》第158條寫明,特區法院可以對香港自治範圍內的條文自行作出解釋。這只是一兩個例子,其他保障香港的條文,不勝枚舉,《基本法》根本是保障香港自由和權利的長城。

學生們不滿意《基本法》第45條有關特首選舉的部份,就一把火把整本《基本法》燒掉,這樣做有無傻了少少?哪裡有人自拆長城,還沾沾自喜呢?

可能有人會話,你這樣認真做什麼,年青人表達不滿,十分正常。我又反過來話,法治極其重要,當可以選擇兩條路,第一條是符合《基本法》45條,但可以盡量對候選人無篩選或少篩選的路,另一條是明顯和《基本法》45條相違的公民提名的道路,我就一定揀前者,因為可以兼顧法治與民主,而不是喜歡什麼就做什麼。要放棄法治,一天就可以,要建立法治,是幾百年的事,為什麼不能認真一點?

那些民主 Uncle,個個求求其其,是是但但,否決了政改方案,唔該話俾我聽,你們又有什麼大計,可以從阿爺手中,爭取到普選,讓我看看可否理解一下你們的立場。

曹仁超 金融“三剑客”带领大盘站稳5100 2015年06月08日

  今日沪深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在金融板块和中字头的强势带领下,沪指今日大涨突破5100点,而深成指则保持下跌调整。创业板则再度迎来大跌,盘中一度跌逾6%,利空影响对创业板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何时企稳是关键。

  今日金融板块再度成为主角,银行、证券、保险板块均大幅上涨。银行板块混改加速,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今日强势涨停。西部证券领军券商板块率先涨停,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均有大涨幅,保险板块则在新华保险的带领下涨幅居前。通航机场管理规定或将出台,机场航运板块暴涨,海南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等多只概念股封死涨停。国企改革再站上风口,今日上海国资委改革概念股领涨,金山开发、棱光实业、申达股份率先涨停。除此之外,港口航运、粤港澳自贸等板块均有较好表现。

  消息面看,数位券商人士表示,目前券商在监管层的要求下正在自查场外配资业务,对场外配资数据端口进行清查,目前场外配资业务已被全面叫停。监管层继续去杠杆动作,而创业板则成为最为受伤的标的,今日盘中大跌逾6%,但去杠杆对于A股牛市长期发展来说总归是利好,故不必太过惊慌,加上市场现在不缺钱,故牛市还将继续发展。

  技术面看,创业板今日尾盘出现快速拉升企稳迹象,明日则成为能否改变调整趋势的关键。连续的大跌,较多题材股跌幅巨大,获利盘大举出逃,而大跌之后,有望迎来抄底资金,故创业板有望近期企稳。

  总体来看,今日权重股的爆发带动了大盘上行,但创业板则迎来重创。创业板近两日跌幅较大,今日跌破3700点,尾盘有所企稳,相信抄底资金不会错过创业板大跌机会,明日则是创业板迎来企稳反弹的大好时机,可以关注近期趋势较好的创业板个股。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C觀點 施永青 豪宅樓市將重新起動 2015年06月08日

自從三月初政府收緊樓宇按揭後,樓價的確受到一定的壓力。很多原先已儲夠首期買樓的人,現在可能要儲多兩年錢才可以入市了。市場上有能力買樓的人少了,樓價自然受到壓力。
然而,踏入四月後,港股在內地A股市場帶動下,突然狂熱起來,單日的成交量突破二千億元水平,恒指一度升破二萬八千點。
初時,有人擔心,股市興旺會令資金從樓市流向股市,對樓市可能不利。但現實的情況是,流入股市的資金並非來自樓市,而是來自全球QE。市場上資金泛濫,不但足以推高股市,還有餘力推高樓市。香港政府收緊按揭的作用,在全球「放水」的情況下,差不多完全被抵銷。
現時,貨幣增長的速度遠比實質財富增長的速度快。以至每一份資產可獲分配的貨幣,亦在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各類資產價格都會隨著貨幣供應量增加而上升。房地產被視為真正的資產(Real Estate),焉能不隨大隊一起上升?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股票只是賺錢工具,而房地產則是儲存工具。他們在股市賺到錢之後,會傾向買樓作長期持有。他們覺得股票可以印多少有多少,樓宇則只能一呎一呎興建出來,那當然是樓比股更矜貴。
有些人在股市賺了錢,自己也賺得不明不白。公司的競爭能力與賺錢能力都未見改善,股價卻升了這麼多,所以心裡有點虛,覺得還是換成物業會穩妥一些。
此之所以,股市上升不但沒有搶走樓市的資金,還為樓市帶來新的動力。
我估計,今次樓市再度起動,獲益較多的會是豪宅而非中小型住宅。因為,中小型住宅的價格無可避免受制於用家的收入增長。因為這類買家大部分都是需要向銀行貸款的,他們的收入不增加,銀行是不會增加給他們的貸款的。但投資豪宅的人,很多只是拿身家的一部分來買樓,樓價上升對他們買樓能力影響較少。關鍵是他們打算把多少比例的資產以房地產方式儲存。
這類人的既有資產遠遠大過他的經常性收入,他們一旦決定作資產轉移,其產生的影響遠大過要靠經常性收入增加供樓能力的中小型樓宇的買家。因此,豪宅市場要麼不動,一動就會升很多,升勢會比中小型樓宇的升勢強勁。
五月份,中原地產的豪宅都生意大增,其中貝沙灣的二手交投量更是政府實施辣招以來最高。這種情況顯示:先知先覺者已開始行動,資金又重新對房地產市場出現偏好。我估計這種偏好的強烈程度會高過政府辣招的阻嚇力量。豪宅樓價在六月將出現新突破,全年的升幅會多過中小型樓宇。

