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品中資 羅國森 騰訊(00700)的武器是「連接」 2015年06月26日

  《品中資》股王騰訊(00700)的股價經過一輪整固之後,過去兩日又再轉強,似乎想
進一步突破,值得大家留意。表面上,過去10年,無論是股價或盈利,騰訊已經增長了逾百倍
,未來再升的空間或許有限。
  但最近我整理有關騰訊的資料,包括主席馬化騰近期的一些發言時,令我再次確信,騰訊的
盈利和股價仍有很大上升潛力。
  當然,我上述的判斷是以一個中長線的角度出發的。從投資策略來說,騰訊應該是只買不賣
,或者逢低收集的股票,直到自己需要資金時才沽出,又或者,等「互聯網+」這個概念在各行
各業,以至生活上的各個環節發酵完成後才減持或沽售。
  以下我想引述部分內地傳媒,對騰訊主席馬化騰早前在一些公開場合,評論和分析騰訊的發
展戰略,或者互聯網+的應用方向的一些報道。這都對大家進一步認識騰訊有幫助。
  「騰訊最厲害的武器還是『連接一切的能力』。『互聯網+』要先做減法(每個行業先剔除
一些缺點),才能加進新東西。這幾年騰訊做了很多嘗試,將核心業務確定為『連接』和『內容
』。所謂連接,即是通過微信和QQ連接人與人、人與設備、人與服務,『互聯網+金融』正是
連接人與服務的模式。」
  另外,大家最關心的是,移動互聯網下一個「風口」到底是甚麼終端設備,是可穿戴設備?
是家電?還是汽車呢?
 
*沒人知互聯網下一個「風口」*
 
  馬化騰在另一場合曾經這樣說:「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給騰訊等企業帶來巨大的發
展空間,但是,手機之後,下一個智能終端是可穿戴設備、家電還是汽車,誰也沒辦法給出一個
確切答案。但目前,有實力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互聯網汽車基金,生怕錯過了下一個『風口』
」。
  「類似的布局恰恰符合騰訊做『減法』的戰略思維:通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布局其他業務,但
自身只專注於『連接』和『內容』兩項核心業務,這樣才能做好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互聯網+』
。」
  騰訊要在「互聯網+」的年代搶佔霸主的地位,能夠與政府合作是最好不過的。事實上,近
期騰訊接連與幾個省市的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
應用,我發覺,香港傳媒在這方面的報道也不多,未能突顯騰訊的「江湖地位」。
 
*與各地政府簽戰略協議*
 
  「據新華網報道,6月17日下午,深圳市政府與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營
造互聯網產業發展環境、推進『互聯網+』應用、建設智慧城市等方面展開緊密合作。據悉,雙
方合作依托的是深圳成熟的互聯網產業基礎和政策環境,以及騰訊在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
、創業基地、微信、QQ等領域和平台的領先優勢。」
  「具體作將以『互聯網+』解決方案為結合點。如雙方將探索運用微信、QQ等信息平台,
推進民生領域的『互聯網+』應用,為市民提供更豐富便捷的公共服務。在『互聯網+金融』方
面,深圳將支持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展業務創新,探索建立多層次投融資服務體系,發揮金融創新
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支撐作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上是深圳傳媒就深圳市政府與騰訊簽訂戰略合作的報道。騰訊是在深圳?根,她與深圳市
政府合作推進「互聯網+」是順理成章的。但其實,在此之前,騰訊也與四川省政簽署類似的戰
略合作協。
  以上種種的合作框架未必可以在短期內為騰訊帶來很大利潤,但現階段騰訊的互聯網增值(
主要還是靠手機遊戲)業務和微信衍生的電子商務和廣告收益仍然有很大增長空間,足以支持這
幾年維持高增長。一旦日後那些戰略合作能夠產生利潤,騰訊的前景仍然是十分樂觀的。

楊衞隆 迷信權威的近代文化 2015年06月26日

迷信權威可以令人變成白痴。現代社會是權威社會,惹上官司就去找律師,牙痛去看牙醫。有病就去看醫生,醫生說要開刀,就去開刀。醫生說要吃藥就吃藥。醫生斷錯症,病人就會一命烏呼。如果醫生沒有醫德,那就非常糟糕,可以說是合法合理地謀財害命。財經評論員沒有道德,那就更加糟糕,會帶來金融和經濟大災難。次按風暴是個很好的例子,財金官員說市場健康,大家深信不疑。評級機構說次按證券是頂級三條A債券,沒有違約風險,投資者絕無異議。恒指升穿三萬,財經評論員說恒指會升穿四萬點,沒有人去想一想恒指如何可以經濟沒有增長時急升到四萬點。如果深入研究次按證券,不難發現評級機構造假,楊某就是不信權威,深入研究次按證券,發現那東西不是三條A,是垃圾級債券。可惜,人們對經濟的理解是來自財經官員和大行高層的言論,再加上一些沒有做功課的財經評論員分析。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做研究,嘔心瀝血,遭到不少人嘲笑咒罵,說我不學無術,胡說八道。每次我拿著圖表數據說次按證券靠不住,對方連看也不看,不屑地問,「楊衛隆,你說我應該相信大行評級,還是你的研究結論? 你有甚麼資格評論次按證券?」
就是這樣,權威一言空話,財官一句謊言,財演一幕好戲,人們對刮到面前的次按風暴完全沒有察覺。希債危機也是一樣,楊某拼命研究,花了很多時間、精神和金錢。過去六年,希債危機差不多是我的生活一部份,去到廢寢忘餐的程度。我的計算十分準確,一點錯誤都沒有,希臘確實無力還債,削債也不能解決問題。希臘應該在2012年5月宣佈破產及退出歐元區,但是,三頭馬車和希臘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錯不在我,只在歐洲的財金官員和政客。可惜,人們迷信權威,錯永遠不在權威,只有窮書生會做錯事,歐洲央行行長不會做錯事,IMF總裁不會做錯事,希臘總理不會做錯事。
希債危機被權威淡化,同一時間出現很多很多利好因素,例如滬港通、深港通、中港基金互通、中民幣可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IMF在希債危機惡化到希臘隨時破產的時候,突然宣佈可能將人民幣納入國際儲備貨幣。人們的注意力就離開希債,去了看人民幣。中國企債爆個不停,中港基金互通將人們的視線由企債危機轉到基金互通。每次經濟大災難都有這些來得及時的好消息,結果都是空歡喜。因為這些好消息來自權威,所有人立即全盤接受,沒有任何質疑。
港股脫美入中是權威之言,即使港元匯價與美元單一掛鈎,港股還可以出神入化地脫離美國經濟的影響,不受外圍因素左右。港股脫美入中是脫離現實,精神失常,但是,主流媒體沒有質疑,投資者沒有懷疑,甚至世人完全沒有覺得半點可疑。
權威文化是權威和傳媒一齊搞出來,當權威文化成為主流,權威就可以隻手摭天。窮書無論說甚麼都是人微言輕,純屬空談。很多人跟我說,沒有XX證券行行政總裁的地位,沒有XX大學博士學位、沒有億萬身家就不要談財經。就是這樣的權威文化把投資市場變成賭場,由權威開賭,老散埋位落注。在股市賭錢和在賭場賭錢的分別是,股市開大開細由開賭的人決定,而且開賭的人可以叫你下注大,你就將血汗錢押到大。
在財經評論界,無論做多少研究,用多少血汗,有多少真功夫,完全沒用,只要有人捧個大招牌出來,一句謊話就可以將窮書生六年苦幹的成果化為垃圾。今次股災樓災之後,窮書生要走自己的人生路,不再和權威作對,白費心機,自討苦吃。
因此,各位看到最近楊某專心造些港英飾物和賣些老東西,又開始計劃大冒險。我不是鬥不過權威而心灰意冷,只是世人不重視學問和研究令我心灰意冷。我做了那麼多事情,沒有賺到錢,每天在FB遭到嘲笑和辱罵,結果退到私人FB才能暢所欲言,做窮書生一點都不容易。

青心直說 胡孟青 呵護重心轉移 2015年06月26日

臨近半年結,內銀例牌水緊,眼見銀行同業拆息持續抽高,人民銀行重啟逆回購,惟七天期350億元規模明顯為應付半年結的動作。與此同時,國務院急不及待出招,通過取消內銀存貸比,刪除自1995年啟動以來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紅線規定指標,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變相拆掉緊箍咒,因中港上市銀行中,有10家銀行存貸比率就超過70%,尤其招行(3968)、信行(998)、民行(1988)和北京銀行(滬601169)更曾出現短暫突破75%,中小銀行最受惠,政策亦明顯曲線瞄準中小企。

聚焦債務置換
惟政策成效如何,還要看數據,不能單憑理論上可多放出32萬億元之估算即聞雞起舞,尤其媒體似忘掉了內地銀行的另一道緊箍咒,來自存款準備金率即RRR的規定,中國現時的RRR仍冠絕全球,極有下調空間和需要。心水清兼八卦的投資者,即知阿爺近期更擅長於搞平衡,為免股民腦發熱,以為好事會浪接浪,更甚是眾人會以為期待中的降準會隨之兌現,遂有必要曲線打擊好友意志。
央行去年11月啟動兩年來首次減息,成功引爆A股瘋漲,市場視央行的寬鬆政策為繼續支撐牛市的重要引擎。惟當滬指攀上五千點後,市場即迎來連番大型調整,官媒卻保持沉默,未有如三千點時那樣為股市吶喊助威。再者,中證監亦積極調查場外配資,難免令市場開始研究國策重心是否已轉移,甚至已由股市轉向債市。
內地政府於今年5月才推出了首批一萬億地方債務置換,本月財政部又推出了第二批一萬億債務置換計劃,由於第二批債務置換資金,主要用於償還2013年審計、於今年到期為數約1.86萬億元的本金,一不離二、二不離三,現在連第三批債務置換亦甚囂塵上,難怪市場會視之為穩增長的彈藥庫。在第二批債務置換計劃的公告內容已露出端倪,講到明發行為「穩增長、防風險」、「保障在建專案融資和資金鏈不斷裂,處理好化解債務與穩增長的關係、優化債務結構、降低利息負擔、緩解部份地方支出壓力、騰出更多資金用於重點專案建設」,都是瞄準更直接穩經濟而來。

曾淵滄專欄 大戶玩快閃好少見 2015年06月26日

這一回外資大戶在A股戰場的確是來得急、去得快,無他,兩天高低位10%,足以割禾青,前日滬股通額度是淨沽售30億元(人民幣.下同),昨日再增至35億元。

內銀A股具吸引力
外資撤退得很快,內地散戶也察覺到外資大戶的行動,跟着拋售,昨日滬綜指跌3.54%,滬港通開通了這麼久,外資大戶如此大舉行動,真是少見。
外圍股市經數日上升後也向下調整,港股在外圍與內地股市齊跌壓力下,自然也跌,但表現算不錯了,整體氣氛依然不差,人民銀行昨又做逆回購,向市場注資,同時取消銀行存貸比制度也是利好因素,內銀A股經調整,股價已相當吸引,有興趣直接投資A股者可留意,以昨日收市價計工行(1398)H股股價已高過A股(601398)。
前幾天希臘政府已打算把新改革方案交到國會表決,以表示決心,可是突然又有消息說歐盟財長會議不接受新方案,要求希臘再勒緊多一點,看來希臘債務問題仍有可能拖着。不過,外滙市場也習慣了這種反覆,滙市沒有波動,西方國家股市則因為之前升了一陣,借勢調整,這也是正常的,整體形勢依然是樂觀。
明日我將與家人到法國旅行,算是舊地重遊,1977年在英國唸書時曾到過法國旅行,當時的羅浮宮還沒有玻璃金字塔,看相見到這個玻璃金字塔,覺得真是神來之作,歐洲各地像羅浮宮這樣的真建築多的是,沒有任何特點,但加上這個玻璃金字塔,就與眾不同了。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試底考驗入市膽汁 2015年06月26日

  美股老牛雖然衝上高位,但力度就唔係咁得,升兩升就要唞一唞,希臘債務談判有阻滯,杜指低收,港股四連升但成交未見配合,在水頭唔夠下,遇上內地跌市,升勢終於斷纜。港股傳統「六絕」,但若講難搵食,「五窮」係最惡啃日子,過咗呢兩個月,個市表現多數都會有改善。

  港股7月份應該有好消息,其一係中港基金互認。另外,深港通在9月份有可能開通,都成為潛在利好消息。

  內地股市再度試底

  雖然有好消息醞釀,但陸羽仁認為如果想買貨,都要戒急用忍,最好等好似昨日那種跌市低吸,好過高追。照牌面估,淡友今個月唔會隨便認輸,多數會喺結算前壓住個市,所以想入貨就可以等佢跌時出手;再者,今個星期升市成交減,顯示唔係咁多新資金入咗市,所以有錢想買貨,宜以分注睇咗先入。在6月底前個市仲有回調壓力,跌市入貨要考驗大家的膽汁。

  昨日內地取消銀行貸存比率75%限制,近月底水緊人民銀行昨早又進行35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放水操作,是逾兩個月以來首次重啟,兩者都係好消息。

  人行官方微博表示,近期受半年結金融監管指標考核及股份發行等因素影響,部份中小金融機構的短期資金需求增加,及時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適量投放短期流動性,有助穩定市場預期,促進貨幣市場平穩運行。

  不過,內地股市仍係處於災後創傷期,無咁快可以回復牛氣,雖然兩大利好消息,但人行主管在報章發文稱本月已無降息和降準可能,令投資者失望,搞到內地股市借啲意調整,全日先高後低,上證指數午後曾大跌4.4%,低見4483點,尾市跌幅收窄,險守4500關,上證指數收報4527點,瀉3.46%,深成指數收報15692點,插3.8%,創業板指數更重創超過5%收市,兩市逾百股跌停板。上證綜指上次回落低位係4256點,要先睇睇呢次回馬槍呢個位守唔守得住。由於午後內地股市大瀉,恒生指數收造27145點,跌259點;國企指數收報13467點,跌216點,成交1185億元。

