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11個亞太區國家達成TTP貿易協定, 這是國際貿易的一件大事,協議達成後,這12個國家之間的商品和 服務零關稅流通,對沒有入局的中國來講,其貿易肯定有打擊。
要明白這個TPP組織搞什麼鬼,要從名字講起,TPP全名是Th 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全稱「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由於個名長得可以,所以大家只叫它TPP就算。
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 令中國商品出口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稅大幅降低。但TPP是零關稅, 又比WTO厲害得多。而且TPP成員國之間的交易佔全球貿易量4 0%,所以TPP這個新貿易俱樂部成立,又將中國摒諸門外, 自然會對中國的外貿有影響。
說TPP是一個從一開始就針對中國的組織,並不為過。中國自20 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在外貿圈的影響力大增,在亞太經合組織, 也漸有主導地位。 中國原本想推動亞太經合組織形成一個龐大自由貿易區, 實施零關稅,但組織涉及成員國眾多,談判困難。 中國後就轉向一個個國家直接傾自由貿易協議,另外由於東盟10有 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又和東盟傾東盟10+1自貿協定。 還有是中日韓三國亦有傾三國自由貿易協定。
當中國到處傾自由貿易協定時,美國看在眼裏,不是味兒, 心想再搞下去,當中國和絕太部份亞太區國家簽署自由協定之日, 就是美國在區內失去影響力之時,所以就想另起爐灶, 另搞一檔自由貿易協定。
早在2005年5月28日,汶萊、智利、 紐西蘭及新加坡四國簽署協議,發起泛太平洋夥伴關係組織,這就是 TPP的前身,美國在2008年加入,借屍還魂, 發起組成一個有美洲和亞太區國家參與的組織, 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
美國一開始就想排斥中國,所以洽談TPP時沒有邀請中國參加。 而且在遊戲規則設限,要求TPP成員要貨幣自由兌換, 又要求國企私有化,這些要求中國都難以達成。 妙就妙在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死敵越南,他同樣貨幣不自由兌換, 國企主導經濟,卻在2008年加入談判,最後成為12個簽約國之 一。可見那些要求旨在防範中國萬一申請加入,有借口拒絕中國。
如今TPP協議達成,橫空出世,美國總統奧巴馬毫不諱言地話, 美國不允許中國等國家來書寫全球經濟的規則。
西方評論普遍認為,TPP標誌著美國和日本開始領導全球經濟規則 ,以對抗中國的經濟崛起。 中國被排除在這個體量巨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之外, 中國的貿易數額會大大減少,因為關稅成本等, 中國的商品價格已經不可能和TPP體系內的商品競爭了, 美國等進口大國,可能大幅減少從中國進口商品, 中國的貿易順差會大打折扣,外匯儲備會逐漸減少。
這些噩夢會否發生,主要看幾個因素。第一,TPP的12個成員國 已有8個和中國有自由貿易協定,會削弱影響。第二,TPP成員國 能否順利通過協定,由於要實現零關稅,對本土行業有大影響, 自然會大加反對,可能觸發重大對抗。第三,南韓、印度、 中國這些大國都不在TPP內,會削弱其威力。第四, 中國可以將亞投行發展成自由貿易組織,以作應對。第五, 這些重大貿易協定簽約後落實都要幾年時間,不能很快生效。
無論如何,中國面對的國際環境充滿挑戰,要大國崛起,並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