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泡沫無客觀標準
上周五當內地傳出限制兩融後,場外期指急挫,是可以理解的,皆因傘型信託涉及提供的股市相關融資規模,比券商本身提供的金額更多,基於近大半年內地是一個超級槓桿型牛市,突然要禁當然有影響。從好的一方面看,十萬億元計的傘形信託相關融資,其實等同早年的打包理財產品一樣,資金來源集百家大成,產品架構複雜,一旦股市稍有震盪,比之前理財產品爆煲的風險會更加大。
如何界定內地股市出現泡沫,實在是沒有客觀的標準;你用外國歷來20倍市盈率就出現風險訊號的話,內地歷史的泡沫區是60、70倍整體市盈率。內地目前眾多指數,市盈率介乎20至100倍,但用另一量度標準,整個市場要有七成股份市盈率有50倍以上,才稱得上真正泡沫。
中國需要股市上升,但中國同樣需要健康股市。觀乎中證監七點規範,最具殺傷力當然是嚴禁傘形信託相關股票融資,這點其實似曾相識,形同將銀行表外貸款,納入表內一樣,實在新意欠奉。將內地、本港股市連成一線的話,不難發現其實如同一場中美大戰,好淡角力,越見精采。A股大升外資無從插手,以內地為馬首是瞻資金突然湧港,外資如同被突襲,於是每逢下午兩三點過後突如其來造淡。
港股最精采之處不是指數表現,而是成交可以由七、八百億一舉衝上二千億元,中美好淡大戰,香港主場,自然會出現大撼大局面,二千億元只是起步,中證監限傘形信託,頂多當作中場休息而已,況且當中證監也為股市進行風險管理收傘大行動,早已無以為繼的外圍股市屬借勢插水,只要本月期指穩收27500點之上,冇有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