  股市活躍,大量內地富豪想來香港買殼,淨乾殼淨殼價5億都唔易有貨,所以掀起一個殼股尋寶潮。理文手袋(1488)自宣佈大股東獲洽售股權,股份連日狂飆,幾日間抽升近倍。未宣佈洽售前佢市值不過六億幾元,派息有兩厘零,加上個殼乾淨,買來博大霧可以話進可攻、退可守。但依家佢已經急升咗,昨日成交過億,炒味好濃,若然洽購無結果,股價打回原形就幾傷吓。

  零售股唔殘唔買

  今年零售市道麻麻,零售股公佈業績輸少當贏。莎莎國際(178)公佈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業績,盈利8.39億元,按年跌10.3%,每股盈利29.5仙,派末期息9仙及特別股息5.5仙,由於派息不俗,股價在宣佈後企穩。

  莎莎少賺一成,喺咁市道下已算叻仔,佢股價由高位接近9元反覆回落到4.18元,息口去到有5.6厘,已逐漸反映壞消息。

  有做過零售業人士話,市道回軟後租金會慢慢回落,認為莎莎呢類優質兼派息不俗的股票,可以低位收集,等候回升。陸羽仁就保守啲,覺得買盈利倒退的股票等如摸底,要爛茶渣價錢先至吸引,莎莎現價可能係合理,但未算係好抵,尤其如果係好市之中,呢類股票會升得慢,所以就算想買來收息長揸,最好等佢再抵啲先,又或者只係買少少當作交住入場費先。我的策略係唔殘唔買。

  另一隻賣錶的寶光實業(084)今年3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9176萬元,按年跌46.6%;每股盈利8.77仙,派末期息1仙。由於股價先前跌咗唔少,公佈後股價同樣企穩。

C觀點 施永青 中國可讓債務違約自然發生嗎? 2015年06月26日

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要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令投資者明白高回報必然高風險,投資不能「負盈不負虧」。因此,一旦出現債務違約,不管投資產品的發行者是國企還是民企,是金融機構還是實業機構,政府都不會代這些機構承擔責任,而是會讓違約自然發生,讓投資者自食其果。投資者不要再期望政府會作「剛性兌付」。
潘副行長所說甚是,只可惜說得太遲,過去亦強調得太少;以至中國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不高,以為萬大有政府包底,可以輸打贏要。
現實是中國自稱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亦叫做人民政府,以前更吃慣大鑊飯,人民都以為不管出了甚麼事,政府總會出來承擔,向人民作個交代。在過去的案例中,債務違約由政府「剛性兌付」的情況,的確時有發生;導致中國的投資者很多都缺乏風險意識。
然而,中國政府卻在人民風險意識不高的情況下就開放對投資產品的限制,讓債務證券化,或信託產品化,把那些只應賣給專業投資者的高風險產品,斬件零售,賣給普羅大眾。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政府可能責無旁貸。
據西方金融機構的估計,中國的各式債務,在2007至2014年間,由7.4萬億增加至28萬億美元,為國民生產總值的2.8倍。在這段期間,地方政府大興土木進行基建,修橋、築路、建電廠、造碼頭,用的並非全是政府盈餘,而是向人民舉債。
有時,錢是政府用的,卻由金融機構發債,再借給政府。這類債務雖然有別於國債,但若果讓違約自然發生,人民一定會找政府算帳,屆時,中央政府可能會為了維穩,逼地方政府作「剛性兌付」。
人民銀行有見及此,才不得不在近期多次減息降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方便發債機構可以輕易以低息借到新錢,去還高息的舊債,以阻止債務違約的自然發生。否則,地方政府一定會窮於應付。
寬鬆的貸幣政策,無疑減輕了發債機構作債務重整的難度;不過,今年內,內地公募債市仍出現了三次違約的事件,分別是中科雲網、天盛集團與珠海中富。如果公募債劵亦會落得如此下場,那私募基金就更加不用說了。
內地的私募基金,很多都與地產發展項目有關,雖然有抵押,但若果項目滯銷,而項目所在地已明顯供過於求,那即使在低息的環境下,要再作融資也不容易,但如果任由他們自然違約,就很容易產生區域性與系統性風險。
今年兩會期間,總理李克強表示:金融產品違約個別情況難以避免,必須加強監測,及時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因此,中國仍不可能讓所有違約都自然發生,要人民都有風險意識,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巴士的報 盧永雄 WhatsApp風波要捉鬼 2015年06月25日

建制派政改投票風波停不了,最新一章是爆出42個建制派議員的WhatsApp即時通訊群組,在政改投票前後的對話,群組的訊息沒有提及要等經民聯議員劉皇發來投票,見到的只是主席曾鈺成多次加入討論,包括透露泛民計劃在投票後會走到主席台前抗議。

建制派秘密通訊曝光,首先炸中曾主席,引發他是否公正的質疑。曾主席雖然來自民建聯,但平日表現得較中立,甚至被部份建制派指為「長毛之友」,指他縱容長毛等人拉布,不運用權力及早剪布。但如今WhatsApp群組突顯他在建制派中介入甚深,令他過去努力經營的中立形象,毁於一旦。

更致命的是在那次投票「甩轆」事件中,既然曾主席和建制派聯絡得如此緊密,為何不能制止慘劇發生?外界一直把焦點放在要求「等發叔」的經民聯林健鋒和做班長的民建聯葉國謙身上,這些WhatsApp群組對話,就把射燈射向曾主席身上。

放料人顯然就是那42個建制派議員之一,因為只有他們才有那些群組對話的內容。他/她除了放料給傳媒交朋友做人情之外,項莊舞劍,意有所指,從表相觀之,誰最不滿曾主席,或者誰對他的立法會主席位置最有興趣,就可能是借WhatsApp殺人的嫌疑犯。

不過事情的影響超越其表相。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約了一眾建制派議員,今晚到西環飲夜茶,目的是鼓勵建制派團結,不要互相指責。放料人就選在這一兩天,放料爆大鑊,將原來停了的火復燃,對中聯辦「無面俾」之意思,不說自明,或許也不止針對中聯辦主任曉明哥,也針對阿爺,等如說我就是要和你抬槓,你又奈我如何?若然放料的動機是如此,放料的壞孩子,志不在曾主席,反而志在放火。

事情發生後,不同的建制派議員反應好有趣,主角曾主席向泛民和建制派道歉,但拒絕辭職,他又叫大家不要捉鬼,不用追查誰是洩密者。一向反斗的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一反常態,不再反斗,在facebook留言話,「強烈譴責一位連豬都不如的放料議員,一點道義也沒有」。

曾主席來自民建聯,平日和泛民也傾得兩句,這個WhatsApp群組風波,未必會燒得死他,但他經此一役,不死也受重傷,政治能量大減,要長時間養傷。

阿爺不想投票「甩轆」慘劇,演成建制派無日無之的公開「互插」,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息,想停也停不了。事件充份曝露建制派的毛病,一盤散沙,各懷鬼胎,自高身價,辦事不力。打鐵還需自身硬,自身軟弱無力,泛民差,建制鬥差,恐怕這些問題,就是香港這個小小地方的禍亂之源。

曹仁超 A股尾盘跳水一度失守4500点 2015年06月25日

  今日沪深两市早盘高开,早盘处于震荡走势之中,但午后临近收盘出现快速杀跌,沪指一度跌破4500整数关口点。而创业板则成为领跌指数,一度跌逾6%,下降趋势明显,中期头部已然形成。
  拆船补贴政策延长两年,港口航运板块今日大幅上涨,中海海盛牢牢封死涨停板,中海集运、招商轮船也一度封板。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可期,午后西藏板块逆势拉升。西藏天路率先封死涨停,西藏发展、西藏旅游等均有冲板表现。央企国资改革概念股今日再度有较好表现,岳阳纸业、中葡股份涨停,中航黑豹等概念股一度封死涨停。
  6月24日晚间,证监会核准了2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本批新股冻结资金将大幅少于前两批,冻结资金量可能在3万亿以内,虽然对股市的抽血效应较之前明显减弱,但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于今日午后的跳水有一定影响,大盘此波反弹力度有限,震荡调整或将展开。
  今日早盘受到银行取消贷存比消息影响,大盘高开,但盘中多次出现跳水现象,午后更是直线下杀。今日大盘收出长阴线,吃掉昨日的涨幅,短期内调整格局再度开启,超跌反弹将告一段落。而创业板今日杀跌最为凶猛,单边调整还未结束。
  总体来看,今日尾盘大盘再度迎来大幅跳水,在经过两日的反弹之后,空方抓准时机,在市场情绪稍有起色时,再度进行打压。A股今日大跌之后走势出现下跌三部曲形态,大级别调整途中的小反弹告一段落,持续调整将再度来临。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C觀點 施永青 民眾的質素影響股市 2015年06月25日

內地企業以美國股民不懂得欣賞他們企業的價值為由,以私有化的方式放棄他們在美國的上市地位,返回內地重新上市。他們之所以不惜花費大量資源,並冒上兩頭不到岸的風險也要這樣做,就是因為在中國可以用更高的PE上市,可以募集得到的資金會更多。
這種現象會令人以為,中國的股市比美國的股市更具吸引力,可以招徠更多的公司在中國上市。
不過,很多西方的資金並不看好中國的股市,並不太願意把資金投放在中國。他們覺得中國的股市已升得太不合理,泡沫的成分太高。一旦爆破,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壞,所以他們不願意參加這場金錢遊戲。
他們並不認為,美國的股民不懂得欣賞內地企業的潛在價值;相反,是美國股民遠比內地股民清醒,他們一早就識穿這些公司虛有其表,沒有長期高增長能力,根本沒有那麼值錢,所以才拒絕自招損失。
美國的股市遠比中國早起步,股民的經驗遠比中國的股民多;再者,美國的資金很多都在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手裡,散戶沒有中國那麼多。說美國的投資者眼光不如中國的投資者,實在難以令人置信。
中國的企業放棄在美國的上市地位,回國再上市,其實是看中了中國的股民容易上當受騙。中國的股民賭性強烈,易受貪婪與恐懼情緒左右,只要能夠操控輿論,就可以操控他們的投資行為。企業只要找幾枝筆,吹捧一下他們的經營理念,就可以引來投資者的無限憧憬,把股價推至一個難以想像的高度。
互聯網普及之後,社區媒體已被利用為造市工具。受眾之間的互動,令被欺騙的人迅速變成可以欺騙其他人的鼓動者。情況就一如「開羅之春」一樣,迅速成為群眾性的湍流,產生滾雪球一樣的效果。
中國政府在放寬貨幣政策時,應該早有預期股市會上升,但沒有預期到股市會上升得這麼離譜,令創業板的PE可以超過100倍。如果任由股市繼續瘋狂下去,只會令泡沫過早爆破。如果經濟尚在下行,股市已泡沫爆破,那局面就更不容易扭轉。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股市一點也不健康,隨時有機會造成禍害。有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回流,如果只是看中了中國股民的愚昧,那根本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上市的英文叫做go public,是一場需要公眾參與的遊戲。如果一個地方的民智不高,不懂得理性地作價值判斷,這個地方的金融市場很難成熟起來,更不要說去國際市場上爭雄。股民質素的提升需要時日;但作為政府的應先管好市場秩序,嚴禁幕後操盤者搭棚造市,欺騙股民。否則狂潮一過,民眾的錢都被騙走,中國政府面對的將是一堆爛攤子,更難善後。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五十倍股 2015年06月25日

  美國雖然有聯儲局成員放風,9月份美國有機會加息,仲話今年可能加息兩次,美股仍然高升幾十點,納指仲創咗新高。港股就跟住中美股市走,出現四連升。

  識得累積先能錢搵錢

  A股一輪震盪,開始有人趁低吸納,滬股通前日就見到流入增多。中環茶友講起,話上周監管機構要加強規範「兩融」,跟住又傳有人炒中車孖展炒到跳樓,搞到內地股市急插。呢兩日又話,輸孖展輸到無命,只係網上流言,事緣湖南長沙有人自殺,咁啱又有股民炒輸中車,係輸錢的網民在網上哭「股喪」話要跳樓,結果就搞出股民輸到要自殺的說法。

  無論內地有無股民輸命呢單嘢都好,投資係保本增值,要長線累積,等資金愈滾愈大,太過搏命瞓身投資,一朝發達、一朝破產,絕對唔係辦法,我成日講資金要分清「投資的我」抑或「投機的我」,大份的資金要用來做「投資的我」,小量資金可用來做「投機的我」增加回報。唔好睇保本增值好似效果好慢,因為穩定增長回報係拋物線式上升,當你本錢大咗,回報就加快,不斷咁加速,變成錢搵錢,而炒作可能三更窮五更富積唔到錢,所以大陸股民輸孖展呢類故仔唔理真假,都有警世作用。

  經過呢輪A股回調,依家市場唔止好多人賭A股見咗底,更多咗人看好H股前景。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表示,該行對大中華市場仍持正面看法,有部份A股板塊高得不可持續,如中小企及鐵路板塊,但大部份板塊估值屬於可接受水平,整體不算出現泡沫。

  佢認為H股個別銀行、房地產商、新能源及中小企板塊仍具投資機會,在內地資本開放提升及互聯互通措施之下,會提升H股成交量,減少估值折讓。佢估計,目前H股市盈率低於歷史水平,在可見將來,港股有機會達到平均13至15倍市盈率。

  花旗私人銀行亞太區投資策略師彭程同樣認為,內地股市個別股份肯定存在風險,但並非整體股市。但如果缺乏政策及資金支持,A股再創新高仍需要一段時間。彭程提到,港股向來由機構投資者主導,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的量寬措施,環球投資者的風險胃納有改善,加上內地持續推進改革開放,料港股會因此受惠,預期未來數月港股會跑贏A股。該行短線較看好鐵路基建股及內銀股,長線則看好互聯網及醫療板塊。

  外資對港股睇法好似稍為改善,加上上證兩日回升4.67%,令港股企穩27400點收市。恒生指數收造27404點,升71點;國企指數收報13684點,升75點,但睇成交縮至1170億元,加上個市已經四連升,想買貨可以考慮等佢回調先。

