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青心直說 胡孟青 穩健就是寬鬆 2015年03月04日

人民銀行再減息,但強調穩健貨幣政策不變,似乎是一句客套語。減息周期開始既已是鐵一般事實,貨幣政策又怎可能不是「寬鬆」呢?
雖然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跌穿1%,而反映上游通脹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亦連續三十五個月錄得負數,但似乎內地官方仍不認同,中國已出現通縮問題。譬如說,整體居民消費價格下跌,官方早前的定調是季節性因素及食品價格的影響,而上游通脹問題更當然是由國際商品價格所拖累。

通縮問題仍未定調
對內地來說,過往數十年的發展,中央最怕仍然是物價失控,既影響民生,之前有幾個情況更構成政治責任。反之通縮對內地而言,暫時既無經驗可言,在本質上,怕物價上升的大前提底下,稍為出現一點通縮壓力,反而更有利物價及其他市場改革。由此亦可判斷,內地當局不會因為通縮壓力而減息,皆因他們並沒有將物價持續低企的現象放在眼內。
但是,人行研究局局長陸磊率先多次提及通縮風險,意見頗為傾向西方的一套,認為通縮風險加快形成,有需要在貨幣政策上多着力應對。即使政治局及國務院未有為通縮問題定調,人行已經成功試了水溫及拋出問題所在。日前,中國證券報主頁的評論員文章加碼接力,認為通縮問題及所帶來的影響,將擴散至就業市場,有關日後內地通縮的討論,實在更值得留意。
人行在減息的問答解讀上,仍然隻字不提通縮,有可能是反映當局最高層次未有定調。但人行在減息協助資金成本下降同時,首次提及在消費物格持續回落及上游工業品出廠價處於負數之際,對實際利率構成推升作用,印象中人行從實際利率偏高的角度去支持減息,尚屬首次。而人行當局表明,當前物價升幅正處於歷史低位,為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空間,某程度上已走近西方寬鬆抗通縮之路了。
從任何角度去衡量,中國都需要多減幾次息,皆因實際利率仍然偏高。兩會行情聚焦柴靜概念,似乎市場未察覺,假如兩會期間若領導人下調今年GDP增長目標,甚至索性目標免提,隨時會成為外資short China的最佳理據,如此,昨天A股不給力,絕非無厘頭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