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安倍經濟學兩年,由2012年11月到現在,日圓匯價由1美元兌82日圓急跌至118日圓,貶值一半。但是,通脹率由-0.2%上升至3.2%,只上升了3個巴仙。
對於日本那樣的先進國來說,貨幣貶值與通脹的關係不是直接,不是貨幣貶值一半,通脹就要上升一倍。
以餐廳為例,不計算消費稅,食物成本只佔營業額約兩至三成,日圓貶值一半,推高食物材料價格不是一倍,因為很多材料來自日本,每100日圓營業額,只是增加10至15日圓。
貨幣貶值,工資和租金會上升,這是常識。可是,常識不適用於經濟學。過去兩年,日圓大幅度貶值一半,日本實質工資指數卻由84下跌至80.3。
餐廳的餐牌價格取決於客人的消費能力,如果消費力疲弱,餐廳會將貨就價,盡量減低價格,否則就要關門大吉。當餐廳將貨就價的時候,必然會壓低工資,減省租金,例如搬到租金便宜的地方繼續經營。工資下調,消費力疲弱,消費力疲弱令到工資下調........。這是沒完沒了的惡性循環,日本政府搞了二十多年,還是通縮。
今年愚人節,安倍提高消費稅,由5%升至8%,消費當然更加疲弱。老闆更加急於減省工資和租金,配合新的市場需要。簡單地說,用賤物鬥窮人。通脹上升,工資下跌,消費力減弱,經濟必然收縮。結局係,日本政府的政策本來要推高通脹,通脹只是上升了3%,過去半年,日本經濟卻收縮了8.7%。
有錢的日本人不想消費,原因是人口老化。無論日本政府如何放鬆銀根,如何維持超低利率,怎樣量寬,那些人仍然不會增加消費。
推高通脹即是推高價格,日本人總收入下跌,餐廳的總營業額肯定跟著下跌。即是說,價格上升,生意卻做少了。營業額沒有因為通脹上升而增加,反而下跌。
我早就說安倍經濟學行不通。我精心計算過,不會有錯,有錯一定係安倍搞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