  呢期市場興炒派送股,昨日紅股除淨的匯隆控股(8021)股權易手,向新光資本及祝振駒全資擁有翱翔投資配售新股,股份復牌暴升逾2倍,市值去到48億元。

  集成明玩分身術

  創業板股炒到飛天唔出奇,半新股集成傘業(1027)又炒上都令人驚歎。該公司中午發通告稱不知升因,午後升幅一度收窄,收報2.18元,升22%。集成今年初上市,之前曾宣佈一拆二十五,喺短短唔夠半年時間,股價差不多上升近50倍。證監會早前曾就公司股權分佈進行查訊,結果顯示該公司4月27日有16名股東合共持有1.44億股,相當於該公司已發行股本之24.02%,連同主要股東持有4.5億股,相當於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之99.02%。因此,僅590萬股由其他小投資者持有,佔已發行股份0.98%。

  細價股炒拆細分身,已經玩了幾十年,不過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如果小股民想趁墟坐順風車,就要搞清楚呢?股份分身術都係掩眼法,總之一個「炒」字啦。

曾淵滄專欄 外資炒A股贏番鋪 2015年06月25日

這一回外資大戶強攻A股大獲全勝,滬綜指在三個交易日曾急跌17%,然後由低位極速反彈10%,外資大戶戰勝了中國散戶,也令那些認為滬綜指於5000點已見頂的人信念動搖,不知該不該追回之前大跌時賣掉的A股,但昨日滬股通餘額竟由開市時的130億元(人民幣.下同)升至160億元,這表示昨日外資是賣走30億元A股,外資大戶來得急、去得快,如此急地套現?
恒指繼續升但升幅不大,只有滬綜指升幅十分之一,H指及紅指也同樣比不上滬綜指的升幅,前幾天托H股、紅籌股為A股打氣的行動暫緩和,恒指成份股中也出現不同板塊輪流炒的現象,前日急升的股有些昨日開始回跌,前日升幅小的昨日升幅加大。散戶不喜歡板塊輪流炒因一追就跌,不買就升。

外圍不明朗因素漸散
希臘債務危機應該在數日內可以解決,勝方應是希臘新政府,舊政府聽從德國提出的緊縮政策,搞到希臘人叫苦連天,結果倒台,換個新政府,一上台就撕掉舊政府與歐盟的舊條約,擺明不要緊縮政策,大不了退出歐元區,於是重新談判,最後關頭希臘新政府稍為讓步,相信歐盟及德國也只好乖乖接受,國與國之間的博弈,還是耍無賴最有效。
外圍股市過去一個月被兩件大事困擾,一是美國聯邦儲備局的議息結果,現在人人對幾時加息,加息步伐已心中有數,故不再影響股市;另一件造成壓力的事就是希臘債務,兩件事都成歷史後,不明朗因素一掃而空,但相信也有人會認為好消息出盡了。

青心直說 胡孟青 資金到位靈丹 2015年06月25日

投資需要資金,尤其是基建工程,有錢才能夠做嘢。內地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持續回落,1至5月份增長僅11.4%,較首四個月的12%增長更低,與市場預期甚至跟內地現在推行的刺激財政、寬鬆貨幣政策,完全不成比例。
但細心看另一組數字,就是資金到位增速;原來今年以來,有關固定投資涉及的資金到位增速,是出現持續放緩。首三個月,有關數字增長有6.8%,之後一個月放緩至6.5%,到5月份累計增速更出乎預期減慢多半個百分點。反之,同期有關房產相關開發的資金到位情況,卻持續有所改善,難怪市場共識是樓市已見底。

央企炒股 製造盈利
但整體基建為主的固定投資又怎麼辦?其實,固定投資的資金到位增速,已經有持續十多個月,落後於整體固定投資增幅,而且前者數字更持續減弱。問題來了,到底近年央行寬鬆貨幣政策效用何在?透過定向寬鬆、定點推動行業貸款,以至近乎指令式要求銀行批出的融資,實際上有甚麼用途?
總括而言,內地是存在着頗嚴重的資金不到位問題,撇除其他個別原因,核心問題之一,可能正正是內地的資金缺口遠比想像中大。
以此引伸的話,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中國債務、問題資金、劣質融資到期涉及的金額,統統都較預期為多。基於要去槓桿、清理壞賬、避免拖垮金融體系的大前提下,人民銀行透過寬鬆政策、持續降準所創造的貨幣,根本大部份是用作填補幾年來越掘越深的黑洞,新貸抵舊債的習慣,從來未有出現根本的變化。
股市熾熱,《華爾街日報》一文稱,很多央企都將資金拿去炒股,以便製造盈利,近期的按月盈利改善,原來九成是由股票收益所帶動。資金到底是否再被用非其所,不宜過份揣測。但對症下藥,如果認同內地仍然存在頗為龐大資金缺口的話,似乎內地當局是別無他選,短期內要來一次大規模降準。
更甚是,基於內地通脹極低,實際利率仍然處於非常高水平,在寬鬆貨幣政策至今傳導有限的現實情況下,似乎人行真是有需要研究進行西方的量化寬鬆,皆因只有央行直接操作,不假手於人,政策才會顯著收效,令中長期利率回落。

楊衞隆 富貴險中求,乞食在街頭 2015年06月25日

希臘宣佈,歐盟已經拒絕希臘在最後一刻提出的方案,市場押重注的大團圓結局沒有出現。
投資市場是不應該樂觀的地方,投資者要保本就要避險,不避險就是危險。記著,富貴險中求,乞食在街頭。還記得兩日前,希臘向歐盟提出方案,市場發狂,港股也突然大升。我在這裡不斷分析希債,指出希債的必然結局是違約。投資者竟然誤信傳媒報導,以為只要談判有協議就可以化解希債危機。那是不切實際,脫離現實的想法。大鱷要人滅亡,必先令人瘋狂。只要人們不瘋狂,大鱷就無法咬人。可惜,投資者見錢開眼,只要有好消息,不論真假,買定貨等運到。
十真一假,十假一真是大鱷的慣用招數,只要不停發放自相矛盾的報導和評論,擾亂投資者視聽,大鱷就可以令到投資者真假不分。只是跟著市場波動投資,以為每次跌市跟著就是升浪,而且一浪高於一浪,經過十多次撈底賺錢之後,投資者見到跌市就入場撈貨。到了真的大跌市,十年之後都不會回升,投資者輸的不是錢那麼簡單,連人生也會輸掉。香港的經濟也會輸掉。
兩天前,香港傳媒和財演對於希債危機得到化解,深信不疑,這就是希債危機凶險之處。投資者買了大,等著開大,結果開細。今天,傳媒和財演急轉軚,好像希債爆煲是意料中事。
前天,我在一家中餐館吃午飯,難吃死啦。一碟鼓油皇炒麵又酸又醎,油多鹽多,味精太多。吃了一口就鹹到喝了兩杯水。原因是,廚師對自己沒有信心,怕自己煮的東西沒廚沒味,要好味就要有味,於是落多些鹽油,希望有味。結局是吃不下的東西。
財演也是一樣,恐怕自己說錯了,於是財經預測其實是財經新聞的延續。情況像是今天下雨,我就預測明天下雨。跑在市場前面的財演有很大風險,要做很多工作。財演想工作量少,風險低,於是將財經新聞搬到自己的評論和預測去。
廚師要煮好吃的東西,財演要說出經濟實況,準確預測,一點都不困難,下苦工,多作嘗試,不斷努力。要不下苦工,沒有失敗,又要有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楊某為例,苦學多年,不停努力研究,早在2011年斷定希臘無力還債,必然破產,2012年脫離歐元區。經過計算之後,認定希臘削債不足以解決希臘債務問題,只會令希債惡化。我去了德國查探德國政客對救助希臘的意願,發現意願不足。又到西班牙看看那裡的經濟情況,發現西班牙無法承受希臘破產的衝擊。做了那麼多工作,結論沒錯。三頭馬車卻不讓希臘破產,將希債危機拖下去。希臘又實行滅絕人性的財政緊縮,三年之後,希臘情況比未接受救助時悲慘千倍。整個歐洲的財經官員和專家,加起來,不及一個窮書生。哈哈。香港有不少人竟然以為楊某估計錯誤。能夠看通希債危機本質的人,天下間屈指可數,楊某是其中一人。對於我來說,這就是學問,這就是成功。

楊衞隆 中國完全取消存貸限制 2015年06月25日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修正商業銀行法案,刪除存貸比例不得超過七成半的規定,並將存貸比例,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事實上,中國的金融機構只是貸出很少企業貸款。中國的所謂企債,絕大部份是樓按和地產開發計劃融資,而且絕大部份是無效益投資。
中國鬼城遍地,投入的資金化為烏有,良田變石屎填場。無效益投資是不會有回報,金融機構的放貸變成有出無入,賬面上有錢賺,實際上已不可能維持存貸比率七成半的規定。中國銀行業出現信貸緊縮,國務院才會通過取消存貸比率的限制。
這個時候取消存貸比率,好處是可以放鬆銀根,讓銀行將無效益投資拖下去,再投資多一些錢去興建多一些鬼城豪宅。壞處是,中國金融業變得更脆弱,無法承受任何風浪。
現在的全球經濟形勢異常凶險,希債惡化,美國隨時加息,此時此刻取消存貸限制,等同飲鴆止渴。將銀行呆壞賬拖著,不是好主意,日本試過,搞了25年,搞到日本經濟陷於絕境。中國應該立即清理銀行壞賬,立即讓應該破產的公司破產。這才是經濟之正道,中國卻反其道而行,天下大亂指日可待。

楊衞隆 為甚麼現在才發作? 2015年06月25日

美國最近與中國關係因為中國在南海造島而不停惡化。有美國評論甚至認為中美會因此而爆發戰爭,亦有人認為全球安全受到南海造島的威脅。我的問題是,為甚麼現在才出現中國南海造島政治危機?
中國在南沙填海建島已經有一段很長時間,最少10年。最近一年半,中國在南沙填海2千英畝,等同1500個標準足球場。 中國在南沙填海那麼長時間,為甚麼以前沒事,現在出事? 為甚麼美國政客突然對中國在南沙建島敏感起來?
2015年年初,很多事情發生。南韓爆新沙士、希債危機突然惡化、聯儲局說可能在今年之內加息、中美關係因為南沙造島而惡化、中東戰火擴大、美國開發頁岩油令到石油供應增加,油價大跌、美國種族關係惡化、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進軍烏克蘭,美國派裝甲部隊到烏東附近.............。其實以上事情,全部都是陳年舊事,只是拿舊到甩牙的事情出來炒作。有趣的事情是,全部舊事拿出來一次過炒作,越炒越大鑊。
這就是全盤佈局,隻手摭天,目中無人。中國南沙造島一段時間,沒有人說是政治危機,突然間,美國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卿一齊大合唱,說中國危害全球安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到現在,奧巴馬一直說以經濟制裁方式和平解決事件。美國傳媒曾經歌頌奧巴馬,說他是美國歷史上最聰明,最了不起的總統,說普京日日在點算經濟制裁的損失。說了半年,俄羅斯經濟沒有崩潰,結果,奧巴馬要出兵烏克蘭邊境。為甚麼現在出兵? 俄羅斯不是今日才入侵烏東,威脅東歐安全。
為甚麼現在才發作? 答案即將在我的私人FB發表。

巴士的報 盧永雄 誰做實事誰就贏 2015年06月24日

政改之後,大家還在「雞啄唔斷」講當日的投票事件,建制派過了一個星期還在互插,也難怪中聯辦要約茶聚,呼籲他們團結。

政改已成瘟疫,不止是新聞票房毒藥,有關政改的新聞點擊率極低之外,還有是政改失敗的餘毒不斷在建制派和泛民中爆發,炸到大家遍體鱗傷。所以泛民話要馬上重啟政改,看不到他們這個要求有多大民意支持,也看不到政府有任何意願去做。署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話,特區政府無計劃,亦不能夠在未來2年,重啟政改「五步曲」。無論你是否喜歡劉江華,都要接受這是政治現實。

我和一個政界高人傾起,他說如今大家不用太急為政改善後療傷,因為做得太急,反而容易出錯。倒反而是做點實事,好像政府上星期提出優先處理200億民生撥款,就無論什麼政治立場,都無可非議。

記住是做實事,不是做大事。特首CY一直講,政改之後,要轉向專注經濟民生問題。若然講的經濟民生大事,恐怕政府現時未足夠政治能量,去處理那些大問題。例如搞樓價租金高企問題,關乎龐大商業利益; 講退休保障,又有工會要話事,總之不要以為經濟民生易搞,搞到核心問題,一樣難搞。

高人話,政府要做實事,主要是令市民快快受惠的事,好像今年3月實施將長者搭小巴2元優惠擴展到專線小巴,就是這類事情,一經實施,65歲長者嘟八達通睇到銀碼變成2元,就會感到政府幫了他們,實實際際。

高人相信,推而廣之,要做「有效政府」,未必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如韓國爆發中東新沙士,政府要全力防疫,盡量做到零感染,順便掃街,搞好衛生,甚至將政總和立法會附近的帳蓬清理掉,將地方搞得乾淨淨,市民也覺得政府有效,做到實事。

順著這個邏輯演譯,政制嘢的確少搞為妙。溫和泛民叫政府搞個平台出來討論政改。問題是搞平台有用嗎?阿爺不會同意改變人大8.31決定,泛民不接受8.31作政改前題,即使搞十個平台,都不會傾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方案。

政治是一個管理期望的遊戲,不是一個製造失望的遊戲,明知講政改無結果,還是少講為妙。當泛民評論還以為阿爺想在2016年搶多泛民4個席位,取得立法會三分二議席,好讓政府屬意的政改方案通過。我就覺得阿爺不會定出這種不可能達成的目標,亦無計劃何時再提政改了。衰起上來,就如陳弘毅教授所預測,現在的政制,可能永遠繼續下去了。

