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青心直說 胡孟青 中國特色盈喜 2015年02月04日

近日很多中資股都發佈全年盈利預告,當中以盈喜佔多數。倒不明白的是,本應盈利預計增長五成或以上才為之盈喜。但為甚麼連預期盈利增長只得三四成左右的公司,都急不及待要發盈喜呢?

國壽橋唔怕舊
以二○一三年全年盈利為二百四十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國壽(2628)為例,去年一月底就曾發盈喜,謂由於投資收益改善,全年盈利增長1.2倍,表面上可喜可賀,而且是倍數增長至逾二百四十三億元,絕對配得上被稱為盈喜。惟由於此股同時在內地A股市場掛牌上市,按照內地規則,要公佈季度業績,遂只需要把前一年之全年盈利一百一十億元與首三季盈利二百三十六億元相比較,即知第四季盈利原來只有六億多,按季大倒退九成,全年盈利得以翻一番有多,只是low base effect而已。所謂投資收入理想,肯定不包括二○一三年第四季,因該季A股只是原地踏步,股價對所謂盈喜毫無反應。去年一月,股價單月跌幅更逾一成。
查實同一條橋在國壽身上已被重複使用,話說二○一三年之前只有連環盈警而罕見盈喜的國壽,也許是久旱逢甘露,當年暑假未完已罕有於七月發盈喜。可惜原來又係按年盈喜、按季盈警。橋唔怕舊,今年照抄可也,今次盈喜屬按年盈利增長30%,照理不足五成增長,不預告亦無相干。一旦發佈了盈喜,即時惹來我等諸事八卦之輩拿計數機算一算,按二○一三年全年盈利二百四十七億元計算,以增長三成推算,去年盈利應有三百二十一億元,惟當中二百七十五億元為首三季盈利,即單第四季只賺四十六億元。以第三季純利九十一億元計,第四季實質倒退近五成。
單看盈利,只可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內地當局是有誠意建立一個健康的股票市場,加快新股審批亦顯示當局希望盡量利用資本市場的平台,以增加融資渠道,為各路閒置資金提供投資選擇,更重要是平衡與分流銀行貸款作為資金源頭,避免風險過份集中。持續的升市與高槓桿,都是極不健康的現象。適時進行一些調節,實屬正常,市場亦不應該有如驚弓之鳥。當然,內地當局以往從未有處理過股市大量槓桿問題的經驗,如何有秩序地拆彈,而且不構成市場震盪。當局經驗有限,才是當前市場的最大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