勝向敗中求 黃國英 去槓桿化再槓桿化 2015年06月08日

數最不受歡迎股票,長實系在輪商心目中肯定穩佔首位。今次世紀重組,一月公布時先輸一次大大鑊,以為一切塵埃落定,股價已反映,怎料當長實地產(1113)掛牌後,又要再輸多一次,難怪上周四當長江和記實業(001)窩輪復牌,莊家開價非常之差,期權莊家同是將生意拒諸門外。

由於要等長地上市後重新調節行使價,所以長和窩輪在5月26日後停牌,直至6月4日才恢復交易,窩輪持有人無端端被迫發達,利潤之豐厚是超出任何人想像。以現今股市文化,有食當然要食,何況利潤大幅高過預期,故在6月4日當天,長和窩輪有沉重沽壓,當莊家的對沖盤拆倉,會拉低正股。原本情況不至太差,但由於輪商為控制自身災情,當日開價極差,相關窩輪只會有人賣無人買,形成對沖盤肯定要一路在市場中拋售正股。不要小看這度沽壓,以窩輪街貨量推算,即使用較保守的對沖值,也有千幾萬股要沽,等同當日半日成交量,而且當日的成交是特別旺。

因此長和及長地兩隻股票,是將會經歷一次非常罕見的去槓桿化後再度槓桿化的過程。上周四衍生工具有出無入,高槓桿操作者紛紛撤退。可是這個星期開始,陸陸續續會有新輪登場,而期權莊家在上周五態度已經回復正常,差價偏闊,至少肯開,價錢亦尚算可以接受。因此當市況逐漸平靜,預期高槓桿操作者又會重新魚貫入場,對正股股價會帶來支持。

從上述角度看,長和及長地都有吸引力去作趁低吸納,在去槓桿化的過程中受壓,希望在重新槓桿化的過程中回揚。最大瑕疵是兩隻股票合計的套裝價,就算已經算是大幅回落,也要182.05元,以重組前的價格相比當然是貴,所以入市的前提,是要相當相信今次重組釋放出來的價值,而這個也是非常罕見的例子,沒有歷史可以參考。

自己二揀一去博選了長和,一來是已經有現成衍生工具,不似長地還要等,要再度槓桿化可以比較快,二來是物以罕為貴。港股中不缺大型地產股,而且長地近兩年在香港近乎完全按兵不動,有出無入,長遠北望神州,又不見得有特別優勢,反而長和除了看成綜合企業之外,也可以看作投資控股,利用資金成本上的優勢,去選購尤其是來自歐洲的項目,誠哥的眼光才是獨特的品牌力,所以更值得信任。短炒再度槓桿化之外,長和同樣可以作為長線持倉的核心。(基金持有長和及長地)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華資冷淡 內資勇進 2015年06月08日

  上周五內地股市熱炒,上證綜指衝破5000點大關,收報5023點,升了75點,升幅1.5%。上證綜指經歷兩次衝5000點不破急回,第三次終於成功破頂。內地股市走勢強勁,但港股卻很弱,內地升,香港跌,恒指跌291點,收報27260點,跌幅1.1%,逐漸跌近27000點關口。恒指跟唔足內地股市唔奇,國指跌得仲多過恒指先至奇,國指跌212點,跌幅1.5%,國指和內地指數一跌一升,足足跑輸3%。

  中港兩地股市逆走,港股弱勢,可以講係國際與本地資金睇淡的結果,也是近來北水來港炒作唔多,頂唔住國際淡風。國際資金睇淡,與傳統「五窮六絕」周期有關,亦關乎美國的加息前景。上周五美國公佈5月非農業就業報告,新增職位較上月增加28萬個,遠超市場預期的22.6萬個,雖然失業率意外地回升0.1個百分點至5.5%,但新增職位咁多,令市場估聯儲局9月加息機會大增,刺激美元匯價及美國債息急升,債市回落,股市偏軟,不過,美股跌得唔多,杜指跌56點,收報17849點。

