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升市最符合國情
消息或某項重大事件,製造了話題,而非由偶爾的股價表現去決定話題,毫無原因的升勢,寧願說一句:我不知道,硬要強加原因、堆砌理由的話,基本上是將升因不明的股份,變相升勢合理化。
內地股市有一段時間,為港股構成一定沖銷作用,過濾了本應是不利市況的因素。A股持續亢奮,由始至終不是由盈利預期帶動,而是靠資金、政策預期及槓桿。幸好中證監終於在上周五,就融資融券以違規為理由,限制三間券商在三個月內不得接收有關業務的新客戶。有趣的是三間被限制的券商,兩間早前以擴充融資融券業務為理由,宣佈大規模定向配售,而另一間則曾經高調呼籲,要盡快賣樓買股。印象中,早前內地媒體報道有關十二月的巡查,每間券商都幾乎全部過關及格,為甚麼現在又會突然違規?
我不相信內地已經展開打壓股市行動,健康而又有序的升市,仍然最符合目前的國情。但內地此時此刻出手,很大程度上是變相提醒股民睇路,某程度上亦代表內地當局預示,再任由股民瘋狂,後果難以預測。
由二零零八年展開超低利率,至今已有七個年頭。凡事總有盡頭的一日,似乎市場耐性已屆極限,要來一次大解決。全球央行仍然會實驗式不斷量寬,市場是相信的,但資產市場已經出現半信半疑情況。過去多年印錢不斷,解決不了經濟問題,更帶動不了健康通脹重臨,但至少資產市場通脹,令有話事權的市場持份者,仍可紙醉金迷。
現在醉醒了,或者短期內會有更多老實說話,更多忠言逆耳,將接最後火棒的人,減至最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