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國搞抗戰70週年閱兵,和搞亞投行那種經濟組織不同,英、法德對亞投行都唯恐執輸,明知美國反對也照樣參加。但到閱兵這種純政治活動,歐洲大國就拒不捧場,在十大經濟體中,唯有南韓一個國家,捧中國場,南韓總統朴槿惠不理美國反對,出席北京閱兵。當時已令世人覺得,南韓人這一著棋, 下得蠻大手筆。當然亦因為有北韓這個大敵存在,美國沒有選擇,一定要和南韓結成軍事同盟,也令南韓不用百分百跟足美國的指揮棒。
南韓5060萬人口,日本人口1.3億,南韓人口遠少於日本,但南韓經濟增長比日本快,連奧運金牌也比日本多。韓國人的民族性和拼搏精神,已超過日本,在外交上也是敢作敢為。
到美國和11個國家簽訂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自由貿易協議,將中國排斥在外,南韓同樣無玩這個遊戲。
有研究顯示,在TPP的影響下,到2025年,美國的GDP會增加0.4%,亞太經合組織國家增加0.5%,越南增加13.5%,而中國會跌0.3%,南韓減少0.12%。TPP對越南大大有利,美國有買好越南制衡中國之意。而韓國和中國一樣,不入TPP會有損失。
不過韓國不積極研究加入TPP,自有其微觀和宏觀的盤算。在微觀上,南韓加入TPP會沖淡它和美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好處,按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兩國從2016年開始相互取消汽車關稅,韓國車可以免稅入口美國,但若TPP生效後,韓國在汽車產業享受的雙邊自貿協議的效果將會消失於無形。另外韓國加入TPP後,卻要向日本開放農產市場,加入TPP的好處不多,負面效果一籮。
宏觀上,南韓正在買重中國,想和中國建立比美日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好讓韓國企業食盡中國的市場。南韓是世界十大經濟體中第一國和中國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雖然協議並未包協南韓最想加入的汽車業免關稅,但在其他類目,南韓對中國貿易已有飲頭啖湯的優勢。而目前中、日、韓三國也在傾自由貿易協定,有分析指日本最後也想三國自貿協議成事,因為日本和南韓的產業重複,任由中、韓落實兩國雙邊自由貿易協議,搞出全面的互免關稅安排,而日本和中國又沒有自由貿易協議,最後中國的市場只會一個又一個地被南韓搶掉。
中國經濟未來1年還在痛苦轉型之中,由投資和出口導向,轉做內需導向,並以服務業為主導。中國經濟如今在放慢中,國家負債又高,讓人有點擔心它會「硬著陸」。短期難估,但睇10年又如何,睇好中國還是睇淡?
30年前我大學畢業時,日本經濟全球最強,有同學進入日資企業打工,好像執到金一樣,但30年過後,那個同學的事業就如日本經濟一樣,載浮載沉,他也茫然若失。所以作20、30年的投資,選對大方向十分重要。
若然長線看淡中國經濟前景,無論投資還是就業,應該移離中國。不過以長線計,我是中國好友,認為以中國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最終會成功踏上轉型之路。我認為南韓人也很聰明,才會把絕大部份注碼,押在中國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