高人有個總結:「誰做實事誰就贏」,我覺得是一個合理的結論。

曹仁超 后市或出现分化行情 2015年06月24日

  今日沪深指数及创业板指全线大幅高开,随后在高位震荡一段时候出现全线大幅跳水,沪指一度跌到4550点左右,但尾盘风云突变,再度大幅拉升,创业板指则较为弱势,今天表现不如沪深指数。最终沪指大涨逾2%。
  从盘面来看,今天成为蓝筹板块的天下,电力,航空,煤炭,钢铁等权重板块大幅上涨,电力股更是有近十只个股涨停,航空和煤炭表现也不逊色,个股均全线大涨。
  昨日,趁A股早盘再度大跌之际,海外资金加速进场,再次通过沪股通抄底A股。截至23日收盘,沪股通单日使用量70.66亿元,成为历史第三高。沪股通在6月19日及6月2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里累计净流入148.7亿元。
  总体来看,今天主板指数的大涨表明,目前点位得到一定量资金的抄底,但目前市场分化较为严重,已不再是之前齐涨的大盘,后市分化现象或将延续。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曾淵滄教路 政改被否決 拖不垮股市 2015年06月24日

政改遭立法會否決,投票的時候適逢股市午休的時候,下午一時開市。恒指先急跌百多點然後又急升兩百多點,反跌為升。再後來,內地A股大跌,港股就跟着下跌,但是跌幅不大。第二天上午,A股再繼續向下跌,港股卻不跌反升,升幅也相當大。

政改投票之前,不少人都擔心政改不通過,股市會大跌,理由之一是有人認為政改不通過,中央政府會認為香港人不聽話,因此會以一些政策來處罰香港人。理由之二是有人認為政改不通過,泛民主派會處處與特區政府對着幹,爭取重啟政改,特區政府會面對管治困難,香港經濟會被拖垮,對股市自然也不利。


政改雖然被否決,但港股沒有因此下跌,本港經濟不會被拖垮。

現在,事實證明政改被否決,股市沒有因此而下跌,政改沒有通過,輸的是香港人,香港的民主過程,但是不會影響股市。當然,如果政改通過,則是錦上添花,意味着有部分溫和泛民主派人士願意與特區政府合作,共同努力建設香港的民主,社會少了戾氣,經濟發展會更好。如今,一切原地踏步,自然不是好事,但是,香港政制原本就是如此,回歸十八年,相安無事,兩年前,政改諮詢開始,才爆發佔中、港人互相撕裂。現在政改否決了,一切恢復原狀,兩年內不會有人再談論政改,泛民主派說要重啟政改,那是他們自己也不相信的話。

對中央政府而言,政改如果通過自然是好事,沒通過也沒甚麼大不了,就只是白白浪費了兩年的時間來搞政改。中央政府也很清楚香港的政治形勢,知道政改是被泛民主派否決的,而民意所要求的則是通過政改。民意支持政改表示民意尊重中央政府的主權,支持基本法、支持政改需符合基本法,既然民意是支持政府,中央政府怎麼有可能與民意對着幹?在政改被否決之後處罰香港人,要處罰的應該是投否決票的議員,但是,也不是由中央政府來處罰,而是由支持政改的香港選民來處罰,在下一次的立法會選舉中不投票給這些人。

政改被否決,特區政府會不會面對管治困難、拖垮香港的經濟、股市?

當然不可能,去年佔中一役之後,民意逆向,反政府的力量已經大大減弱,這一回的政改投票,泛民主派號召十萬人包圍立法會以壯聲勢,結果只有數百人出現,聲勢已衰,民意逆轉之下,任何激進行動都不會得到支持,又如何可能令特區出現管治困難?

楊衞隆 希債的必然結局 - 違約 2015年06月24日

希臘和國際債權人談判還未有結局,投資者已經押注在希債危機獲得解決。問題是,臨急抱佛腳瘋會沒有結果,是無結論瘋會。現在,又要等到星期四,歐洲央行給希臘一點點貸款,讓希臘支持多幾日。
要達成協議並不困難,要執行協議卻十分困難。即使齊普拉斯在新提案中承諾削減退休金和加稅,希臘國會未必同意。即使希臘國會同意,希臘人未必同意。最終結局可能是提前大選或者全民投票。當希臘的承諾未能得到希臘國會和希臘人同意,德國人不會付錢。即使希臘人同意協議內容,德國國會未必同意,因為兩邊的差距很大。
回到最重要的話題,希債的必然結局。因為希債危機的根本問題不是希臘拿不到貸款,而是希臘採用不適合希臘經濟的貨幣(香港也有同樣情況),所以,希臘拿到數十億歐元貸款,無助解決希債危機,極其量只是再拖一點時間。最終,希臘會出現某種違約情況。雖然我不知道希臘怎樣違約,但是,我可以肯定希臘違約一定會猛烈衝擊市場,因為投資者已經押注在希債危機短期內解除。投資者肯定押錯注碼,希臘和國際債權人不能在談判桌上點點頭,握握手就解決希債危機。不是歐洲國家一齊支持希臘就可以讓希臘脫困,德國人明白長貧難顧的道理。
現在,投資者應該避險,因為希債危機拖了六年,談判不停破局,如果真的那麼容易解決希債危機,希債就不會拖六年。如果希臘稍為讓步,談判就有協議,談判早就有協議。樂觀是好事,在投資市場樂觀就不是好事。希債危機的最大破壞力來自投資市場過度樂觀,樂觀至不切實際。大鱷當然想老散買大開細,老散真的買大,會不會開細,下回分解。

青心直說 胡孟青 A股餘震難免 2015年06月24日

中國股市出現自2008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官媒未有如兩會後清明時以多篇署名文章積極呵護,是成熟表現。國家廣電總局最近發出宣傳提示,要求廣播電視台大幅減少關於股市的報道,要做到全面平衡、客觀理性,不單聲道、不大合唱,合理引導市場預期,以防因報道引發股市波動。還有四項要求:一、客觀報道股市波動,一律不再組織評論言論、專家訪談、現場連線,不做深度解讀,不猜測、評價股市走向,不渲染恐慌、悲情氣氛,不使用暴跌、暴漲、崩盤等煽情用語。二、報道以監管部門正式發佈的資訊為依據。三、證券節目須自製自播,不得與諮詢機構進行商業合作。四、要積極配合監管部門,普及投資知識,開展警示宣傳,以顯著清晰方式進行風險提示,引導廣大投資者。

外資刻意唱淡要細味
老實說,假如財經評論節目不再有評論言論、專家訪談、現場連線,深度解讀,預測猜測評價股市走向,節目將味同嚼蠟。難道要評論員位位懂得分析國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工具、貨幣供應與資金流向、希臘賴債的影響、巴西女總統與印度總理經濟政策的異同?未知市場上有沒有如此水平的觀眾聽眾,單看城中水佬的履歷表已知有難度。
做個小測驗,有誰可即時告訴你,現價中石油(857)、中石化(386)、中海油(883)、神華(1088)、中煤(1898)的市賬率分別是多少倍,大部份連市盈率都要望實股票報價機版面才答得準確,更何況是每股盈利(EPS)、市賬率(PB)及沽空金額佔成交比重相關資料。
滬綜指自高山俯衝至低谷,累積跌幅雖達17.6%,只在短短七個交易日之間,上山用19日、下山區區7天,昨天低位剛好觸及上一輪調整底部接近4260位置,惟經過昨天之V彈,雖然低位陽燭鎚頭再現,似露一線曙光,惟輔助指標如RSI及STC仍處弱勢,加上成交未有顯著增加,反映投資者仍戰戰兢兢,經濟數據不振,午後傳聞降準的刺激再次未有兌現,調整未見哀莫大於心死的終極一跌,外資則忙於透過滬股通撈底,說完全跌定,實屬言之尚早,餘震難免,惟外資越是刻意唱淡,背後隱藏的盤算更值得玩味,難道外資擔心中國甚於希臘?

曾淵滄專欄 誰在炮製大奇蹟日 2015年06月24日

內地A股昨日上演大奇蹟日,滬綜指由4264低位急升至4576,足足7.3%,很明顯是外資大戶促成的,前日他們已趁內地休市先在港發動攻勢,推高H股與紅籌股,上周五亦已有78億元人民幣資金北上撈底,昨日北上資金亦有70億元人民幣。當然70億元人民幣不足以改變A股跌勢,但配合H股紅籌股升勢,70億元人民幣就有不錯的作用,畢竟散戶也會見風轉舵,由沽售變掃貨,於是特大V形反彈出現了。
外資大戶掃得很積極,現在已有數隻H股內銀股的股價比A股高,滬港通未通前這種現象長期存在,近日A股猛跌,加上外資大戶掃內銀股,才再出現這現象,如想追貨短炒,可以考慮跟隨外資大戶炒。

超人買地態度值參考
記者問李嘉誠為甚麼很久沒有在港買地?作為香港首富,李嘉誠買不買地是可以被提升為政治表態,買地等於為香港投下信心一票,不買地可以被視為撤資。李嘉誠的回答是香港土地價格很貴,沒有理由買貴過麵包的麵粉。
今日地產商買幅土地要等三年才能將這幅土地變成樓花出售,五年後才能入伙,李嘉誠認為今日香港土地價格很貴,今日麵粉價會比將來製成的麵包貴,這是不是說超人認為三年後樓價會比今日的地價更低?麵包的成本除麵粉外還要加上人工、製造麵包的工具成本,買地起樓也如此,買地與建築成本以今日價格計算,賣樓則要等三年後,誰也不知道三年後的樓價,李嘉誠能成為香港首富,其眼光自然有參考價值。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A股V彈 憧憬跌完 2015年06月24日

  歐債危機紓緩,美股高收,不過講戲劇性,A股就完全贏晒,內地股市長假後復市劇烈波動。匯豐6月中國製造業PMI創三個月以來最高,加上四大證券報發功挺A股,內地股市低開後回升一陣,上證指數突掉頭急插4.8%,深成指數更大跌5%。但其後中資金融股力撐,配合買盤在低位吸納,A股V型反彈,全面收復失地,最終滬深兩市升逾2%,挨近全日高位收市,兩市逾百隻股份升停板,上證指數高低相差313點,接近7%波幅。A股撻完又彈,令港股開市繼續造好,國企指數跑贏大市。

  呢排A股因為大量抽血變成乏力腳軟,股民有啲心慌慌,內地媒體於是開始替個市打打氣。《中國證券報》頭條以《穩增長政策不停歇調整務實慢牛走勢》為題,力稱「改革牛」依然底氣十足,呼籲市場無須過度恐慌。

  內媒高舉政策牛旗幟

  文章話,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雖然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中國已推出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且穩增長後續政策儲備工具充足,經濟增速有望在第三季度末觸底回升。

  文章從證監會規範「兩融」業務來看,近期發表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鬆緊並舉,旨在建立逆周期的市場調節機制。這為融資業務留下萬億元的增長空間,並將引導外圍槓桿資金回歸兩融,允許兩融展期將支持長牛發展。

  官方媒體出來安撫市場情緒,顯然怕個市跌得太厲害,陸羽仁覺得反正呢隻係「政策牛」,市場慣了捕捉中央心態炒作,從阿爺依家角度,大市升得太急的話,單係批新股抽水就發揮到鎮靜作用,咁樣既可擴大股權融資深度,又可令股市氣氛無咁熾熱,可以話一舉兩得。但阿爺怕個市跌得過份,除咗出口術外,自然又會減慢新股上市,從咁樣睇中央根本大把招數在手啦。

  內地市V型反彈下,上證綜指低見4264點,比高位跌咗914點,回調17.7%,回調幅度唔細,最後反彈收4576點,令人憧憬4264點係唔係已經見咗呢一浪的低位。

  恒指在A股急回時已經唔想落,最多跌74點,之後人彈佢更彈,收造27333點,升252點;國企指數收報13609點,升225點,成交增至1360億元,成交都上返啲。

  內航股好似東航(670)、南航(1055)紛創新高,另外股仔喺交投回升下都生猛番,呢排股仔或者冷門股興玩派嘢,個別公司送紅股或認股證,就炒到飛天,呢啲有動作配合的股份,你話佢危險,叫人唔好玩咩,佢就不停咁升畀你睇,你話叫人玩埋一份,佢有時就會插到阿媽都唔認得。我只能講呢類股份係投機對象,要時時嘜緊至好落場。

  股仔興玩派嘢

  有份玩派送的公司,部份係冷門但唔係細股,好似李四叔隻美麗華(071),市值81億元,資產淨值百幾億元,呢個月佢就建議按五送一派紅利認股證。

  四叔系興送紅股,美麗華可能業績無恒基同煤氣咁穩定,所以唔送紅股改送窩輪,有禮物派之餘仲安排埋日後集資,喺公佈之後美麗華股份就一度湧上一年新高。

  昨日另一隻有動作股份係嘉耀控股(1626),公司披露董事會會議將於7月3日舉行,屆時考慮建議、宣派及派付特別股息,消息公佈後股份就撩高咗一陣。

  睇番集團一年前上市,業務主要在中國從事紙質卷煙包裝(其次是社會產品紙質包裝)的設計、生產及銷售。集團的主要營運附屬公司湖北金三峽於中國成立逾二十載。過去一年佢股價絕對唔失禮,今年四月左右由1.5元起步,一路升到昨日3.89元的歷史新高,想跟車者要留意係佢派乜嘢特別息依家仲未知。

C觀點 施永青 金融市場戰幔揭開 2015年06月24日

昨文解釋了內地企業為何放棄在美國的上市地位,改為返回中國上市。這是環境逼使他們非這樣做不可的。原因是在內地上市可以收集的資金遠比美國多;如果他們的競爭對手有些是在中國上市的話,他們就會因資本不夠對手充足而在競爭上吃虧。
出現這種情況,無可避免會令美國政府大吃一驚,因為這觸及了美國的根本利益,並含有極大的象徵意義。
長期以來,紐約交易所都高據國際金融市場的領導地位。全球的企業都以能夠在美國上市為榮。這並非光是虛榮問題,而是因為美國錢多,而美元又在國際上廣泛流通,能在美國集資可以助企業解決很多問題。
然而,在這一刻情況突然逆轉了,竟然有公司要人民幣,不要美元了。如果這種情況蔓延開去,將可以嚴重傷害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令美國沒法再像以前那樣,輕易地就可以向全球收取發鈔紅利。
到這刻,棄美上市的只是中國內地的公司。這些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大陸,他們拿到人民幣已可解決競爭上的需要。中國的本土市場很大,這樣的公司很多,如果他們都棄美國,返回中國上市,美國股市將失去一批未來增長得最快的客戶。香港H股市盈率(PE)如果沒法升上去,港交所一樣會面對同樣的問題。
如果中國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讓外國的公司來中國上市,並讓他們輕易可以兌成美元離境,那美國就一定更加頭痛。這不但會令紐約交易所的規模萎縮,並且會令美元喪失原有的地位。
現時,中國有大量外貿盈餘,賺了很多美元沒有出路,只好買美國債券,讓美國人可以繼續消費中國勞動力與生態環境,這對中國一點沒有好處。但如果中國讓海外的公司來中國上市,那在中國苦無出路的資金,就可以購到很多海外資產。若然這些外來公司需要美元,中國就可以把外貿賺來的美元給他們兌換,不用再去買那些有一天會變廢紙的美債。
中國是美債最大的海外買家,少了一個這樣的買家,美債的孳息率非上升不可。那就不用聯儲局加息,市場也會逼聯儲局加息。那美國經濟就無法享受低息的環境,增長能力可能會被破壞。
這應該不是美國政府樂於看到的景象,但美國政府也沒奈何,因為這次內地公司棄美上市地位並非源自政府的命令,而是市場環境導致,難道美國政府可以要求中國政府限制中國企業的自由選擇權?
中國政府今次追隨西方國家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最初的出發點可能旨在解決內地自己的問題,想不到已不經意地揭開了國際金融市場的戰幔,令美國有點措手不及。不過,美國也不應該只懂得責怪別人,誰叫他們一直不去處理好自己的貿赤與財赤問題。長期入不敷支,經濟怎可能不生病?

