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言論出位,就連CNBC等西方媒體都大字標題報道,普京直指「誰支持中東的民主運動,誰就要為伊斯蘭國(IS)在全球崛起負責。」普京話「中東並非得到民主的勝利,反而是得到暴力、貧窮、社會災難,沒有人再關心當地的人權,甚至生存權利。我忍不住要問那些強力推動此局面出現的力量,你知否你在做什麼?」他認為現時國際間對中東的政策,只會助長伊斯蘭國,令它不止佔據中東,並向全球擴散。
這個喜歡秀肌肉的俄國總統,今次訴諸理性,話中東革命後出現的權力真空,令包括伊斯蘭國在內的恐怖組織崛起。如今在敘利亞只有總統巴沙爾和庫爾德民兵還在和伊斯蘭戰鬥。普京建議國際社會支持巴沙爾政權,建議建立一個全球廣泛的國際反恐聯盟,類似二戰時歐洲建立的反法西斯主戰聯盟。
俄羅斯這隻北極熊向來不是西方媒體寵兒,他提出這個建議,亦被指想轉移注意,令西方解除俄羅斯因出兵烏克蘭所受的制裁。不過即使其動機如此可疑,西方媒體還是大篇幅報道普京的建議,因為他的逆耳之言,點出了問題所在。
而美國總統奧巴馬繼續大唱反調,話不能支持極權的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強調要打敗伊斯蘭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必須下台。
奧巴馬重彈舊調,不少西方評論者大搖其頭,好像英國《衛報》資深評論員積健士( Simon Jenkins)就話,今次西方要聽聽普京對敘利亞的建議,他認為所有人都知道,其實普京是對的,對敘利亞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法,不是堅持現有立場令屠殺永續下去,而是和敘利亞現有的巴沙爾政府合作,不再顧慮那些政策比較好看。
積健士話,西方國家生活在安全的世界當中,外交政策只是內政的延續,只是加點說教式的包裝,在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甚至烏克蘭應該怎樣做,被「怎樣好看一些」(what looks good)的思維壟斷了,而不是考慮「怎樣做可行」(what might work),擴音器比腦袋強大得多。言下之意是政客講話大聲,但不用腦袋。
普京本周初和奧巴馬舉行峰會後未對中東問題達成共識,但普京啋你都傻,馬上出手,拉了敘利亞、伊朗、伊拉克三個被伊斯蘭國威脅的國家,組成一個小型四國反恐聯盟,而俄羅斯說完就做,派戰機多次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據點。
美國有伊斯蘭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對手,她絕對不會和伊斯蘭國妥協,又不想放生出兵烏克蘭的普京,唯有和中國親善,以免三面楚歌。這就解釋了為何習大大訪美可以有較大的成果。中國算做有運,若四海風平浪靜,美國矛頭必定指向中國。
另外上面提到的「擴音機思維」亦發人深省,靠民望維持權力的政客,不去想問題有無解決,只求自己靚靚仔仔,有高民望支持,不理政策有無效果,特別外交政策死的人不是自己人,更是如此。如今美國的中東政策製造了大量難民,難民湧向歐洲,歐洲人要埋單,逼得他們也要面對現實。大家要帶眼識人,不要再上政客的當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