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出版的《東周刊》,標題是「滬港通即將開通,提防重演四月跌市」,真湊巧,原來九月三日之後,港股真的出現八連跌,恒生指數下跌一千二百點。
滬港通於四月十日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宣布,當時香港交易所與上海交易所預告大約需要用六個月的時間籌備。因此,理論上十月十日應該是滬港通正式開通的日子。可是,上星期市場上竟然傳出滬港通可能延期的消息,理由是一些技術問題仍未解決,滬港通有甚麼技術問題無法解決?香港交易所與上海交易所不是進行過數次演習,證明買賣交易系統沒問題,因此,所謂的技術問題相信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兩地制度不同所帶來的風險問題仍未釐清。
滬港交易時間有別
風險問題可以通過兩地有關機構的談判而解決,也可以由他去,不需解決,只需要在滬港通正式開通到通過投資教育教導投資者認識有關的風險。
滬港通的投資有甚麼風險?
第一項風險是買賣時間不同,香港與上海買賣交易的時間並不一樣,假日也不一樣,香港還有打風、暴雨停市的安排,在香港交易所停市期間,香港投資者也無法通過滬港通買賣在上海上市的A股,同時也不能直接到上海進行買賣,萬一手持的A股在香港停市時股價急跌,是無法止蝕的。當然,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香港上市的股也會面對同樣的問題,不過,不少內地投資者早已通過其他渠道在香港的證券行開了股票戶口,會繼續應用這個戶口交易,減低風險。
港人對A股認識不深
第二項風險是不少香港股民習慣於炒即日鮮,但是,上海交易所是不允許炒即日鮮的,今日買的股,要等到明日才能賣,因此必須量力而行,對經紀行而言,如果聽錯客戶的指示落盤落多了,也無法即日賣掉以修正,風險由經紀行負責。
第三項風險是兩地法則,稅制都不一樣,如何監管、如何徵稅,也的確是至今仍未拍案公布詳情。現在離滬港通正式開通理論上不足一個月時間,但兩地有關機構仍然在監管、徵稅事項未正式公布詳情,難怪市場會傳出滬港通延期的事。
此外,我們也面對着對A股認識不足的風險,長期以來,A股禁止外資、外人參與。因此,國際大行從未有研究A股的隊伍,滬港通開通在即,香港傳媒至今未出現大行對A股的研究報告,認識有限之下入場當然也是一項風險。
還有,如果香港市民每天買賣人民幣的限額不開放,散戶參與滬港通的能量也很有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