  加息利淡 買貨良機

  據路透社綜合與聯儲局交易的債券商調查顯示,16間受訪債券商中有14間都預計,今年9月將會加息,當中有13間更預計,年底前會加息兩次。另外經濟師綜合意見就指,預期美國9月加息的機會率,由5月初時的55%,上升至現時的63.5%;預期10月才開始加息的機會率則為51%;總括而言,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則為80%。據債商對聯儲局指標利率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預計,今年指標利率中位數為0.625厘,明年底則為1.625厘,與聯儲局之前定出的目標相若。現時聯邦期金利率為0至0.25厘,若年底升到平均0.625厘,即是估計今年會加息兩次,每次加0.25厘。

  睇美元走勢,可以見到加息的恐懼籠罩市場。美匯指數上周五最多升過1.3%至96.662,日圓最弱,創13年新低,美元兌日圓曾升見13年高的125.86,尾市報125.58;美國10年期債息一度上升13個點子至2.43厘,創了8個月新高,收2.41厘。美元升、債息升,都是傳統不利股市,美股以至港股都受制於這個大環境。目前,市場正在賭聯儲局是否會在9月開始加息。

  我對港股前景,唔係睇得太淡,估計今年至少還有一個大浪可以炒。主要原因是內地近排股市很好,連創新高,資金在內地炒得很高興,不來香港炒作。當內地股市稍為冷卻,又適逢本地股市有利好消息刺激,例如港深通啟動,由於中港兩地股市差幅大,將吸引內地水湧來,港股會大炒一轉。港人要慢慢適應內地資金炒股那種進銳退速的特徵,浪潮進退速度可以好快。

  另外,新沙士和月中表決政改方案都會被視為負面消息,壓抑港股。總體而言,跌市係買貨良機,可以趁股市回落吸納一些比較有前景嘅紅色股,靜候股市回升。

  內地富豪 逐鹿香港

  今年這一浪的牛市浪潮,華資基本上完全沒有動作,內地富豪則動作多多。看着股市這個局,令人驚歎香港的潮流已經改變。香港早期的金融市場,全由英資主導,到七十年代華資崛起,特別是在英國八十年代開始部署將要把主權交回中國,不少英資逐步退出香港,華資取代英資地位,勢力急速膨脹,其後的20年,華資可以講係呼風喚雨,成為香港資本市場主流。當時每逢出現時興概念,華資都會大力炒作,造成炒股浪潮,從炒紅色股,到炒科網股,強勁的華資,都會借勢造出新股,在市場上圈錢,發展新的生意。今次的股市巨浪,卻完全見唔到華資身影,反而是內地富豪取代了華資,扮演着「造王」角色。

  最近出爐的胡潤百富榜(見附表),見到馬雲又飆番上來,取代了漢能薄膜(566)的老闆李河君,以1500億人民幣的資產,成為中國首富。細看榜上首20位富豪,發現不少人正蠢蠢欲動,在香港有大搞作。例如排榜首的馬雲、排第二的萬達王健林、排第十的小米雷軍,以及排第十五位的恒大(3333)許家印,近排在港都有很多動作,當中以馬雲的招數最多。阿里巴巴馬雲和騰訊(700)馬化騰都借旺市南征北討,不過馬化騰主要在內地出手,但馬雲就在港出招。

  抽水搞嘢 成者為王

  馬雲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不果,轉了在美國上市,但不等於他不可以在香港資本市場大展拳腳。他先後打造了兩隻阿里股,阿里影業(1060)及阿里健康(241),亦入股兩隻股票,有關金融業方面,他入股了股壇「大孖沙」高振順旗下的瑞東集團(376),認購了瑞東擴大後56%股權,馬雲入股另一隻是商場股銀泰商業(1833)。打正阿里招牌的阿里影業及阿里健康,股價在三個月內齊齊大升超過1.6倍。近期「阿里孖寶」回吐了近三成,當中阿里影業已出手集資,阿里影業以每股2.9元,配售了42億股,集資121.8億元,作為將來的投資及收購提供資金。另外,雷軍控制的金山軟件(3888)都不甘後人,配售1億股,集資27億元。

  很多人問我,點睇這些熱炒股批股。我的標準問案是,一般而言,批股屬壞消息,因為可以解讀為大股東覺得隻股升得差不多,睇淡未來股價,趁旺市高價批股圈錢。不過,處於牛市當中,又不能完全這樣解讀,要看大股東的意圖,要看集得的資金如何運用。股市是集資之地,如果市場壯旺,股份上升,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在市場上圈錢,如果大股東將集資所得的錢胡亂揮霍,固然是一件壞事,若錢是用來創造新事業,可以是一個很大的乘數遊戲。一家公司批股,股價得唔得,要看行業生意前景如何,以及大股東及主要管理人有沒有能耐。如果生意得、主事者又得,圈回來的錢可以由1元變10元,反之,可以由1元變成1毫。

