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經濟情況截然不同,最終走上同一條路。那並非偶然,更加不是中國經濟模仿日本經濟。中國的經濟崛起和日本一樣,以出口為主力,帶動經濟急速發展。中國和日本的政府結構一模一樣,政府裡面塞滿沒有經濟智慧的官員。經過一段長時間急速發展之後,出口型經濟就會停下來。原因非常簡單,賺到錢的人炒樓,推高樓價和租金,繼而推高生產成本。這時候,出口減弱,經濟發展轉為內需。到了內需飽和的時候,即是工資無法支持內需增加,政府介入,用大量基建繼續推動經濟發展。到了基建飽和時,政府員官只知繼續增加無用基建,不停炒樓,推動虛浮的經濟發展。
中國和日本一樣,大量無用基建出現的時候,正是樓價高至搖搖欲墜的時候。用財政赤字保住經濟發展和超高樓價是中國和日本的錯誤之處。日本經過25年的錯誤,拿著甩不掉的GDP兩倍半國債和成千上萬沒有經濟效益的基建及房地產項目,大和民族變成大鑊民族。
剛剛爆發的希債危機加強版是很好的教訓,當國債去到無法償還的時候,國家經濟就會崩潰。無論怎樣拯救,結局還是一樣,要冧的東西一定會冧。經濟是一盤死數,不行就是不行,怎樣做,仍然不行。希臘不能留在歐元區,無論三頭馬車怎樣做,不能就是不能。沒有人亦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將經濟上不可行的事情變成可行。
昨日希臘股市崩盤,跌幅曾經超過13%,是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3年期國債去到高於8厘,算是國債爆煲。希債危機已經蔓延到歐洲各地,亦波及全球新興國家。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金價一日之內彈升2%。
中國和日本一步一步走上希臘經濟模式,全球性經濟衰退再加上聯儲局要加息,出口型經濟體系會受到衝擊。中國和香港要大幅度壓低樓價才能避過金融浩劫,可是,無腦官員竟然以維持樓價穩定為目標。請看看,香港太古城500多呎單位突破千萬大關,完全脫離現實。要買那樣舊和細的單位,要月入五萬,而且要首期五百萬。聯儲局加息之後,月入五萬也要斷供。炒樓炒到細價格上頂,樓災必至。此乃經濟規律,沒有人能夠改變。香港人不知死活,1997年樓災,2003年再爆,2014年還會衰多一次,真是三邪襲港,衰足三次。香港以前是漁港,現在係愚港。
希債危機是日本經濟的結局,很快就會出現。國債去到無可維持水平,經濟必然崩潰,無論怎樣拯救,結局都是一樣。中國不引以為鑑,反而跟著日本和希臘的死路走下去。香港就跟著中國走,在這條死路上走。
樓價太高係經濟死路,同一條死路走三次,香港庸官真是沒有主子就不懂得做事的奴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