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行業是周期性盛衰循環,有不少行業見頂後便可以衰20年,例如金礦由1980年至1999年,又如報業由1994年至今已22年。
2003年7月開始的「自由行」令本港街道「平價老店、茶餐廳」日漸消失,由金舖、名錶店、藥房取代,其中又以銅鑼灣、尖沙咀、旺角、沙田、元朗一帶為最。今年上半年銅鑼灣區已有三間藥房關門(證明李嘉誠去年出售25%屆臣氏藥房股份決定正確。)周大福近日宣布關閉兩家在銅鑼灣金舖。旺角一家藥房老闆更直言生意較2014年下跌八、九成,如今賺的錢連交租金亦不夠。金舖、化妝品店、藥房、名錶店也紛紛減租,6月份位於駱克道一家185平方米店舖租金由過去月租88萬港元減至55萬港元下跌40%,銅鑼灣羅素街舖租金下跌43%、尖沙咀廣東道下跌33%、中環皇后大道中下跌10%,不少街舖租金已重返2011年或2012年水平。金朝陽(878)以舖
租為主要收入,股價由2013年23.8元回落至今年7月11.78元下跌50.6%。
香港零售業由於沒有增值稅及關稅,大量內地客來港購買國際品牌。但2014年先後受到內地反腐風暴和香港「佔中」影響,再加上今年4月收緊「自由行」簽證,本港零售股雪上加霜。其實,本港零售股早在2011年起回落,例如景福(280)股價由2010年底2.5元回落至今年7月0.56元跌77.6%,周生生(116)股價由2011年底32.1元回落至今年14.42元跌55%,東方表行(398)由2011年底6.79元回落至今年7月1.15元跌83%,莎莎(178)由2013年9.31元回落到今年8月3.42元跌63.3%。甚至稻香(573)亦由2013年6.35元回落至2.7元跌57.5%,翠華(1314)由2013年底5.75元回落至今年7月1.92元跌66.6%,連「上市價」亦不保,證明「行業盛衰」較牛、熊市更重要。
投資要跑贏,必須看到未來新趨勢。例如1984年7月中英聯合聲明草簽時中國政府向港府提出「每年賣地50公頃」限制導致本港樓價大幅上升13年;1997年7月1日特區政府提出「八萬五房屋政策」導致樓價回落6年;2002年第三季「孫九招」帶來另一次長達13年的樓價上升期;2003年7月「自由行」帶來香港零售業近10年好景。
投資股票時,以下投資原則必須謹記:
一、由高價回落20%止蝕、由低價上升20%買入。
二、追隨趨勢,不要再用牛、熊市分析技巧去尋優質股。
三、不要心存「希望」,要相信「研究分析」。
四、不要嘗試捉住下跌中的刀。
五、「上升軌」一旦失守便不要再買入反而應沽出。
(節錄自信報月刊9月號)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