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北角ETF 我的平均成本法 2014年12月5日

早前,我跟伴侶商量,決定以平均成本法購買ETF,笑言日後能用股息交付生活上的雜費,而這筆資金我也將它和北角ETF分開,希望能看看各自的回報如何。

在採取某一個方法進行投機活動前,我們都應該先看一看它的優點和缺點,盡量地減低風險、增加利潤。平均成本法的優點在於不用太用腦,因此它又名懶人理財術(我偷看維基,它是這樣說的)。它不用時時刻刻看著大巿的走勢,不用想來想去何時入巿,不用考慮每次投入的資金多少,只要一次性地選定目標(哪隻基金或股票)、買入時間的間隔、買入的金額,就可以立即行動。回報方面,因為使用多次定時買入,減低了單次高價買入的風險,在一個處於上升軌的資產,會有不錯的收益。另外,當缺少資金,未能單次買入大量時,以定期少量買入,能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

平均成本法缺點也不少,假設買入的股票處於長期的下降走勢,損失雖會比單次高價買入為低,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回報依然是負數。其次,它的手續費會比單次買入為高,所謂小數怕長計,假如每次購買的數量太少,手續費佔總額的比例太高的話,將會減少不少利潤。

對於平均成本法的第一個缺點,我們採取了兩個方法減低風險。第一,不要購買單一公司的股票,因此我選擇了指數股票基金(ETF);第二,是要買便宜的和處於上升軌的,本來我們打算選擇盈富基金(2800),但最終決定買南方A50(2822)。主要原因是十月份出現了佔中事件,個人看淡香港前景,另外還有滬港通等機制,看好中國未來前景。長遠來說,香港股巿一定跑輸中國股巿。而以歷史高位來說,中國股巿仍處於低位,覺得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並已出現見底回升,相信大家能在我之前的文章看到,我不斷推介A50 ETF。關於手續費的缺點,本人因為太窮,每月能買的數量太少,所以決定放棄月供,而是自制每季購買,認為這樣能比較有效地平衡手續費和時間之間的問題,當滾存數量比較大時,也無須擔心像一般月供基金時所需要收取的高昂手續費。

同時,我們定立了三條規則,第一條是每季買入2000股,第二條是每季第一天開巿前,以前一天收巿價限價買入,第三條是限價買入失敗的話,在接近收巿時以巿場價買入,如果有四條的話,就是嚴格遵守前面的三條。至於何時退場,則打算見步行步,當時仍未去想,只是大約地估計起碼買兩三年看看結果。

這計劃在9月商定,等待黃金周過去後,在10月9日開始正式實行。執行當日以9.19買入2000股南方A50,下次的購買日將會是來年的1月2日。現在過了近兩個月,南方A50昨日收報11.96,大升了超過三成,慢牛變狂牛,遠遠超乎預期。現在打算應該限額購買比較好,例如我設定購買的上限是20000元左右,當升上12元時,只買入1600股(幸好一手南方A50只需200股),這將會避免越貴買得越多,越平買得越少的損失。而上限20000元,則可能跟據工資比例的上升而上調,減低通脹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