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北角ETF 談談牛熊證 2015年02月25日

買賣牛熊證普遍的玩法是炒所謂的即日鮮,甚至是一天內出入數次,賺取一兩個價位,好處是賺得快、刺激,壞處是成本高、回報低,要求的能力是眼明手快、專注力強、冷靜、心理質素好、能長期看著股巿的人,要求的平台則是低佣金及能快速反應的戶口。我自問不是這類人,一來我是窮人,每次交易不過十萬的話,賺的錢很可能比最低工資還少,我也不敢每次交易過十萬,十萬元我可是要存很久才有的,牛熊證一下子可能會升跌一兩成也不出奇,一下子沒了一兩萬我可是吃不消的。第二是我怕麻煩,我用中銀做交易,每次買賣手續費也不少,成本低的話,賺來也不夠交手續費,另外又要開很多個圖表,我比較笨手笨腳,容易緊張和手忙腳亂,不輸死才怪。但即使我身手敏捷,也不太建議這樣玩,因為賺十次可能也不及輸一次。再加上我認為鼓勵人玩即日鮮的人,應該都是劵商的朋友,他們恨不得你秒秒鐘都在買賣。

坊間有多人說牛熊證是賭博,長玩必輸,還說跟大戶對賭怎可能贏之類,我認為要看看如何賭法。首先我認同這是賭博的,也不否定莊定必贏這說法,因為只要做好對沖,交易費已夠他們賺,但我的心態是不要想著自己跟大戶對賭,而是賭賭自己的運氣和眼光。例如我買入A50 ETF的牛熊證,大戶再有本事,也比較難控制內地A股巿場,他雖有能力控制A50的升跌,但也有一定的限制,總不會內地上證升2%,A50 ETF還在大跌吧。因此,我認為即使大戶做巿,大部份時間都是順勢而為的,巿場在買升的時候,除非做低可以帶來更多利潤,否則他勉強做低,根本是吃力不討好。因此我認為大戶可以控制短期波幅,但大方向就依然要看巿場反應。

另外,我是把牛熊證看做短炒股票,例如我短線看好安碩A50,現價是12.54,如正股想賺1萬元的話,可買入1萬股,成本12萬5千4,之後等13.54塊賣掉,看錯則11.54元止蝕,蝕1萬。同樣地,用牛證的話可以買入1隻收回價在11.54左右的牛證,最接近這收回價的有一隻瑞信A50牛證,11.56收回,行駛價11.26,現價0.131,(因有點溢價,理論價應該在0.128,但暫且不理),如正股13.54塊賣掉的話,理論價應該在0.228,不計算溢價的話,差價是0.097,假設買入10萬股,成本是13100,賺9700,假如看錯被打靶,則蝕13100。假如我是有錢人,我不會買牛熊證,我會直接買入正股,或努力學習期權,但可惜我是窮人,假如我把錢全買正股,便會失去買其他東西的機會。從這裡也看到,莊家根本不用跟你對賭,他只要在你買入牛證時,他也買入相對數量的正股做對沖便可以,你賺了,他也賺來還你,你蝕了給他,他也沽出正股止蝕,因此,他全無風險,主要還是賺點差價和手續費,但集少成多,回報仍非常可觀。唯一的風險是趕不及買正股做對沖,像上月長實和黃合併,那時候他才會蝕。另一風險是他真的在跟散戶對賭,但我不認為他要冒這樣的險。當然這只是例子,實際上莊家應該是買入期權之類的東西而不是買正股,成本低而且同樣效果,但那個太複雜,我也不懂,就不提了。

此外,短炒股票的策略是止蝕不止賺,牛熊證的收回機制正好可以代我止蝕,沒時間值損失也可提供一段時間做到不止賺,這方面窩輪便比較難以做到。同時,短炒最忌諱就是短炒變長楂,牛熊證的到期日則保證不可能長楂。最後是一般散戶都不會玩沽空,要買跌的話最方便就是用熊證。此外經常有人說買牛熊不如買期權、期指,說比較公平,但一來成本高,二來我怕煩,不想另開戶口,三來我笨,學不會,四來如果不借貸的話,牛熊證最多只會一無所有,而不會負債的,但期權和期指本質上就是借貸買貨,不是專業全職炒的話,弄不好是會破產的,因此風險是不一樣的。

又來閒談一下,記得曾淵滄教授提過,要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他說他自己沒有猜測股巿短線走勢的能力,我覺得他只是謙虛和謹慎,可能是不想說短線走勢根本不可能長期猜中,以免開罪人。我自問也沒炒短線的能力,不過我有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心態,不試試又怎知道呢?因此,我也在上年最後一季時開始買賣牛熊證,抱著的心態是學習,而方法如上所述,放棄即日鮮,博大升或大跌才買。這半年內買賣共25次,目前手上持有五隻證,五隻不計手續費帳面上全部虧本,當中一隻A50牛近乎打靶,最近才慢慢回升。詳細經過和賺蝕請看其他文章。

今天我看了看陸羽仁先生的舊文章,當中提到不少老散自以為自己有什麼另類感覺可以猜中股巿,這是最危險的,因而發現自己可能處於危險之中不而自知。近來好像比較靠感覺去買賣股票和牛熊證,而又剛好命中,只是沒錢賺,沒錢賺可能是一種幸運也說不定,因為這不會讓我太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可以靠感覺去賺錢。感覺實在是很奇妙的東西,我認為是受你看了什麼東西所影響,所以不應只看單邊,要多看不同的意見,或不斷地想想兩邊的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