  除了阿里,恒大最近亦買了新傳媒(708)的殼,打造恒大健康,引入韓國整型醫院品牌,在海南島大規模打造整型醫院及度假中心。這些內地富豪都在玩同一個遊戲,申請新股上市都嫌慢,又怕港交所唔批准,於是直接買殼,以新概念吸引市場投資,炒高股價,在市場集資,開發新產業。這也是很典型的利用OPM(別人的錢)做生意的玩法,關鍵是最後盤生意掂唔掂,玩得掂,就係英雄,玩唔掂,就成為騙子啦。在這個牛市的行情底下,相信未來仍會有很多內地富豪榜上的名人,來香港市場買殼打造新公司,搞出新產業。香港股市,將成為內地富豪呼風喚雨的天下。

曾淵滄專欄 A股升H股跌迷思 2015年06月08日

A股大躍進,滬綜指破5000大關,但H股依然下跌。A股大躍進,與MSCI正在考慮將A股列入其指數成份股有關嗎?可能有關,因不少人認為若A股列入MSCI成份股,與MSCI掛鈎的有關ETF就會被動地買入這些MSCI成份股,這批買盤足以使A股股價進一步上升,也因此不排除現在有人預先買入A股,等待MSCI的好消息。
A股若列入MSCI,國際基金會大舉買入A股,當有一天國際基金成了A股的主要股東時,A股股價就應該與H股看齊,一起受到國際資金流動的影響。
當然,今日人民幣仍未能自由兌換,A股的買賣受到QFII、RQFII及滬港通等額度的限制,就算MSCI將A股列入其成份股,所佔比例也一定非常小,以防止有關的ETF無法買入所需的A股。

煤氣多長情股東
記者來電,問我中華煤氣(003)申請加價的看法,我馬上指正她,說煤氣公司不需要申請加價,因政府沒有監管煤氣的收費,中電(002)、港燈(2638)的電價受政府控制而煤氣不受控制,理由是煤氣並不是壟斷性的公共事業,你可以不用煤氣爐而用電磁爐,據說用電磁爐所付的電費比煤氣費低,只香港人喜歡明火炒菜,為這個習慣而多付錢,得益的當然是煤氣的大小股東,也因此煤氣有許多真正的長期股東,持股數十年,除股價長期上升外,持股量更不斷地上升,因煤氣經常會發紅股,十股送一股,長期持有,把紅股也算進去,回報率驚人。

青心直說 胡孟青 中國式的失控 2015年06月08日

踏入6月,港股依然叫人失望,不單沒有打破悶局,反而屢遭突襲,情況如幾年前美國因高頻交易造成的閃電式暴跌一樣。撇除升市、跌市,市況單日急劇波動是極可能持續發生,與其呼籲監管機構正視,倒不如做定心理準備,有更好心理質素,具備更佳的自我判斷力吧。
投資者可能仍未明白,港股成交較今年第一季,每日至少多600億至800億元,即以往平均每日成交的兩倍。這批新進場資金,部份是外資大戶,但為數似乎有限,更多是內地資金,該筆錢的操作以及交易模式,投資價值取向,跟原本既有資金是南轅北轍,大家正在了解對方,而處於過渡期,雙方隨時會由互相忍受變成互相衝突,結果也是顯而易見。

港股弱勢教人意外
沒有迹象顯示資金流出港股,但港股由長方型橫行,有可能降格成為下降軌形成,指數隨時連50日線亦不保,的確有點意外。首先,傳統6月因基金應付中期結,市況例必波動,年前港股正是6月跌穿二萬點觸底,之後即時再建立升勢。故目前暫時可以理解為一個季節性因素波動市況。而另一樣因素亦是頗為重要的,是環球市場問題,尤其上周五美國公佈最新非農業新增職位有28萬份,勝預期之餘連平均工資亦都向上,實在證明市場對今年美息取態過份樂觀。
似乎港股近期表現是環球資金配置所造成,君不見區內貨幣近期弱勢變本加厲,未過6月下旬,不明朗因素應會維持。從好的方面看,港股承托力仍靠A股,連續多次衝關後,滬綜指終於七年半內首次收於五千點樓上,每一次大位既有上升催化,亦換來極大震盪。老實說,近期內地市場資金面是對股市有利的,經濟層面亦極有可能會來一次周期反彈,剩下來的就是政策因素。
有別之前忽然打壓,中證監近期來得較有分寸,背後理由是市場中介人、亦即券商自我風險調節能力提升。內地股市由2007至2013年期間日均成交不足二千億元人民幣,到今年升至二萬億元以上,開戶人數由每周不足數十萬到現時每周三、四百萬。而融資融券新增水平相當於國內生總總值的三個百分點,以增速涉及的金額計,其實相當於經濟年增長百分之六,都是一個瘋狂、甚至失控的水平。

