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C觀點 施永青 雖能保七 前景仍難樂觀 2015年07月17日

第二季中國的經濟增長成功地保住了7%水平,比市場原先估計的6.9%略高,主要是因為固定資產投資與消費零售方面有較佳的表現。這應該與採用了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關。不過,減息降準總有限度,且很快會產生其他副作用,故只能用於一時救急,並非長遠之計。

以股市為例,在低息降準與融資融券的誘導下,上半年內地股市的確一度升到令人意想不到,為市場帶來了不少樂觀的情緒;但由於缺乏業績增長作支持,股價自然位高勢危,六月尾已大幅回落,至七月初更演變成股災,累到中央不得不暴力救市。現時股價雖已回穩,但市場信心卻未能完全恢復。因此,第三季的內需,可以因為股價回落而失去財富效應的支持。消費零售方面的表現,可能會比第二季失色。

據我所接觸,今次股災不但蒸發了很多小股民的財富,還連累了不少企業打錯算盤,沒法輕易再在資本市場集資,以解決原先的資金緊絀的問題。很多原先計劃推行的發展計劃,現在不得不叫停,所以我擔心,第三季的保七會比第二季困難。

除了要借助股市之外,第二季的經濟增長還得借助於樓市,否則固定資產的投資不可能仍有11.4%的增長。然而,自股市回落後,內地的房地產市場亦出現了明顯的調整;二手市場的交投量少了近三分之一,價位亦開始回落,投資者轉趨謹慎。

自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產一直擔任著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的角色。唯現在二三綫城市供應普遍過剩,很多開發商的投資都因而被套住。現時不但找不到買家,連減租去找個租客也不容易。在這個情況下,開發商怎願意繼續在二三綫城市買地作新的建設。我自己屬下的建築設計部門,工作量已少了一半。我認識的一些建築設計事務所,也有類似的情況;有些處境比我們更惡劣,已開始裁員減薪。

現時,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綫城市外,地方政府已沒法維持過去一樣的賣地收入,財政問題嚴重,可能要靠借貸度日。在這種情況下,中央不得不採取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半年還得繼續低息降準。

此外,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還相當依賴對基礎建設的投資;但現在高鐵、機場、碼頭、電廠、船塢等都已建了不少,再投就會造成浪費。希望今年能設法把這些過剩的產能應用在一路一帶上,多少可以為國家帶來一些另類增值。

今後,中國的經濟要維持高增長,很難再依靠房地產與基建,而出口亦受制於世界經濟放緩;動力不足的問題可謂十分嚴重。相對其他先進國家而言,中國在服務業,包括金融業、醫療業、娛樂業、環保業等方面,應還有較多的空間。唯這些行業的發展,對法制與政府的管治能力都有較高的需求,得看中國的深化改革能否真正取得成效。   因版面調動,專欄《讀書樂》延至周一刊登,敬希垂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