品中資 羅國森 聯想控股(03396)暫時只得「聯想」? 2015年06月23日

《品中資》上日提到,聯想控股(03396)是一隻業務模式獨特的新股,因此,今次招
股,機構投資者的興趣應該會較大,但想不到散戶的反應也算熱烈。
  據初步資料顯示,公開發售部分獲得約3萬名散戶認購,超額認購44倍,凍結資金346
億元,並以招股價上限的43元定價。
  以這個招股反應看來,上市初段,聯想控股的股價也不會太差。如果錯過了認購的散戶,是
否能夠以接近招股價,甚至低於招股價買入,我估會有點難度了。除非客觀市況進一步轉弱,否
則,大家可能要高追了。
  不過,話得說回頭,雖然聯想控股是有「聯想」空間的新股,但我相信,它也不是那些可以
炒到升幾十個巴仙的股票(估計最大可能是升5%至一成左右),所以,能夠在招股階段認購到
固然好,就算未及認購,當她上市之後,再在市場慢慢收集也不會太遲的。
  聯想控股目前主要投資於六大板塊,包括:IT、金融服務、現代服務業、農業與食品、房
地產、化工與能源材料。但目前這一刻,只有IT和房地產業務的發展較成熟,其中尤以IT,
因為聯想集團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商,以及全球第五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商。
  至於金融服務這一塊,只是剛開始有盈利,但卻是頗有潛力的一環。聯想控股的金融服務業
集中於短期融資,以補充傳統銀行的不足,當中包括小額貸款、典當貸款、融資租賃及融資信用
擔保,還包括保險經紀、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以及私募基金等等。
 
*現代服務業最吸引*
 
  不過,在聯想控股的六大板塊業務中,最吸引我的是現代服務業這一環。驟耳聽來,現代服
務業是很抽象的一個板塊,但正如我在上日的品評中的註釋,集團是著眼於中國人富起來時的新
需求,例如當中國人富起來的時候,便會有自駕遊的需求,因此,租車業務便有可為。
  另外,當中國人富起來的時候,就會十分注重個人護理的問題,當中包括口腔護理的需求,
因此,在這個信念支持下,便造就了聯想控股投資於神州租車(00699)和拜博口腔等公司
;而農業和食品業務則是近幾年才開始打造,因此,未來幾年還不會有明顯的貢獻;至於化工和
能源材料業務,更需要較長時間的部署和開發。
  如果大家明白聯想控股現時的布局,就不難想像,在這一刻,集團的業務和盈利仍然高度倚
賴IT,也即是聯想集團。聯想控股的收入從2012年的226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
2014年的2890億元,複合增長13﹒1%;淨利潤則從2012年的22﹒87億元增
至2014年的41﹒6億元,複合增長34﹒8%。
 
*IT業務貢獻近七成利潤*
 
  但收入方面,2014年時,聯想集團貢獻94%的營業額,以及69%的淨利潤,而金融
服務和現代服務業則分別貢獻約14%淨利潤(現代服務業2014年才剛開始有貢獻),房地
產則貢獻約13%的淨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有新收購,農業和食品板塊去年錄得逾9﹒48億元的虧損,比化工和
能源的虧損7﹒68億元還要多,但相信,今年農業和食品這個板塊的表現會稍好。
  但總的來說,IT的貢獻獨大的情況,相信至少要等兩三年才會有明顯的轉變,因此,大家
投資聯想控股,必定要有心理準備,你的「聯想」空間可能較聯想大,但也不是這一兩年的事,
暫時確實只有靠「聯想」!

巴士的報 盧永雄 打不成的仗 2015年06月23日

湯家驊退出公民黨並辭任立法會議員,將觸發新界東選區的補選,惹起泛民能否守住立法會分組點票否決權的疑惑。

現時立法會分組點票中,泛民在直選組別有否決權,因為泛民在地區直選有18席,建制派得17席,曾鈺成因出任立法會主席不會投票,所以泛民在直選分組上較建制派多兩票。若湯家驊辭職補選後泛民落選,形勢就會逆轉,一加一減,就會出現建制派有18席,泛民得17席的局面,泛民失去直選分組點票的否決權。

不過熟悉地區選情的人士話,現時地區直選是多議席單票制(即每個選民投一票,但同區有幾個候選人可以當選),補選變成單議席單票制(即每個選民投一票,亦只有一個候選人當選),在補選中,那一個陣營的候選人只要比對手多一票,都會勝出。泛民和建制的支持者比例大約是55%對45%的支持者,即使泛民主派在佔中失一點票,但建制派在政改投票出事也一樣會失票,估計兩者的支持不會有太大變化,微少的變化不足以令建制派取勝。

湯家驊想讓公民黨小將楊岳橋出戰補選,楊是新生代人物,若對手不是重量級人馬,例如只有「哪吒」方國珊這類地區性人物出戰,楊岳橋有頗高勝算。最大的變數是泛民不止一人出戰。除了公民黨以外,還有激進派泛民人馬出選,又或者之前落選的溫和派泛民也落場參戰,搞出泛民有兩三個人出賽,而建制派對手只有一人的的話,在票源分薄的情況下,泛民才有機會丟失議席。

不過,這種「蝦碌」情況與建制派政改投票烏龍離場的災難可以比擬,按理公民黨是可以避免的。外界猜度建制派會否派出重量級人馬參選,直接挑戰泛民,例如本來是新界東「票王」劉光華,他在上屆超級區議會選舉落敗後入官場,若然他辭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職位,跳出來參選的話,以劉江華的地區勢力,新界東可說是他的老巢,由他落場挑戰楊岳橋的話,便是一個五五波的格局。  

然而,大家不要忘記公民黨還有余若薇這台重炮未用,她現時不是議員,如果劉江華或建制派有勁人出戰,你出皇牌,公民黨也可以出皇牌,派余若薇參選。大家試想想,選戰一旦出現余若薇對劉江華的局面,即使假設兩人的個人條件打成平手,泛民與建制派的55%對45%票源基本盤,便會發揮作用,劉江華將很難取勝。

建制派如果派猛人出戰,就等如將這個補選演變成兩陣對決,又跌入了泛民一直提出的辭職公投的局面。泛民過去正正希望透過一次辭職公投,來讓市民表態,民主黨何俊仁之前一直講的辭職公投,就是這個意義。正當何俊仁為這個餿主意搞得灰頭土臉之際,若建制派在是次新界東補選派猛人出戰,無疑是在幫忙泛民搞辭職公投。所以,左計右計,建制派都不應該蠢到派猛人落場,讓公民黨派余若薇出來玩對決。

這次新界東普選由湯家驊的辭職觸發。按正路估泛民及建制派都會各自理性地出牌,不會為了一個大半年期的席位,令到自己的陣營,冒上大風險。這是一場打不成的仗,泛民也不似會丟失立法會直選組別的否決權。

曹仁超 大资金解冻有望延续反弹 2015年06月23日

  今日沪深两市早盘小幅低开,在十点半左右迎来了快速跳水。沪指一度跌破4300点,创业板亦一度失守3200点。而临近中午收盘,大盘超跌反弹,午后更是快速上攻再度收复4500点。在连续大跌之后,今日随着打新资金的回归,大盘有企稳迹象,明日巨无霸国泰君安打新资金即将回归,反弹势头有望延续。
  中报高送转是今日的主线,浙江鼎力一字板涨停,海印股份、鸿利光电等多只概念股均强势封涨停。70周年阅兵式时间确认,今日国防军工迎来大涨,中航动力、耐威科技率先涨停,其他概念股均有大涨表现。大盘今日企稳,金融板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锦龙股份早盘快速封涨停,国元证券一度触及涨停板,银行板块亦是出现普涨行情。而次新股的企稳则是市场回暖的表现,连续大跌之后,今日先导股份、新通联等次新股均掀起涨停潮。
  多位投行人士表示,临近6月底,IPO排队企业财务资料有效期将到期,需补交相关材料,这意味着短期之内,IPO审核节奏有望放缓,对股市抽血效应有望减弱。在A股连续低迷之际,IPO审核放缓无疑是对市场的极大利好,明日国泰君安的大资金即将解冻,对A股企稳反弹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沪深当月走势今日迎来触底反弹,在4500点左右企稳。大盘今日在打新资金回流影响下向上发起反击,今日收复了4500点,而后随着打新资金的不断回流,市场将会迎来反弹,而成交量则是判断反弹力度的关键因素。
  总体来看,今日A股早盘经历凶猛一跌之后快速企稳,次新股的反弹体现市场人气快速回暖。明日则是大资金解冻之日,随着市场的回暖,观望资金加之解冻资金将会对A股反弹带来足够的动能,但仍需关注成交量是否放大,成交量对于A股反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楊衞隆 為何市場如此樂觀? 2015年06月23日

花旗大鱷的招數非常簡單直接,危機當前營造良好市場氣氛,而且不停地搞同一危機,直至市場全無反應。
次按風暴的爆發日期是2008年10月,但是,2007年年初開始已經出現次按危機。次按危機不停地出現,每次跌完之後反彈,而且彈力強勁,越彈越高。2008年5月的時候,道指由13,600點跌至13200點,跟著反彈至9月的13900點。次按風暴剛開始的時候,不少投資者趕著入市撈底,怎料到大市暴跌。
最近,市場上出現很多假消息,例如聯儲局延遲加息,希債危機解決。有趣的事情是,楊某過去幾年,每天監察著聯儲局加息和希債危機,病了也沒有停過。聯儲局的公開訊息非常清楚,2014年到現在的變化是: 一段長時間不會加息 - 暫時不會加息 - 視乎經濟情況加息 - 隨時加息 - 經濟情況是有加息條件。市場對聯儲局加息的預期,2014年到現在的變化是: 2016年之後才會加息 - 2016年加息 - 2015年12月加息 - 2015年9月加息。
由這一連串市場預期和聯儲局發佈的訊息去看,兩者非常吻合。我看不到任何延遲加息的訊息,反而不停將加息日期提前。
希債危機的情況就更加戲劇性,2014年年中開始,希債危機像是告一段落,市場憧憬希臘在2014年12月脫離紓困計劃,回復正常經濟。希債拍賣結果理想,息口下降,歐元匯價上升,歐元區前景一片光明。可是,這2014年下半年,希臘經濟不停惡化,國債相對GDP比率上升至1.8倍,失業率還是26%,希臘經濟開始陷入衰退,根本上沒有能力依期償還國債。2015年1月開始,希債危機又爆出來,越演越烈。可是,政府官員和傳媒一次又一次發放虛假消息,過去半年,希債危機最少「化解」了10次。投資者被騙10次,第11次還是被騙。
我和很多人傾談過希債危機,他們一致認為投資者無需理會希債危機,因為它會無限期拖下去。香港的投資者不停地鑽研兩融新規定、人行放水降準、中港基金互通。因為他們也確定,而且絕對確定,希債不會爆煲,會無限期拖下去。請各位看看希臘的情況,銀行已經擠提,歐洲央行兩星期提高三次希臘的緊急流通性援助金額上限。銀行擠提,希臘經濟還可以這樣無限期拖下去嗎?
今次希債危機證明,大鱷只要推高大市就可以在危機即將爆發的時候,營造良好市場氣氛,吸引散戶入局。只要大市上升,老散甚麼真話都聽不入耳。次按風暴時是這樣,散戶中招。中招之後,投資心態仍然沒有絲毫改變。希債危機和聯儲局加息有機會一齊發作,大鱷極有可能一邊推高債息,一邊搞糧食價格危機,令到各國央行不能加息,也不能減息。形勢凶險,老散應該避險,但是,大鱷推高股市,老散的危機感就煙消雲散,趕著入市搶平貨。老散連懸崖在那裡都看不見,就在大霧之中向前衝。

