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巴士的報 盧永雄 基建超支無得醫 2015年05月15日

香港近期有關興建鐵路的新聞,負面消息頻傳,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高鐵,2010年立法會通過興建高鐵,當時的預算工程費為650億元,去年上升到850億元,近期有消息人士放風,工程費可能會高達900億元。另外,由於工程延誤,即使早前已將通車目標延後至2017年,仍然可能無法兌現。

香港的鐵路工程超支,惹起審計署的注意。然而,審計署也不是所有鐵路工程項目都有權調查。現時五條在建新鐵路,包括高鐵香港段、沙中線、西港島線、南港島線以及觀塘延線,由於前三條線是由政府通過立法會撥款興建的項目,審計署有權調查。

表面上鐵路工程不斷延誤,不斷超支,大量浪費納稅人公帑,的確值得追查,要深究政府的相關部門及港鐵公司,有沒有失職。不過,我與工程界人士談及鐵路超支問題,他們均認為,在現時的環境下,香港大型項目超支的情況,基本上是絕症,不能治癒,未來還會陸續發生。

據他們的說法,上屆特首曾蔭權在2005年開始執政,當時香港經濟比較差,曾蔭權推出十大基建,透過大興土木,催谷經濟。時移世易,現時香港經濟狀況很好,所有工程公司,都在大喊聘請建築工人甚為困難,甚至連監工也請不到。所以它們入標競投工程項目時,通常都會先行提高工程合約金額,以防最後因請不到工人,而導致「爆數超支」,承擔苦果。但即便如此,幾年過來,當年「預鬆」了的開支,到如今也可能只是剛剛夠數。香港缺乏工人的情況,有多嚴重。

目前,剛畢業的大學生,首份工作的月薪大約只有一萬元,而紮鐵工人月薪則有三萬三千元,從事「落石屎(混凝土)」的更高達三萬九千元。工資完全倒掛了,主要原因是建築工人極其緊缺。

在2005年的時候,經濟很差,樓市呆滯,沒有人動工起樓。若然基建工程可以馬上上馬,便可以適時提供職位給失業工人。可惜基建工程啟動需時,到工程正式啟動的時候,已時三、五年之後,經濟其後逐步好轉。到近年,經濟再改善,失業率本已急跌,加上政府要全力覓地起樓,建築工人需求大增,再加上十大基建全面上馬,變成了經濟正常需要的額外工程,試問工人何來?另外還未計澳門也大興土木,也挖走部份香港技術勞工,令情況如雪上加霜。

97年前興建新機場,整個機場島,基本上是一個封閉區。大部份的勞工,都從外地輸入,這些外地勞工,也不會離開機場範圍,解決了勞工不足的問題。如今政制逐步開放,工會勢力日大,輸入勞工已經變成政治禁忌,左中右工會均大力反對,無論是上屆的曾蔭權政府或者是現屆的梁振英政府,都視之為燙手山芋。港鐵在興建高鐵工程時,曾私下向政府力爭,希望可以輸入勞工,政府則冷待這個要求,叫港鐵自行解決勞工不足的問題,結果就變成絕症,誰也解決不了。

香港大型工程不斷超支和不斷延誤,其實是工程推展及經濟周期錯配的結果,再加上為政府礙於政治壓力,不敢輸入外勞,便令到狀況急速惡化。為政者必定縮骨,不敢和工會作對堅持輸入外勞。如今社會要作出抉擇,是否容許興建基建工程時大量輸人外勞,若拒絕輸人的話,樓價高企以及大型工程的不斷超支及延誤,已是無可避免的惡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