楊衞隆 希債危機始作俑者 2015年06月08日

加入歐元區的條件是財政赤字GDP 3%以下,國債GDP 60%以下。希臘從來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那就是說,希臘不能加入歐元區。2002年開始,華爾街投行高盛向希臘提供複雜又隱密的貨幣互換協議,來個移形換影,讓希臘將財政赤字和國債推到未來的日子,在賬簿上撇除這些赤字和國債。簡單地說,高盛在2002年開始為希臘造假數。
歐元區的統計機構Eurostat 不將貨幣互換協議等金融衍生工具計算入統計數字。高盛虛構匯率,通過這些協議借錢給希臘。希臘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借到錢,高盛可以收到天文數字的「佣金」。直接一點說,高盛放高利貸給希臘,令到希臘可以加入歐元區,同時令到希臘的赤字和國債加速擴大。
問題是,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大都在2005年簽下,年期是10年,到期時間是2015年。高盛不是自己放債給希臘,是金融市場的人將錢借給希臘,而且債主不知道借了錢給希臘。這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奇妙之處。希臘可以不還IMF的債,但是,絕對不能拖欠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欠款,因為一旦拖欠,希臘的國債利率就會急升。希臘無法償還國債利息或者衍生工具的欠款,希臘就要破產。
希臘破產,高盛不會上身,高盛只是收佣金的高利貸中介,不是債主。可是,全世界只有兩伙人知道這件事,高盛和希臘政府。高盛早在2005年知道希臘會在2015年倒債,因為高盛故意安排大部份衍生工具的到期時間在2015年。
這樣的安排令到高盛可以部署希臘破產的殺著。那麼,這是甚麼殺著?
下回分解,由於內容敏感,下回分解只放在我的私人FB。我的私人FB只招待朋友,敬請包涵。
https://www.facebook.com/wai.yeung.7

楊衞隆 在商言商 2015年06月07日

商場不是情場,不是談感情的地方。今年開始,香港舖租大幅度下跌是事實。有人在這裡說,業主不會減租,因為業主很有錢,不至在那區區租金收入,寧願丟空也不減租。
業主寧願丟空商舖也不用市價租出去,有經濟損失。從財經角度去看,業主收租不可以高於市值租金很多,要在舖租下跌時以高於市值租金一大截將舖位租出去,或者放棄租金收入,將商舖丟空,都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在商言商,收市值租是合理回報,放棄合理回報只是因為自己有錢,不是商人應有的行為,情況就像是買了名貴跑車,將它推落海,原因是自己有錢。
如果香港有很多這樣不切實際的商舖業主,因為自己有錢而將商舖丟空,這樣的業主遲早會破產收場,因為他們在商不言商,做出損害自己經濟的事情。當這些笨蛋破產之後,商舖市場就會崩潰。
我不相信盲目地損害自己經濟利益的人可以富下去,我不相信商舖市場可以在有人蓄意損害自己和市場利益,破壞市場秩序而健康地發展下去。
市場不容許的事情不要做,蓄意丟空商舖是市場不容許發生的事情。記著,在商言商。

巴士的報 盧永雄 懷仔不是輸家 2015年06月05日

無證男童肖友懷尋求居留香港一事,終於落幕。懷仔可能因為自首後不堪輿論壓力,終於決定向入境處提出自願遣返內地。我此前提過,從政府的角度考量,解決這事件的上策,是找到方法讓懷仔返回內地,而下策是給予他香港居留權。結果事件向著政府理想的方向發展,不知道是否有人在背後發功,促使到懷仔的外婆接受現實,讓懷仔返回內地。

回看整件事,工聯會的陳婉嫻變成了輸家,不過已經是「輸少當贏」了。正如前保安局局長、新民黨主席的葉劉淑儀所評論,事件的發展,算是「幫陳婉嫻解決了麻煩」,同時「亦幫工聯會減少了麻煩」。因為如果懷仔不肯離開香港,政府又不批出居留權,到時只能將懷仔強硬遣返回地,嫻姐要承受的壓力將更加大。嫻姐事後提到懷仔外婆向政府提出懷仔自願遣返的決定,她會尊重。但被問到是否會就懷仔未能獲得居留權而道歉,她卻回答:「唔關我事!」

無論如何,有關或無關自有公論,但政治人物應該要以此事為戒。政治從來都不容易玩,特別是在香港如此政治化的社會,政客看事情要多角度,不能單角度。嫻姐聲言和懷仔一齊開記者會公然自首是向政府施壓,估計事先入境處不願發證讓懷仔居留,嫻姐才開記者會向入境處發功。問題是社會大眾有多同情非法居留的懷仔的處境,在如今社會反內地客、反新移民的情緒下,懷仔不會得到多大的同情,嫻姐只想向政府施壓,沒有想自己也會受壓,結果一壓之下就爆煲了。

非法居港多年的懷仔被遣返內地,有人說他信錯嫻姐成為輸家,如果他不開記者會申請居留權,事情不曝光,便不至於要遣返內地。我完全不同意這種分析,懷仔的處境有三個狀況,上策是獲得居港權,在香港過正常生活;中策是返回內地,也是過正常生活,即使要入住孤兒院,但仍然可以接受正常教育,人格得以正常發展;下策是留在香港繼續做其非法居民,連學也上不成。

