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有數隻海外企業在香港上市,其中有兩隻正是以中產階層為銷售對象的品牌,那是歐舒丹﹙0973﹚及新秀麗﹙1910﹚,記得當年這兩家品牌企業來香港上市時,管理層異口同聲地都說來香港上市目的,就是透過上市令更多中國人知道這個品牌,結果港交所﹙0388﹚也沒有讓這兩家企業失望,過去幾年,業績增長都不錯。
今次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展示中國驚人的財力,帶來巨額項目。其中中廣核集團投資英國核電廠,最為矚目。
另一家來自美國,但已在香港生根很久的,以中產為對象的品牌是友邦﹙1299﹚,今日的中國,不少中產階層都很有興趣來香港買人壽保險,當作分散風險的方法之一,相信友邦會因些得益。
普拉達﹙1913﹚是另一隻在香港上市的海外品牌,可惜PRADA的品牌太高檔,中產階層不一定買得起,成了習近平打貪腐的受害者,股價表現不理想。
國民中產化的另一個結果是對建康、環保的要求增加,五年前,中國環保股曾經熱炒過一時,但後來考慮到成本效益之後,環保的熱潮下降,當年的總理溫家寶曾經公開說,環保必須考慮到老百姓的負擔能力。是的,風電、太陽能發電是環保,但是成本高,若發電廠將成本全部轉嫁給老百姓,則老百姓的負擔自然很重,因此,五年前曾經熱炒過一陣的環保股後來全部由高位直插而下,調整幅度不輕,這場環保股的熊市持續了數年,近一兩年才重新回升。
相信隨著中產的崛起,付得起較高電費來換取乾淨環境的人口多了,因此,多隻風電股,太陽能電股在近一兩年開始收復失地,金風科技﹙2208﹚是其中一隻比較突出的風電股,信義光能﹙0968﹚則是太陽能股中,較受大行著重而強力推薦的股份。
除了風電、太陽能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清潔能源是核電,數年前,日本三一一核電災難,使到全世界中斷核電的發展,近年來才重新開始。去年中廣核﹙1816﹚也趁著這股氣氛而上市,習近平訪英,中廣核更上一層樓,打入英國市場,與英國、法國核電公司合作在英國建核電廠,英國本身是核電大國,技術成熟,能接受中廣核的合作建議,說明了中廣核的技術水平的確達到國際一流的等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