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楊衞隆 中金再生的黑幕 2015年02月27日

中金再生遭到證監會強制清盤,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香港上市公司被證監會運用法定權力將上市公司強制清盤。
證監會說中金再生的業務涉及「香港、澳門、內地及美國的極之複雜、精密和不誠實計劃」。
中金再生已被停牌超過兩年。2011年4月,瑞銀發表報告,指「原鋼產量不斷上升,令包括廢料在內的原材料需求創紀錄新高,2010年廢料鋼需求上升4.3%,但供應跌1%,因部件供應、國內採購增長高於進口,及國內生產毛利擴張,相信廢料回收商可持續受惠,認為中金再生穩健的執行能力提供上升空間,故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3元升至14.29元。」

2011年6月,IGM以約10元價格狂掃中金再生超過200萬股。
中金再生(773)29%股權獲中節能買入 成單一大股東
2013年1月25日,中金再生主席秦志威向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出售3.41億股銷售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29%,總購買價約34.09億港元。中國節能完成收購之後,成為中金再生的最大股東。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督及擁有的國有企業。中國節能成為中金再生最大股東等同中國將中金再生國有化。2013年1月27日中金再生公布央企入股的好消息,中金再生股價大升。3日之後,研究機構保華顧問Glaucus指中金再生帳目造假,中金再生即時停牌至到今日被強制清盤。
證監會指出,中金再生於2009年公開招股時已開始“造假”,誇大公司的財政狀況。
瑞銀及招商證券是中金再生保薦人。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賬目把關責任,完全依靠保薦人。保薦人不負責任,上市公司怎樣造假都可以。瑞銀和招商證券除了沒有做好把關工作,瑞銀還大力唱好中金再生,鼓勵投資者入市買資不抵債的股份。
中國政府就更加不知所謂,用中國平民百姓的血汗錢將資不抵債的企業收歸國有,支持股價大幅上升,股價由不足8元彈升至10元以上,吸引更多投資者入市盲搶中金再生。中金再生揭開了香港金融業的黑幕,如果不拆穿這個騙局,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拆穿這個黑幕,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只是受損。問題是,香港上市公司之中,有多少是中金再生,香港的金融機構之中,有多少是瑞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