楊衞隆 希債的殘酷現實 2015年06月23日

2015年6月23日,希臘與國際債權人就償還紓困貸款問題展開臨急抱佛腳高瘋會議,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令全宇宙股市爆升的希臘大刁必然出現,瘋狂入市。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榮科(Jean-Claude Juncker)舉行瘋會前警告,「還未有」 向希臘發放貸款的大刁。
即使榮科主席發出警告,全世界老散都看見解決希債危機的曙光,港股和歐美股市一齊急升,一眾財演大力唱好。雅虎財經轉載The Fiscal Times的評論《Why the E.U. Will Cut a Deal With Greece This Week為何歐盟會在本周與希臘達成交易》。
http://finance.yahoo.com/ne…/why-e-u-cut-deal-093000080.html
這則評論不是討論歐盟會不會和希臘達成交易,而是認定歐盟和希臘已經在下星期達成協議,只是討論為甚麼他們已經在下星期達成協議。
當財演掩著良心大合唱歐盟希臘大刁的時候,楊某要將事實說出來。事實永遠是殘酷,法律上,歐盟和希臘無法在月底前達成大刁。極其量,歐洲央行再提高緊急流通性援助金額上限,讓希臘的銀行可以在擠提之下,撐多幾天。
德國國會一定要在希臘國會通過經濟改革政策之後才會批准任何援助希臘的交易。現在距離希臘的紓困計劃完結日期6月30日只有一星期時間,不夠時間讓德國國會完成正常的國會議事程序。
各位細心想一想希臘提出的新方案,如果你不知道內容,那是正常,因為除了談判的人之外,沒有人知道內容。希臘國會要通過談判內容,內容必然公開。那就是說,即使新方案得到歐盟接受,希臘國會要先通過方案,再由德國國會通過,大刁才能生效。到時,希債可能事過情遷多時。

青心直說 胡孟青 長建再戰70元 2015年06月23日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公用味較濃的基建股對普羅投資者的吸引力,自不可跟題材股、概念股同日而語,惟投資不是只爭朝夕的較勁,路遙知馬力,尤其在風雨飄搖動盪不安的日子,公用類股份就成為投資組合的定海神針。
長江基建(1038)作為香港最大的上市基建公司,雖被籠統地歸類為公用股,卻屬於業務多元化、且在地域上極分散的企業,基建屬於資本投入大、回本期長的業務,投資遠見、專業經營管理與財務監控能力缺一不可。

估值吸引 訴訟和解利好
長江基建持有電能實業(006)38.87%權益。電能的能源投資項目包括發電及輸配電、可再生能源、轉廢為能及配氣業務。
透過港燈電力投資持有香港電燈33.37%權益,為港島區及南丫島的唯一供電商,為區內逾56萬名的客戶提供電力。貢獻集團盈利比重達54%的英國投資組合強大,業務遍及配氣、配電、食水供應與污水處理,發電範疇及交通基建。
至於佔集團盈利比重8%的澳洲,長建早已是當地的最大海外基建投資者之一,從事包括配電、配氣及可再生能源輸電業務,投組合包括南澳洲省主要配電商SA Power Networks、配電服務供應商CitiPower和Powercor、可再生能源輸電業務的Transmission Operations Australia、當地最大天然氣配氣商之一Australian Gas Networks Limited及於當地上市的公用基建集團Spark Infrastructure。
長建上周五發出了公告,表示與Australian Tax Office因澳洲配電業務的稅務爭議已達成和解,集團毋須繳付任何罰款。這宗持續已久的稅務爭議,達成和解涉及不足4億港元,較外間最初估計金額的20億元為低,足以證明長建在澳洲的經營紀錄獲認同。
長建股價已早於大市自70元關前調整了逾一成,配合澳洲訴訟和解的利好消息以及潛在更多鳳凰無寶不落的潛在併購,以集團只有18.3%的負債率、12%的股東回報及現價1.08倍的市賬率來看,從價值投資出發,股價要再戰70元是常識吧!

曾淵滄專欄 A股復市港股造勢 2015年06月23日

昨文提到上周五滬綜指大跌6.42%的同時,滬股通的額度突然大幅減少,北上的金額達78億元,很明顯是外資大戶在撈底,撈A股的底。昨日A股端午節休市,今日重開,外資大戶撈底行動能否在今日馬上即食糊,很快就會知道,但趁着昨日A股休息,外資大戶昨日午後突然將恒指一口氣推高320點,回到27000之上,很明顯這也是為今日A股復市打氣,若A股今日能大幅反彈,就很成功地證明他們不但能主宰香港的H股,也有能力玩A股。
恒指昨日如何升320點?原來幾乎全靠H股發力,恒指成份股中,升幅最大十隻股有八隻是H股或紅籌股,本地股只有友邦(1299)及國泰(293),以推高H股來為A股打氣。

AH股差價概念炒不得
過去我多次說不要炒AH股差價的概念,理由是H股是H股,不能低價買入H股然後變成A股高價賣掉,但估值低的藍籌H股是可以考慮持有的,我也有不少,我堅信價值投資的理念絕對不高追,只會買估值低的優質股,這包括本地股及內地股。
7月1日內地與香港兩地基金互認正式開始,近日股市調整,故不少人忘記了這利好消息,近日不妨多留意有關新聞。在宣佈基金互認初期,不少評論都說內地股市升勢如此強,內地股民不會有興趣香港的基金,但看看上周A股大調整,相信不少中國大媽也開始考慮把部份資金用來買港股票基金,包括H股、紅籌股基金,對不熟悉的市場買持有一籃子股票的基金,總是安全一些。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北水左右大局 2015年06月23日

  內地無市,加上之前A股出現小股災,市場普遍預期低開,結果個市又無啲人想像咁差,開市無耐就回升,下午愈升愈多。對於港股突然有靚仔表現,陸羽仁就以平常心去睇。

  內地無市,港股向好,下晝仲愈升愈多。我覺得港股造好有兩個原因,一個係內地無市,市場唔使理A股住,指數繼續彈吓先囉,下晝輪到希臘債務出現曙光,歐洲股市開市急彈,港股升幅跟住擴大,收市升成三百幾點,照咁睇港股本身可能本來係彈番百零點,趁住歐債危機紓緩贈興再升多兩百點。

  港匯再度轉強

  不過,如果睇埋成交,個市埋單唔係一千億,顯示大陸無市,加上呢排北水唔係咁多落嚟炒作,令港股都唔係咁壯旺,所以指數彈得多,暫時唔可以當係市底好番晒。

  再睇埋隻港交所(388),只係升0.4元,升幅落後大市,都係個市未似大好的跡象。港交所跑輸大市,多少同大摩發表報告,將港交所(388)剔出該行「亞太最佳名單」(Best Ideas List)有關。

  大摩重申對港交所「增持」投資評級(按未來12個基礎),料中港兩地股市增加互聯互通,將可推動大市成交額增加,未來潛在催化劑包括大型機構投資者參與、證券衍生工具、MSCI指數或納入A股等因素,但短期而言催化劑有限,料夏季市場交投仍會呆滯(Summer lull),即係話大摩保持外資偏淡論調,估計短期個市仲唔會好旺。要留意係港匯進一步轉強,唔知係咪有水流入,若然再有北水流入,咁大摩就未必一定啱啦。

  除了改變港交所評價,大摩最新的「亞太最佳名單」有7隻股份,在本港上市有新奧能源(2688)。

  喺內地休市,港股唱獨腳戲下,恒生指數收造27080點,升320點;國企指數收報13383點,升197點,成交由上周五的1406億元,大幅縮至906億元,今日A股復市,睇吓交投會唔會多番嘞。由於中資股唔算活躍,昨日升市主要由友邦(1299)加隻騰訊(700)帶動,兩股合力為恒指進貢101點。中車(1766)入股中國置業投資(736),中國置業估計全年虧損幅度大減,可惜股價仍急跌,全日大跌24%,成為表現最差港股;中車則升0.2元或1.72%,收11.8元。

  中國置業跌得甘外,另一隻急瀉得來有故講嘅係香港電視(1137),佢收報2.45元,急跌7%。佢逆市回落,市場解釋係主席王維基上周突然表示,電視無得做,尤其經過立法會事件,對電視業務發展感到渺茫。王維基咁講,可能同港視手頭庫存劇集所剩無幾有關。

  港視小股東要戴頭盔

  既然可播劇集有限,公司一係再擲資源拍片,一係就減產甚至停產,但拍劇喺網播要維持收視證明唔易,搵錢仲更加難,王維基唔想再燒錢,自然就要畀市場有心理預期。香港電視由賣固網搞電視開始,陸羽仁都係傾向睇淡,建議小股東有機會收錢最好都係收咗錢先,到?家都仲係維持呢個睇法,可惜就係?家離場,已經收少好多。呢個故事說明,投資係一條孤獨道路,千萬不可以頭腦發熱,尤其有些塘邊鶴拍晒手叫你去馬,話你英明神武,咁就要加倍小心,特別係做小股東,威又無得威,有疑問點解唔先去戴頭盔?

  呢排好多新股爭上市,可惜令捧場客失望者多,例外係上周五掛牌高收16%的百信藥業(574)昨日狂飆55%,升幅是港股最勁,比招股價1.22元,高出80%,真係唔聲唔聲,嚇你一驚。

C觀點 施永青 為何放棄在美上市地位 2015年06月23日

近期,多間原先在美國上市的內地公司都有意用私有化的方式放棄在美國的上市地位,目的應是返回內地的A股市場上市。其中易居、奇虎360、世紀互聯與人人網等已開始行動。
他們以高過公布前逾20%的溢價,向小股東回購股份,希望盡快達至在美落架的目的,一次過清理掉對美國小股東的責任。
這樣的決定,涉及的資金由幾十億至過百億美金,究竟是甚麼力量令這些公司不約而同地在這段時間作出這種決定。
這批公司大都屬互聯網概念股,現時在內地很吃香。股民相信,這類公司會得到國家的政策傾斜,連稅局對他們也會手鬆一些。
再者,自從智能手機在內地普及化之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與移動互聯網結合的速度非常快。中國在IT應用方面的能力已比西方進步,導致有互聯網概念的生意不但可以予人無限幻想,而且實際上也能迅速地擴佔市場,盈利前景十分樂觀。
這種情況導致在中美兩地上市的公司PE差別很大。在中國放寬貨幣政策之前,一般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PE比在中國上市的公司高,但自從中國一再減息與降準後,中國的股市狂升,現時在中國上市的公司,PE已遠比美國為高。在美國上市的公司,PE只有十多二十倍;但在中國可達五十倍,以至過百倍;對有互聯網概念的公司來說,就更加如是。
這可不只是一項統計數字那麼簡單,它會影響公司利用社會資源的能力。一間PE高的公司,代表股民看好它的前景,願意出更多的錢去買它的股票。因此,當這間公司要在市場集資的時候,就會受到股民捧場,可以用更高的股價集到更多的資金。手上資金充足的公司,就可以有條件逆市擴張,佔領更多的市場。相反,資金不足的公司就不容易應付對手的消耗戰,弄得不好,就會被人淘汰。
在這種情況下,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已受到在中國上市的本地公司極大的競爭壓力。以同樣是做地產代理的易居與世聯行為例,易居在美國上市,市值只有9.5億美元,約60億人民幣;但在中國上市的世聯,市值卻有316億人民幣,相差高達五倍。
易居的管理層有一個強烈的感覺,美國的股民不識貨,不懂得欣賞他們公司的價值所在,因而令他們在競爭上處於一個極其不利的位置。他們必須設法改變這種處境,方法就是從美國小股東身上回購股份,放棄在美國的上市地位,然後把公司拿到中國上市,因為中國的股民更加懂得欣賞他們,更願意付錢給他們做生意。
先在美國私有化,再返回中國上市,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不但花費數以億計,還要冒上很多風險,但形勢逼人,不得不作這樣的選擇。

巴士的報 盧永雄 To be, or not to be 2015年06月22日

泛民飯盒會召集人、公民黨議員梁家傑上周三在政改辯論上發言說,「莎士比亞名劇《王子復仇記》,有句膾炙人口的話,『To be, or not to be』,何文匯博士譯做「忍辱偷生,還是一死了之?今次政改,同樣面對一個『To be, or not to be』局面。」

梁大狀以此支持他們對政改投反對票的「not to be」立場。6日之後,公民黨另一個創黨成員湯家驊也選擇了「not to be」,脫離了公民黨。

莎劇中的主人翁哈姆雷特王子面對著生存和死亡的抉擇,這是一個二元的選擇,to be 或者not to be,生存抑或毁滅,必須二擇其一,快意恩仇,沒有灰色。這是戲劇,不一定是人生。

泛民在今次政改一開始就選上一條他們認定是白色的路,乾乾淨淨,不沾點灰,最適合政治潔癖者選擇。民主黨在2010年和阿爺就政改達成妥協方案,後來在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受到激進泛民的狙擊,甚至有人覺得是阿爺收買了激進泛民去打擊民主黨(只是猜測並無根據)。所以今次政改泛民大黨如民主黨和公民黨很早就聲言不會妥協,就是打著自己小算盤,深怕一和阿爺講掂數,又會跌入被狙擊的困局。心中在計數,口說得漂亮,亮出「not to be」的大旗,綑綁在一起。

可惜成功的政治往往是灰色的,例如1972年中美破冰,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問中國見毛澤東; 1978年中共領袖鄧小平要走上市場化的道路; 甚至於90年代基本法起草時,寫下行政長官最終由普選產生,在《中英聯合聲明》本無此規定; 這一切一切,都是多重妥協的成果。

梁大狀這種「To be, or not to be」的二元思維,毫不妥協,如作為漂亮口號,宣傳吹水,本無不可; 但若信以為真,奉行不昧,這個政黨、以至泛民主派的道路,必定會愈走愈窄,泛民團體,勢必愈搞愈碎。

公民黨奉行毫不妥協的原則,行著黨內少數派不認同的道路,少數派就會選擇和政黨同樣的手法,亦無需妥協,就分裂出去。你「not to be」,我也「not to be」。公民黨人如此,民主黨人亦可如此。溫和派可以出逃,激進派也可以出走,那樣就黨不成黨了。

湯大狀脫黨,可能馬上有人抹黑他,說阿爺指使他如此。但觀乎湯大狀的行徑,又真是看不出他是受誰指派,特別是辭去立法會議員職位,觸發一次補選,更非阿爺所願。試想11月本有區議員選舉,多一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更增變數。而且湯大狀若辭職之後又少一個溫和人物在立法會內,弄不好更選出一個激進派入局,更非阿爺所願。

湯大狀所選的道路,中途退黨退選,交棒給公民黨後輩,似是想留美名的安排,讓公民黨人難以批評。但若期望湯大狀做第三道路的領袖,他卻連立法會議員也不是,就很難擔當這個角色了。人人隨心所欲,政治版圖,勢將愈割愈細了。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勝向敗中求 黃國英 A股適可而止 2015年06月22日

