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楊衞隆 美麗的誤會- 量寬財富效應 2015年05月04日

前文《量寬與工資的關係》說到實行量寬的英國和美國都出現實質工資下調,沒有實行量寬的德國出現實質工資上升。
為甚麼量寬會令到實質工資下降?
這個問題令到很多經濟學家頭痛,因為這件事否定了量寬財富效應。量寬產生的財富效應是央行向經濟體系注入一美元就會產生數十美元的經濟活動,帶動資產、物價、工資、通脹和GDP上升。日本、英國和美國的量寬卻沒有產生應有的財富效應,通脹沒有預期那樣上升,實質工資反而下跌。
到了現在,不少經濟學家都不想談論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肯定沒有答案。情況就像生物學家不想談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所有實行量寬的地區,包括香港在內,勞動市場的情況大同小異: 失業率相當低,工資沒有增長,反而下降。這是很難明白的事情,因為實質工資與失業率成反比,失業率下跌,工資應該上升。量寬環境之下,失業率和實質工資一齊下跌。
實質工資與失業率成反比是自由市場經濟之下的應有情況。量寬環境之下,資金主導經濟,不是正常的自由市場經濟。
量寬的得益者不是小企業或者財力有限的公司,而是大銀行和大企業。大銀行和大企業可以用負利率借到錢,小企業卻舉債困難,即是利率雖低,但是借貸無門。對於小企業來說,量寬反而增加舖租等開支,因為量寬的低息環境推高舖價,帶動舖租和空置率上升。小企業只能縮減皮費,不增加工資。量寬拖長了,實質工資下降。對於大企業來說,借貸容易,高層薪酬可以大幅度增加,但是,沒有理由增加低層工人的工資。實體經濟之中,大部份人替小企業工作。小企業工人工資沒有上升,大企業沒有必要增加低層工人的工資。
量寬是大吃小的天下,任何小本經營的人都無法立足。所以,餐廳變成以連鎖店為主,個體戶一個一個地消失。舖租貴的旺區最先出現大吃小。跟著下來是大業主經營的商場。個體戶被迫到偏遠地區苟延殘喘。這樣的情況在美國和日本也有出現,和香港相比,香港的情況嚴重一點而已。
連鎖店的工資比個體戶的工資低得多,請想想麥記和大記的工資有多少,就會明白我的意思。當連鎖店擴張,個體戶減少,實質工資也會下降。香港調高最低工資就是要用行政手法迫使大企業提高低層工人的工資。換句話說,政府明白到市場上的工資太低。用行政手段提高低層工人的工資會產生更多社會問題,最低工資工作機會減少,企業經營會更加困難。香港的失業率不會因為調高最低工資而大幅度上升,但是會令到經濟問題更難解決。
要推高實質工資,最好的方法是加息。這是有點令人難以明白,事實確實如此。利率正常化可以令到實質工資上升,增加勞動人口。說到底,回到自由市場經濟,經濟才會正常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