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口中的「神科」,不外乎是讀醫、讀law(法律)或者GBus(環球商業),而讀醫更是神科中的神科。這個選擇亦不難理解,這是贏梗的選擇,只要你捱到畢業,一定可以獲得高薪,是普通大學畢業生3倍以上的人工。
讀法律還要睇你能否拿到乙一級以上的榮譽畢業,若拿不到這個成績,一般都入不到city firm大行,只能入本地律師行,做律師的前途有局限。至於讀GBus,不少人志願是入美國投資銀行,同樣是並無保證,都是要讀到好好成績才有機會。結論是讀醫是一個穩陣而高人工的選擇,又可以話實踐治病救人的理想,所以高中尖子選讀醫科,十分理性。
香港學生最高志願讀醫,可能一百年前也是如此,這亦和香港當時作為殖民地有關。數年前我做一份和大學資助有關的公職,接觸到一些歷史材料,才發現如今中學生升讀大學的模式,竟然和大學一百前的設計有關。
香港第一所香港大學的前身,是香港西醫學院(國父孫中山曾入讀),在未有本地大學之前,殖民地政府要培養本地最優秀的學生做醫生,源於當時本地對醫療的需求。1912年香港大學創校,當時的港督盧吉認為,中國人社會不適宜接觸西方的人文價值(怕殖民地子民受共產主義影響),港大就模仿英國利物浦大學的制度,重理工科而輕人文科目,只設三個學院即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
試想直至有新高考之前,近百年以來,香港的中學的分科設計皆一成不變,分文科、理科,理科分生物組和數學組,叻學生主要選理科,讀生物組以考入港大醫學院為目標,讀數學組以考入港大工程學院為目標。這個選科導向,原來有過百年歷史,而且和殖民地相關。但長此下來,沒有改變。
問題是現代的社會,和一百年前改變了這麼多,最精英的學生大部份走去讀醫(或文科去讀法律),是否一種過時觀念?
這件事讓我想起印度,全世界最難考的大學不是美國的哈佛大學或麻省理工(MIT)學院,竟然是印度理工學院(IIT),IIT每年錄取的名額僅有5000人,但報考人數都高達30萬人,錄取率只有1.7%,比哈佛的錄取率9.1%和麻省理工的12.5%低得多。印度最好的學生去讀IT,所以印度的班加羅爾成為印度矽谷,科技工業至強。
你可能會問,香港叻學生去讀IT沒有用,因為香港的IT工業不發達。以印度IIT為例,每年畢業時節,美國科技巨頭如Google、蘋果和Facebook就去IIT請人,用3至4萬元起薪去那裏請人做電腦工程師,讀電腦讀得叻,在全世界打工都得,搵錢比做醫生更多,因為世界變了。
香港有點一成不變,當尖子多數只是想讀醫的時候,我們話搞創新科技,不是政府搞一個局,說說就可以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