雖然我們很同情懷仔的處境,亦感受到他所面對的壓力,但不能夠認同其外婆周婆婆讓他在香港非法居留不上學的做法。兒童不單止要人照顧,也要接受教育,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才可以發展正常的人格,匿居香港,只是下策。固然,懷仔申請居留失敗要遣返內地,也不知道懷仔在內地是否真是如其婆婆稱聲有親人照料。但無論如何,懷仔返回內地以後,起碼可以接受正規教育,身心可以正常發展,總勝過永遠做一個無證居民。

事情過去以後,希望懷仔日後會發現,他不是事件中的輸家,反而是一個贏家,上學讀書,開展新生。

曹仁超 A股后市或现严重分化 2015年06月05日

  今日沪深指数及创业板指全线大幅高开,随后持续高位震荡,沪指直接高开站上5000点大关,再创07年来新高,创业板指也是强势再创新高,盘中直线冲上4000点。但午后再度出现跳水,创业板指领跌股指,盘中大跌2%。弱势尽显,神创板风采不再。

  从盘面来看,今日有色板块表现极其强势,受厄尔尼诺消息刺激,近10只有色股强势涨停,云南锗业、吉恩镍业、华泽钴镍强势连板,株冶集团、利源精制也是巨单封住涨停。此外,港口、高铁、地产、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某大型券商表示,风险时间窗临近,6月下旬开始至三季度末可能是今年行情的转折点。历史上最强的两段牛市持续时间为26-28个月,以此推算,本轮行情结束时间对应今年的7-9月份,由于指数上冲过快,牛市结束时间或将提前;指数短调之后存在4-5个月持续上涨小周期,时点落在今年的6-7月份。

  总体来看,近期指数频频盘中跳水,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越来越低迷,显示出调整周期或将来临,而市场热点的缺乏以及前期连续大涨后的超买,使得调整风险越来越大,但目前蓝筹仍在强势护盘,盘面再现跷跷板走势,或是掩护小盘股疯狂出货,待蓝筹护盘结束,指数也有望出现全面调整。

投資就是生活 周顯 學習演戲和學習炒股 2015年06月05日

吳孟達在一個電視訪問中,談到他苦練演技的過程,其中,在電視劇《新紮師兄》的一幕戲中,他飾演教官,要懲罰作為見習督察的梁朝偉,表面上既是嚴厲,但內心裏卻是極度疼惜的心情。這當然是十分難演的,所以吳孟達才會特別拿出來,作為例子。

我當然不否認吳孟達的演技,也沒有這個能力去批評。但我作為一位觀眾,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當香港演員拍港產片時,演技出色,沒有問題,可是當他們和內地演員同場演出,如果是演那些胡鬧的笑片,內地演員比不上港星,但是,當拍到劇情片,甚至是文藝片,需要高深的演技,這時,最怕貨比貨,香港演員往往給比下去了。

另一個現象,則是香港演員往往很有天份,例如張柏芝,一出道,拍了《喜劇之王》和《星願》,簡直是天才級的演出,討好到不得了。可是,如果論到演技,在這之後,她非但沒有進步,而且是每況愈下,尤其是《楊門女將》,簡直是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吳孟達在《新紮師兄》中飾演教官,是他演藝生涯中其中一部代表作。

問題在於,香港演員從青年到了中年,尤其是明星級的那種,演技不進反退,雖不能說成是普遍,但也是常見的現象。反之,內地演員卻往往是愈演愈見神采飛揚,這究竟是為甚麼呢?

其中的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內地演員絕大部分都是演藝學院出身,這些「學術背景」是一種修養,年輕時,演一些「還珠格格」之類的俏皮角色,靠的是天份,但年紀漸長,開始演一些內心複雜的角色,那便需要更高的藝術修養,才能夠駕馭了。

所以,我常常說,如果要當一個好演員,其中的一項必要條件,是大量的閱讀小說,因為小說有足夠的文字,去描寫角色的內心感情,如果不去閱讀文字,而單單看電影,那是絕對不可以感受得到角色的複雜感情。一個不看書的演技派,可以有足夠的能力去演出吳孟達在《新紮師兄》的教官角色,但恐怕難以演出梁朝偉在《色戒》中的那一位漢奸,畢竟,梁朝偉是常看小說的。

當我教學生投資課時,我不時會引用以上的例子,去作為說明﹕大家其實可以嘩啦嘩啦,隨便學一些旁門左道的炒股技巧,都能夠在市場上賺到第一桶金,買車、買樓,過好生活,一點也不困難。但是,如果你要炒股發達,那就非得要努力看書,精心去鑽研股票,這是完全的兩回事。不消說的,要藉着看書和鑽研,去深造股票,這就和看書學演技一樣,是非常遙遠的路,並非速成的路徑。