牛市調整又快又勁是十分正常,累積升幅大,一旦回落,低位持貨者願意獲利了結,短炒高追又會被迫斬倉,所以容易造成漩渦效應。即使強如Facebook,當日大升過程中,亦有兩三次回調兩成左右的調整,最終依然是迭創新高。

可是對於此刻的A股而言,感覺上卻是泡沫爆破,一去無回頭。大家心知肚明,中國股票基本因素根本充滿瑕疵,之前大成交買上,只不過是政策推動,一班又一班投機者接力入場,動機完全源於一個貪字,無人會相信基本面轉好,前途一片光明。一旦找不到愈來愈蠢的接棒者,股價便無以為繼,急跌之後,從此一沉不振是大有可能。

這個A股升浪中,也有過幾次急速調整,但今次走勢是危險得多。之前幾次急跌後,高速回穩,故穩定了軍心,今次卻是逐漸愈跌愈有,人心惶惶,而且水位高了,成交再大了,即是股票的風險增加,街外又蟹貨重重,難以反攻。表面上短線跌得急,可是假設未見過高位的話,以3個月前的標準而言,目前的水平絕對算是相當高,不是特別大平賣。不要忘記,A股是人類歷史上最大孖展倉的股市,斬倉壓力大,不能低估風險。

自己當然有份輸,過去兩個月靠A股增加組合回報,「出得行,遲早要還」,在泡沫中操作,最後一個浪要輸,是天經地義,市場頂部永遠是事後才知道,不會在高位抽身而退。

目前工作是不能盲目博反彈,繼續增加在A股市場的風險,愈買愈多的話,隨時淪落到由贏變輸。當全部股票一齊跌,可能有去蕪存菁機會,自己目前只對兩隻A股會有信念,第一是平保A(601318),跌得比H股快,而且比H股平,第二是上海機場(600009),是滬港通以來第一隻因外資買得太多,要曾暫停滬股通交易的A股,證明外資睇得最好,目前水位比外資買爆倉時只是高一成,不算太多。自己可能會忍痛斬其他A股持倉,集中在這兩隻便算。

能冷靜對待今次A股調整是因一向對A股持倉量設限制,不致重傷,而且近期在其他地方的投資有些貢獻,歐股反彈,美股接近創新高,早前趁市場去槓桿化趁低吸納的長江和記實業(001)亦終開始回。分散投資令回報下降,特別是限制參與在泡沫膨脹期市場的額度,卻是防止陣腳大亂最好方法。中國股票絕大部分是有動力無價值,側重作為重心,賭博成分太重,心理壓力太大,故宜有限度參與。即使今次未必是已爆煲,風險也肯定愈來愈大。

(基金持有Facebook、上海機場、平保A及長和)

青心直說 胡孟青 股東利益至上 2015年06月22日

港交所(388)近期動作多多,首先是在上周四批准了明年推出停板機制及重推收市競價時段的計劃。港式停板制是暫緩機制,主要運作是當股份股價於5分鐘內升或跌10%,將為市場提供5分鐘的冷靜期,每日上限觸發兩次,上下午交易時段各一次;相關機制只適用於81隻恒指及H股指數成份股,由於機制不會辣着市場上一眾輪流有大戶興風作浪的熱炒股,相信應不會遇上太多反對聲音。

同股不同權議題陷阱
有停板制為成份股控制風險之餘,港交所亦為投資投機者推出了無論升市、跌市、波動市、牛皮市均可大派用場、運用槓桿原理捕捉升跌機會與對沖價格風險、享受較低交易成本均可參與市場的機會,最新機會來自新增的三個股票期權類別,且將於今天開始買賣,分別為新華保險(1336)、恒生H股ETF(2828)及中信証券(6030)。
而端午節假期港交所宣佈不同投票權架構(即同股不同權)概念的諮詢結果,市場支援修訂《上市規則》來接納同股不同權,為進行第二階段諮詢,港交所將於未來下半年向市場發佈建議草案。好明顯,因去年港交所規則不接納同股不同權,阿里巴巴唯有遠走美國。阿里與港交所當然會認為,推行同股不同權與否,是影響香港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諮詢結果反映,市場總體贊成推行新架構,惟同時認為同股不同權架構應具特定適用範圍,例如僅限於特定類別公司及新IPO。由於不少同業的業務重心都集中在大中華地區,同類公司以香港作為第一或第二上市其實是順理成章。前年證監會遲遲不就阿里以合夥人制度上市開綠燈,擬來港上市的主席馬雲當時曾邊按捺不住邊扮不稀罕,開腔談及事件,兼且在微博上強調「不在乎在哪上市」,只在乎上市地是否支持合夥人制,被陰謀論懷疑是刻意製造輿論向監管機構施壓。
在同股不同權議題上,大部份論者都似乎墮進了一個自掘的陷阱中,把問題聚焦於股權架構,最佳例子,貴為第一代老牌藍籌百年老店的太古集團,份屬同股不同權機制的鼻祖,從沒有被市場與股東非議,為甚麼?公司致力維護股東利益同時,發揮良好企業管治精神,成功賺得市場信任。投資者對阿里有同樣的信心嗎?

曾淵滄專欄 外資搶貨宣示主權 2015年06月22日

6月5日滬綜指衝破5000,但同日恒指則大跌291點;6月18、19日,滬綜指兩日跌489點,累跌近10%,的確驚人,但恒指卻一日微跌、一日出微升,兩天計還是升,而上周五恒指更一度完全不理滬綜指的狂跌而自行狂升,更曾升上27000。
滬港背馳情況已到了令人非常吃驚地步,同一家企業可以A股升H股跌,也可以A股跌H股升,很明顯這是外資大戶在香港爭主場地位的結果,外資大戶要讓香港散戶知道,H股的升跌依然是他們在控制,不必理會A股是升是跌。

洪水橋商業區意義大
上周五最值留意的是當日滬綜指狂跌6.42%時,滬股通的額度竟然只剩52億元,這是滬港通以來的首次,當日有78億元資金乘A股大跌而北上撈底,78億元當然是微不足道,也沒有能力改變當日A股跌勢,但78億元北上的最重要訊息是說明外資大戶對A股後市的看法。
梁振英上台後,特區政府推出兩個大型的開發區計劃,一是新界東北古洞區,另一是剛推出進入第三階段公眾諮詢的洪水橋開發藍圖,這藍圖詳細列出洪水橋土地規劃,最大特色是除了建3萬個公屋、居屋再加3萬個私宅外,還打算將洪水橋打造成區域經濟中心,辦公樓、酒店、零售的總樓面面積高達200萬平方米,等於中環甲級寫字樓面積的總和,洪水橋就在天水圍旁邊,昔日天水圍被稱為悲情城市,是因為屬純住宅區,缺就業機會,結果居住了大量領取綜援的失業人士,洪水橋的商業區正好可解決新界西北的就業問題。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A股弱H股強日子快到 2015年06月22日

  上周五出現一個A股小股災,上證綜指跳崖式插水,暴跌6.4%,收4478點,即係一周內從高位5178點直插700點,高位回調13.5%,不少內地股民出現「滿倉踏空」之痛。

  市場人士總結四大利淡因素,導致A股高位殺跌。首先,新股加速發行,特別是大股上市的抽血效應更加明顯。我上周講過上星期大量內地新股上市,估計凍資6萬億,個市就易跌難升;其次,監管機構嚴查「場外配資」入市,內地正式孖展借貸叫「融資」,場外孖展叫「配資」,可以借大到本金3、5倍甚至10倍去炒股。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內地場外配資資金規模起碼有5000億,阿爺出招查場外配資,是這一輪內地股市大調整的元兇。

  嚴查配資 跌市元兇

  第三,隨着半年結快到,企業結算和銀行繳款等需求將在6月30日集中爆發,資金將會變得緊張,令入市者有戒心;最後,今年來內地股市升幅巨大,特別是創業板指最高漲幅達170%,泡沫味漸濃,上證綜指在3月再升穿3400點後,一直沒像樣的回調,今輪殺跌係久違了的調整,殺跌正正是釋放前期巨大漲幅累積風險的過程。

  我話成件事係內地個市升得太急太快,阿爺要令佢合理回調。今年1月內地股市升到3400點左右,阿爺見個市升得咁癲,出招查證券行,搞到內地個市急回,之後股民大鬧政府,話政府干預股市。3月後內地股市連番急升,阿爺沒有再明顯出手,無人大力操控,內地個市就見好不收,一路向上,一直沒有像樣調整,4月尾和5月尾的兩次回調,分別只跌360點和330點,回調10%也不夠,每次調整三幾日又再急升破頂。大市由2月低位3075點,急抽到6月中高位5178點,短短四個多月升了68%,雖然我都係內地股市睇好派,都覺得咁短時間咁大升幅,並不健康。

  阿爺想股市升,但係亦唔想股市癲,見內地股市大升特升時,即使唔出明招約束,都出暗招,例如放大量新股上市集資,增加供應,吸乾水源。又查非法孖展,煞停場外配資。搞得幾搞,個市就力盡下插。

  A股回調 撈底莫急

  咁未來內地A股走勢又會點?我擔心今次會有較長調整,唔係好似過去跌一兩日就調整完。由於過去A股跌一兩日就升,今趟一跌有好多人去撈底。上周五香港比平日用多好多「滬港通」北向買股,另外滬深300指數上周五跌6%,但在港上市的滬深300指數基金如標智滬深300基金(2827)只跌4.9%,安碩滬深300基金(2846)只跌4.4%,跌幅比指數低,都見到有本地資金睇好內地股市撈底買貨,但要小心內地股市今趟無咁快調整完,太快去撈可能要捱價。

  內地方正證券話,隨着市場持續調整,賺錢效應進一步減弱,蝕錢效應進一步增加,將導致市場供需失衡狀況加劇,上證綜指30日平均線可能難以起到有效支撐,此次市場的調整幅度和時間跨度,可能超過這一輪上升行情以來的數次調整。方正證券建議嚴格控制倉位,控風險,持倉較高者逢高堅決減持高價高估值股票。

  健康調整 還可下探

  根據彭博數字,上證綜指在5000點以上的高位時,市盈率(PE)已有近25倍,雖然相距2007年高峰近50倍仍遠,不過深成指數的PE已高達54倍,超越2007年的高度,逼近09年逾60倍高位,深圳創業板PE更高達123倍的歷史最高水平,所以出現深度調整並不為過。若然你揸住成手深圳創業板的貴價股,家遇上大市初跌,當然係應該減倉而唔係撈底啦。

  睇上證綜指,即使唔係以去年起步位2400點計,而係以今年2月的低位3075點計,升到6月中高位5178點,升咗2103點,家4478點,只係回調咗升幅的33%,回調幅度一啲都唔多。若然回調升幅的50%,也要回到4126點,我覺得較有機會是出現這種深度的調整(按高位回調20%計,也可以回到4142點)。

  若然回調升幅的67%,就要回到3768點,雖然機會較細,但亦不可不防。內地股市即使只係健康調整,唔係爆泡,都還有下探的水位,未來先要看近6月底半年結內地上海銀行同業拆息進一步扯高時,守唔守到4100點呢個位。

  中港兩地 深度價差

  內地A股唔掂,卻唔代表香港H股好差。正好相反,我估未來有一段日子會世界輪流轉,出現A股弱H股強的狀況,雖然不至於內地跌香港升,但香港不一定會跟內地跌,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聯儲局加息和香港否決政改的負面消息已釋放消化,第二是中港兩地股價價差好大。

  價差問題值得關注。我早一個星期已經講過,部份內地基金在上證綜指5000點樓上沽貨走資到港股,因為他們覺得內地股票貴、香港股票便宜。深圳市摩銀投資董事長李偉斌就估計,這次的A股回落幅度將很大,時間有點長,後市將維持一個大箱型整理,從A股流出的資金很有可能進入宇宙估值最低的港股市場進行炒作套利。

  形容港股為「宇宙估值最低」都相當趣。李偉斌話,「白菜價的金蝶軟件、中國軟件國際等等僅僅是A股市場同類公司股價的十分之一,配合中央政府奪取港股定價權的戰略,也算是愛國之舉了。」

  炒股講到咁政治化,陸羽仁唔係好識,不過佢講到兩地股價差距,卻值得注意。金蝶(268)上周五跌2.7%,收5.09元,市盈率53倍﹔中國軟件(354)上周五跌4.5%,收4.71元,市盈率35倍。

  以在內地上市的同業巨頭用友網絡(600588)為例,佢去年盈利市盈率是116倍,由於用友是市值762億人民幣的大型軟件服務商股,在內地市盈率已較低,中小型股市盈率更高。好似147億港元的金蝶和96億港元的中國軟件呢類中型公司,在內地百幾二百倍市盈率唔出奇,所以話香港上市軟件公司股價只是內地十分之一或者有點誇張,但係只有內地同類公司股價二分一至四分一就一啲都唔出奇。

  講開又講,金蝶和中國軟件本身質素唔錯,只係早前跟內地升得好急,有啲貴。佢哋都屬於強股,在跌浪中回調幅度唔算深,不排除未來仲可以跌多少少。

  金蝶中軟 內地睇好

  有人問我跌市買乜好,我就話低吸強股,唔好低吸弱股,有啲弱股跌到散晒,好明顯大戶的炒作資金走清,變成散戶自己同自己玩,蟹貨好多,即使大市過一頭半個月調整完再向上,大戶炒作資金都未必會再炒那些弱股,因為它們段段有蟹貨,比較難炒,一炒上去,又有好多人出貨,資金都會避開這些股份。宜放棄弱股,留意強股回調狀況,分段候低吸納。

