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散戶,以下是我輸錢的十大原因:
1) 沒知識
所謂先求知,再投資,別說世界經濟、行業走勢,當年我連什麼是PE、PB、派息比率等等……我全部都不懂就去買股票了。當然,有知識也不代表能賺到錢,但我敢肯定,沒知識一定不能賺到錢。學海無涯,已退休的曹仁超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說過,他現在仍然在學習新知識,大家應該向他老人家學習學習。
2) 沒主見
很多時聽見財演推介或大行報告後,我便忍不住要看看所推介的股價走勢圖,覺得有水位便立即入巿,之後當然是中伏身亡居多。幸運的坐一年半載,不幸的一坐「冇回頭」。
3) 沒計劃
有時不知從哪裡突然看到某隻股票很吸引,便會立即下注,很少想及不升反跌的話怎辦?這是長線、中線、還是短線?注碼多少才合適?要設止賺止蝕嗎?什麼情況下要走?什麼情況下不走?有沒有其他更值得買的股票?留多點現金會更好嗎?我大多沒什麼計劃,頂多是覺得買錯就再坐一會好了。
4) 沒信心
因為沒知識,所以沒主見和沒計劃,這也就自然沒信心了。買入後不定盯著股價看,看見股票上升時,得意非凡,自命眼光獨到;下跌時後悔非常,不知再跌下去該怎麼辦?想想要不要打電話到創富坊創富熱線求助好呢?大家要弄清楚,這些理財熱線真正的作用,他們其實不是提供所謂的理財TIPS,而是提供心理輔導:「這股票有機會返回你的買入價的,你既然已經坐了這麼久了,不妨多坐一會吧」。
5) 沒耐性
每當股價等了老年,終於有所突破,快返回家鄉價,我便會急不待套現或換馬。幸運的話,通常會沉寂一段時間後再升,不幸的話,會賣出後立即狂升。對於這一方面,我總是「沒運氣」……
6) 沒勇氣
世界其實頗公平,有時幸運之神也會來探望我,讓我在低位時買到些值得一買的股票,可是我就是小氣地細細一注,賺的比率貌似很高,但是金額真的不值一哂,正宗的「捉到鹿不會脫角」。
7) 不認輸
手上帳面上賺的比蝕的多N倍,只抱著一天仍未放,一天仍未輸的心態,失去機會成本之餘,越坐越久,越買卻越多蝕本貨。
8) 不靈活
不靈活亦即是「死牛一面頸」,總想著「在那處跌倒,在那處起來」的心態,不會靈活變通,結果是不斷溝貨,越溝越淡,「打死唔信」很多時都敵不過「唔到你唔信」。
9) 不快樂
買入股票後總是緊張兮兮地不斷留意著股價,心情的起伏跟隨著股價的升跌,試問這樣「不健康」,又怎能冷靜分析呢。
10) 不努力
我總想著不勞而獲,結果自然一無所獲。其實不投機而努力工作,也可生活安穩,幸福快樂。
至於要贏錢,只要把輸錢的每一個原因的第一個字刪掉,或換成「有」還「要」就可以,還可以再多加神哥的兩句金句:贏了「不得意」,輸了「不灰心」。最後,慶幸自己還「沒輸死」(「還」這個字很重要),我相信除了因為我前世做了不少好事,而導至今生比較幸運之外,主要是因為我「沒膽量」也「沒錢」。今天人日,祝大家生日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