寫本文的時候,正值《炒股密碼》的全新版出版,本書對比舊作,新增了幾萬字,是史上修改最多的一次,但本書的出版和本文的同時刊登,則純粹只是巧合,世事就是無數巧合的集成。

楊衞隆 美國急於加息的原因 2015年06月05日

政治上,聯儲局受到茶黨很大壓力,所以不能不加息。經濟上,日本經濟水深火熱,唯一可以解救日本的方法是美國加息令美元相對日元轉強。日本國債去到GDP2.4倍,是個全球金融和貨幣系統的大炸彈。美國必須盡快把這個炸彈拆掉。可是,日本政府已經走進死胡同,國債利息支出太大,不能加息,只能不停買債。安倍的超級量寬只能夠將日元推到1美元兌120日元的水平。那是日元匯價死位,日元一定要繼續貶值,所以,安倍向美國求救。日元轉弱有機會讓日本扭轉經濟劣勢,增加經濟增長,減少日本的實質國債。日本國債幾乎全部是日元債,而且是日本人持有,日元貶值有利日本償還國債。
日本政府要日元貶值絕不容易,過去二十多年,日本政府無論如何QE,日元還是強勁。那是因為相對其他先進國,日本外債少,經常賬赤字是近幾個月才斷續地出現。日元強勢的主要原因是日元套息活動。投資者借日元買美元,利用日元利率低,美元利率高套利。由於投資者用極高槓桿比率操作,所以,美日息差只要有約3厘就會出現套息活動。由於套息活動是借日元買美元,將日元變成美元,推高日元需求,推高日元匯價。那就是說,日本經濟要反彈,一定要美日息差不能太大,但是,一定要美息高日息低。日本政府無法單方面壓低日元匯價,一定要聯儲局加息。現在美日幾乎不存在息差,沒有套息活動,投資者看到美元因為加息消息刺激轉為強勢,只會拋售日元,不會買入。所以,聯儲局要救日本就要盡快加息,但是,加息緩慢,拖十年八年。
聯儲局單純加息不能壓低日元匯價,一定要盡早開始加息,但是緩慢地加,越加得慢越好。到了日本經濟完成反彈之後,聯儲局可以提高或者降低利率,利用套息活動調節日元匯價。日本無法利用利率改變日元匯價,只能指望聯儲局出手相救。聯儲局六月宣佈九月加息1/4厘,絕對不會觸發日元套息活動,年底再加一次。日元在這樣的環境可以跌至1美元兌150至200日元。日本可以有一線生機。
可是,香港和中國的情況和日本不同,樓價高至破了天價,去了外太空,美國宣佈加息,而且緩慢地加,中港樓市死路一條。對中港樓市來說,最理想的加息是遲些加息,加息幅度大。樓市受到加息衝擊,樓價大跌的時候,買樓的人會認為加息已經完結,樓價可以負擔的話,買樓是好的投資。樓價會反彈,樓市氣氛會在一兩年之間回暖。銀行知道樓市過一兩年反彈,即使不能回復天價也會對個別炒家和用家寬鬆一點,讓他們可以渡過難關。香港的銀行和有實力樓市炒家可以抵受短時間的樓價下跌衝擊,但是,無法抵受長時間的樓價下跌。
聯儲局九月加息,加息周期可能長達5年,甚至10年,樓市沒有機會在這10年時間之內復甦。因為復甦無期,銀行不會對斷供的人客氣,今日不收樓,遲些收樓損失更大。人不為己,天殊地滅,銀行會千方百計盡快收樓,盡快賣掉套現。
更加嚴重的問題是,日元真的會大幅度貶值,而且維持很長時間。中國和香港的經濟會遭到沉重打擊。香港股市樓市投資者本來已經被加息嚇怕,再加上經濟衰退,將會急於把資金調到美國去。到時,超人李肯定帶著他的財富回到加拿大。香港地霸全部在香港消失,和他們的錢一齊消失。香港只剩下銀行業爛攤子和一大群買了樓卻供不起樓的人,還有一夜夢醒已是百年身的樓市股市炒家。

楊衞隆 星期一港股大震盪 2015年06月05日

市場預料,聯儲局即將宣佈加息。沒有投資者會持貨等著聯儲局的重要聲明,到時才拋貨就太遲。所以,九月加息,六月中宣佈,六月初就要來一次大震盪。
最先跌的股市應該是港股,因為港元匯價和美元單一掛勾,息口也跟著美國走。美國加息5厘,美國經濟絕對可以承受。香港樓市在瘋狂天價,雲頂之上,完全無法承受加息5厘的打擊。只要知道加息周期真的會在九月開始,香港樓價就會暴跌。外國投資者看到形勢,星期一必定大手沽貨。香港老散是著名的投資笨蛋,等到美國真的宣佈加息時間表,股市真的崩盤才去沽貨。
不明白為何很多香港人認定美國千年之內不會加息,只會QE4,QE5.........?不明白為何香港老散認定港股脫美入中?不明白為何希債危機懸而未決,聯儲局隨時加息,還會有人天價上車? 油價大跌,為何還有人買投資加拿大油砂的長和?
為甚麼不看看事實? 為甚麼不循正道而行,及早避險?