C觀點 施永青 歷史交鋒 兒戲結果 2015年06月22日

雖大部分人都預見政改方案會在立法會被否決,但由於建制派到最後一刻還在堅持「一定要得」,所以大家仍十分關注投票的結果,看看是不是有泛民議員會在最後的一刻「轉軚」。沒有人會想到,這場歷史性的交鋒,竟以沒有人能預見的、極其兒戲的方式結局。
建制派的議員竟在主席按鐘後(需五分鐘之內表決)要求休會。主席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因為他們提出的時間已經太遲。但建制派議員仍堅持要休會,他們企圖以集體離場的方式,令表決時法定人數不足,那他們就可以達到休會一樣的目的。
可惜,他們之間的默契不足,離場的議員不足半數,結果投票依然進行,令投票的結果變成8比28,反對通過的一派以絕大比數獲勝。這簡直是陰溝裏翻船,令人懷疑事有蹺蹊。
建制派提出休會的目的,是要等劉皇發到場才投票(原先預計投票的時間會晚一點,誰知發言的議員少,投票提前舉行,而劉皇發則因為健康問題沒有全程留在會場);但即使等到劉皇發到場,也達不到三分之二的絕大多數。現在卻變成因小失大。
本來沒有劉皇發,支持通過的議員仍有40個;即使未夠三分之二,但亦可有40票贊成,只有28票反對,聲勢上依然可以佔上風。現在弄成這樣子,北京一定感到羞家。
有陰謀論者認為,這種現象反映中共內部有權力鬥爭,反對習近平的力量可能刻意想做些事情要習近平難看,並想展示一下他們在香港的影響力。
我認為這種說法不成立,反習的力量不可能影響三十多位議員一起行動;他們最多只能搞些小動作。習近平還在當權,有名有姓的建制派議員一定不會公開地表明自己願意配合反習力量行動。
不過,今次陰差陽錯造成的結果,似乎未令北京震怒,怪責建制派成員失策的語氣不重。原因是北京可能本身就想在議案被否決後,為香港的政治爭拗降溫,而今次的反高潮正好發揮了這種作用。
因為,如果投票的結果是40票贊成28票反對,建制派一定會以為形勢大好,應該乘勝追擊。而真正的情況是:建制派並未能夠在輿論上佔優勢;在爭取民眾支持的能力上明顯技不如人。有跡象顯示:在理念上不認同政改方案的人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北京可能不想在意識形態的問題上與泛民糾纏,而是想把力量放在做實事上,先把經濟與民生搞上去。
另一方面,今次能夠令泛民在立法會內大勝,多少會起一定的麻痹作用。泛民或許會在政制問題上暫停炒作。因為到這刻,還是想政改方案通過的人比不想它通過的人多。這是泛民的痛點,泛民可能在下意識之中不想去挑起這個議題。而且再搞也不見得會有具體的結果。希望在下一階段,香港人能多幹點實事。

投資就是生活 周顯 快樂因何而? 2015年06月19日

作為《理財密碼》的作者,我一直以來的研究項目之一,就是財富和人類的快樂指數,兩者之間的相關系數,簡單點說,擁有金錢財富,能不能令人活得更快樂呢?

這其中有名的研究,就是南加州大學的Richard Easterlin的著名研究,稱為「Easterlin Paradox」:收入高的人比較快樂,但是富裕國家的人民卻並不比貧窮國家的人民更加快樂。另一方面,人類的財富和賺錢能力代代累積,所以這一代比上一代更富有,下一代也將會比我們的這一代更加富有,但是,我們這一代並不比上一代更加快樂,上一代也並不比上上一代更快樂。

所以,Richard Easterlin得出來的結論是:「high incomes do correlate with happiness, but long term, increased income doesn't correlate with increased happiness。」也因此,很多人也據此來推論出:金錢並不能令人更加快樂。


香港算是一個富裕社會,但很多香港人卻不快樂。

我覺得,以上的人都很笨,因為他們研究來研究去,說來說去,都說不出國民快樂的真正原理。

構成人類快樂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當然是基因:有的人硬是天生笑嘻嘻的,有的人卻總是患上抑鬱,怎樣也開心不太久。不消說的,人生的體驗也會令人喜怒哀樂,中六合彩會開心,確診絕症會令人苦惱,這也是基本的人性。還有,後天的因素,如個人的修行,信奉宗教等等,都可以有效的增長人的快樂。但若然撇開這些基本的因素不談,最令人快樂的,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甚麼是「自我感覺良好」呢?

就是活得比你好:一個富人走出街外,看見芸芸眾生,盡皆比自己窮,油然產生了一種自豪感,這種自豪感,便能夠構成了人類的快樂。所以,前述的在一個社會中,高收入的人比較快樂,正是因為這份自豪感。

至於富裕國家的人民並不比貧窮國家的人民更快樂,我們也不比上一代更加快樂,正是因為快樂是來自互相比較的自我感覺良好,當兩者沒有比較的地方時,那就不會誰比誰更快樂可言。不過我也可以告訴大家,當一個富國的人民去窮國旅行時,往往也生出了一份高高在上的超然之心,香港人去非洲是這樣想,美國的低下階層來香港旅遊,去蘭桂坊玩港女時,也會這樣想。

如果從這方面去看,快樂就是來自at the expense of別人的不快樂,所以我在講股票時,常常說出一句至理明言:「別人贏錢自己沒份,比輸錢更難受。」皆因你的快樂,是來自你的相對財富,當別人贏錢而你沒份,你的絕對財富雖然並沒有短少一分半毫,但你的相對財富卻的確是減少了,因此,你覺得心裏不爽,也是必然的。或者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人人輸錢而自己沒份,雖然自己並沒有贏錢,但也應該覺得開心,因為你的相對財富是增加了。

以上的分析,說來不道德,但卻是事實。生物學告訴我們,人類繁殖的資源是有限的,別人之得肯定是你之失,因為這也會減少了你繁殖後代的機會。我們只是照着生物的本能行事而已。

廣告一則:我的《炒股密碼》最新版出版了,希望各位讀者多多購買捧場。


品中資 羅國森 聯想控股(03396)會有更多聯想! 2015年06月19日

  《品中資》如果大家認為,從事電腦和智能手機生產和銷售的聯想集團(00992)始終
未能給你很大「聯想」空間的話,她的母公司聯想控股(03396)肯定可以給投資者更大的
「聯想」空間了。
  正在招股的聯想控股,業務模式頗為獨特,投資界概括地將她定位為投資控股公司,但她既
有戰略投資,即是除了金錢投入之外,也提供其他增值服務,尤其是透過聯想品牌去支持那些企
業的發展,故稱為實業投資;也有財務投資,即是只投入資金,以扶持初創的企業,這部分投資
由旗下的創投基金負責。
 
*六大戰略投資板塊*
 
  聯想控股這種業務模式與她其中一位基礎投資者復星集團(00656)較為接近,復星也
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但她主要透過投資內地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以賺取利潤。但我認為,聯
想控股的業務模式是更全面和更有深度的。
  聯想控股最成功和最廣為人知的投資,當然是聯想集團了。事實上,在2000年之前,聯
想控股只投資於聯想集團。但集團創辦人柳傳志感到,如果長期依賴個人電腦業務會有危機,因
此,從2001年起,便開始多元化的投資。
  現時,聯想控股已經形成六大戰略投資板塊,包括:IT、金融服務、現代服務業、農業與
食品、房地產、化工與能源材料。而這六個板塊的投資,正好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IT和房地
產業務已經發展成熟;金融服務是正在發力的板塊(集中於中小企的貸款),有望成為未來的利
潤來源;現代服務業是從2009年才開始布局(著眼於中國人富起來時的新需求,例如租車和
口腔護理等等);而農業和食品業務則是近3年才開始布局打造,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是處於投入
期;至於化工和能源材料業務,未來則有很大「聯想」空間。
 
*擁有全面的風險創投架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財務投資這一環,聯想控股擁有十分全面的創投基金架構。公司通過天使
投資、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這三個級別的投資,入股一些初創企業,然後再篩選出有潛力的
企業進行戰略投資。前三者分別由旗下的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負責;聯想控股自己則
負責戰略投資。
  聯想的創辦人柳傳志形容,這是一種屬於投資╱實業並舉、互相轉化的業務模式,也就是所
謂的「雙輪驅動」,是聯想非常巧妙的一種業務模式。實業加投資共同推動聯想在不同行業布局
中不斷培育孵化出成功的中國企業,並從中獲得巨大的投資回報。
  說到這裏,大家可能以為,聯想控股最成功的實業投資就只有聯想集團;但其實,聯想控股
過去幾年已經成功打造出幾家行業領導者,其中一家已經在港上市,那就是中國最大的租車公司
神州租車(以車隊規模計)(00699)、中國口腔醫療服務連鎖行業排名第一的拜博口腔(
以網點數量計)以及中國高端水果行業的龍頭企業佳沃等等。
 
*聯想控股不是散戶那杯茶*
 
  聯想控股今次的招股,在散戶層面似乎不算太熱衷,至少我的經紀也不像早前廣發證券
(01776)華泰證券(06886)招股時,主動向我推介孖展認購。但其實,在機構投資
者的層面,聯想控股仍然能夠吸引很多星級的「大戶」捧場,當中包括平安保險(02318)
、中國人壽富蘭克林、中信股份(00267),以及新鴻基地產(00016)前主席郭炳湘
和新世界集團的鄭裕彤捧場。
  對於聯想控股,還有很多值得品評的地方,但如果大家認同聯想控股的業務模式和過往的
「威水史」,確實值得認購她的新股,但今日已經是最後截止的日期。至於聯想控股的其他品評
,下次再續。



巴士的報 盧永雄 絕代雙豬 2015年06月19日

立法會議決政改方案時建制派鬧出「蝦碌」離場事件,泛民當然大感高興,因為事件令到社會注意力,完全轉移到建制派的投票上面。很多泛民議員還興高彩烈地表示,這是歷史上最低支持票的政改方案,亦有評論用「唔怕狼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來諷刺建制派。

建制派的確犯錯,但泛民卻不值得開心。建制派在投票戰術上,做出了豬一樣的行為,而泛民在推進香港民主的戰略上,同樣犯上豬一樣的錯誤。今次人大提出了在「8.31」框架下的政改方案,被泛民力批為「假普選」。但有趣的是,中央一向力批的外國勢力,例如美國、英國及歐盟,卻猛叫泛民「袋住先」。據悉中央在評估這次政改的投票時,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不知道美英政府對泛民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如果影響力足夠大的話,應該可以勒到五個泛民議員投票支持政改方案。現實表明美英政府對泛民的影響力,未足以指使泛民議員作「死士」,去支持政改方案。

回頭細想,為什麼美、英這些力推香港搞民主抗衡中國的國家,會這樣支持「袋住先」方案?如果說英國為了要與中國做生意,所以支持「袋住先」,但美國絕對不用討好中國,而支持政改方案。很明顯,她們是知道政改案雖然在提名權上有限制,但候選人最終要由500萬香港人投票選出,一旦有了這個投票程序,香港民主便推向一個新里程。無論誰人去選特首,也不能夠忤逆民意,香港民主馬上開始出現質變。中央打出這張民主牌雖然有缺陷,仍然非常「著數」,著數到美英政府都要幫手叫泛民收貨。

各個泛民政黨打著小算盤,不想背黑鑊,否決了這個令民主起動的政改方案,他們看不到中央為求穩定要放出重要的選舉權,變成有好牌也不識上,在戰略上一樣是豬。香港政壇有兩隻絕代雙豬,才會搞出政改落幕的悲劇。

現時有許多人憂心政改否決後,會為香港帶來什麼影響。建制派投票出事固然要哭,但泛民也不應該笑,因為現時完全看不到他們有什麼方法,可以逼使中央重啟「五部曲」,推進香港民主。所以政改方案否決的第一個影響,是香港發展民主的進程,完全窒礙了。中央在未來5年、甚至10年內,也不一定有意願重啟政改。

第二、香港局面將會更爛。特首 CY今日宣布把經濟民生議題提前放到立法會財委會內,泛民也表示歡迎。這好比激烈戰鬥後的暫時停火局面,短期有點改善,長遠恐怕又會發作。泛民一直聲言,會用拉布及激烈的街頭抗議,逼使政府重啟政改,這也可以搞得很爛。但經此一役,中央和泛民在政改上和解不成,阿爺不會讓步,將會對泛民更加強硬,豎起銅牆鐵壁,雙方愈走愈遠。

第三、更大的隱憂是不知道中央將會如何看待香港。香港政改出現這種爛局,將會令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更失信心。有人擔心中央見到政改方案只有8票支持,會否雷霆震怒。我覺得主要問題反而是中央很可能會全面重新檢視對香港的看法,在中國大棋盤上,把香港放到什麼地位上。當深圳做很多事情都做得比香港好的時候,在阿爺的棋局中,我們的角色恐怕會愈來愈小。

曹仁超 五大利空致A股几近崩盘 2015年06月19日

  今日沪深指数及创业板指全线大幅低开,随后稍稍有所反弹后便再度陷入久久的阴跌之中,沪指盘中一度大跌近5%,深成指同样一度暴跌近5%,而创业板指今日表现似乎稍稍强于主板,盘中大跌近5%后便遭到快速拉升至跌幅不足2%,整体跌幅也逊于主板,但随后再度陷于跌势之中。
  从盘面来看,今日除了一字涨停的次新股以及一字涨停的重组股外,热点依然十分的匮乏,仅有央企国资改革概念股岳阳林纸以及前期超跌的次新股金雷风电强势拉升至涨停。此外,临近收盘,有近千只个股跌停。
  消息面上主要有四大利空消息:第一,随着年度中期的到来,企业结算和银行缴款等需求将集中爆发。第二,监管层严禁场外配资入市,而不完全统计这配资资金规模达5千亿。第三,继上周证监会出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以及沪深交易所发布《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 后,《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规范》也在酝酿中。第四,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2015年度第二季度的政策新闻发布会上,综合司司长王允贵表示,经国务院批准,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第五,通过每周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可以发现近期政策重心发生了明显的转向,正在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体现在6月10日的常务会议内容中只字未提宽松货币政策,而通篇在强调积极财政政策。
  总体来看,上述五大利空并不是简单的短期的利空,而是一个较为持续的过程,其中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以及年度中期资金回笼银行这两大利空将在月底左右爆发,目前只是心理预期,而查配资与整治两融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A股的影响有相当长时间的持续性,因此节后有望迎来更加恐怖的暴跌,跌幅或不输于节前这周的大跌,大跌或将持续到月底。待利空逐渐消除后有望出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