楊衞隆 港股脫美入中 - 21世紀財經謬論 2015年06月05日

港股脫美入中高唱入雲,似乎香港人買股票只需北望神州大陸,不必理會強國以外的事情。楊某說了幾年,港元匯價與美元單一掛勾,港息跟著美國走,香港經濟與美國直接搭上,港股不可能夠脫美入中。當然,香港老散沒有求知欲,只有求財欲。
上證5023,上升75點或1.54%,七年來首次收市在5000點樓上。
今日的港股走勢證實港股與美股掛勾,與A股關係不是那麼密切。港股沒有跟著上證大升,反而大跌300點。港股與A股基本上是背道而馳。
超人分拆出長地和長和,我以前曾經說過,老李想棄車保帥,將地產和加拿大油砂業務分拆。昨日長地大跌半成,今日再跌3.3%,成為跌幅最大藍籌股。長和沒有升跌。長地下跌有其原因。市場估計聯儲局會在九月加息,所以,預料聯儲局會在本月公布加息決定。到時,香港地產業將會天翻地覆。很多人說,香港業主極度富有「唔等錢使」,舖租跌四成,舖價可以升四成; 美國加息,樓價照升。業主冇必要賣樓,空置率不停上升,樓價也會不停地升,「冇錢買樓就交一世租」,業主丟空都唔會平賣,etc. etc。 楊某真的要開開眼界,看看香港的業主是否真的有錢到可以將手上物業丟空一世,不賣不租,完全「唔至在」。
香港的老字號被地霸迫到集體結業,數十萬人住劏房、棺材房,居住環境連畜生也不如,數十萬年青人不能有安居之所,無法成家立室,無法安居樂業,在香港做地產生意的人哪有道德,哪有人性?
老李拋長地,大家都心照啦。
希債危機是債市危機,聯儲局加息是向債市掟核彈。IMF警告美國不要在2015年加息。茶黨向聯儲局施壓,迫聯儲局加息。聯儲局受國會監管,茶黨在國會是巨大勢力,聯儲局不會和監管機構鬥爭。
加州千年大旱亦是加息的主要原因之一。昨日楊某在加州灣區的雜貨店買了四個橙,一元一個。吃一碟乾炒牛河,只有八片牛肉,汽油回到4美元一加侖.............再不加息,惡性通脹就會更加惡。當然,燃料和糧食價格不計算入核心通脹,數字上,不算是通脹。但是,茶黨看通脹不是看核心通脹數字,也不願意和聯儲局討論通脹。既係監管機構,大可先查核後殺局,來個一了百了。耶倫當然識時務,聯儲局主席是半個政客,不會和茶黨為敵。九月加息幾成定局。

楊衞隆 灰色星期五 2015年06月05日

昨日道指只是下跌1%,不會觸發黑色星期五,所以,我估計今天是港股的灰色星期五。
如果各位有留意財經新聞,應該知道IMF要求美國推遲加息,不要在2015年加息。背後的原因,恐怕各位未必知道。IMF很少向聯儲局說三道四,因為兩邊權限分明,河水井水。今次IMF河水犯井水是迫不得已。
最近兩三個月,希債危機搞來搞去,越搞越糟,希臘破產機會越來越大,對債市的衝擊也是越來越厲害。歐洲債市已經損失6,000億美元。全球債市的損失約為萬億美元。歐洲央行全力買債,損失還是這麼嚴重。對歐洲來說,6,000億美元的損失不是很大數目,但是,債市信心一旦崩潰,後果相當嚴重,簡直是致命一擊。歐洲承受不起這麼大的債市衝擊。
希臘真的無法在今日償還3億歐元,無論有甚麼理由,有甚麼安排,仍然是事實上違約。歐豬債令投資者聞風喪膽,避之則吉。連德國債也被拋售,真的是情況相當嚴峻。
今次希債危機和次按風暴不同,次按風暴的時候,令投資者失信心的東西是次按證券,最大不了是影響次按證券市場,拖累CDS。CDO和CDS這對難兄難弟不是很巨大,在全球投資市場,只是小兒科,而且,次按風暴的影響範圍細小,以美國為核心。聯儲局買下整個次按市場,把次按風暴暫時壓下去。
希債危機之中,令投資者失信心的東西是債券,而且是全球性,幾乎沒有任何地域限制。全球100萬億美元的債市一旦出事,神仙難救。如果希債危機處理得不好,我亦相信不會處理得好,全球股災未爆之前,債市的損失可以高達10萬億美元。那是未爆股災的時候的損失。今日灰色星期五只是希債危機的序幕前試音。敬請各位等待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