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蘋果日報 青心直說 胡孟青 當寬鬆變成常態 2015年01月14日

金融市場作為市場定價平台,最能反映市場資訊與判斷,升與跌毋須太過介懷。過去幾年,市場本身亦厭倦了千篇一律的升跌原因,近期加入內地股市上升理由,情況更為明顯。內地股市持續升勢,為甚麼?對不起,與其天天硬加新原因,將升勢合理化,倒不如簡單一句,我不知道便算吧!環球股市開始出現調整,夠了,又是希臘問題重新被擺上枱;油價跌,又說擔心美國加息。全球股市及資產價格,由2008年起變動就很大,但說到底,經濟基本面仍是原地踏步。
美國今年難加息
希臘問題及歐洲通縮觸發避險升溫,某程度上歐洲是抵死的。當日拖泥帶水不踢走希臘,而且不跟大隊徹底寬鬆。今日貨幣寬鬆政策工具複雜異常,惟效果大概是零。歐洲拖了好幾年,要參照美國做聯儲局式量寬,但天時地利人和通通欠奉。央行政策已經behind the curve,被市場騎劫過來,歐央行公信力備受質疑。最重要是歐洲主要債息已低無可低,再推低債券利率,純粹是要做市場黃大仙而已。
美、日及德國的十年期平均債息,已首次跌穿1厘,由美林統計的全球主權債券指數,息率跌至1.28厘的歷史新低。美債成本比起金融海嘯,避險最激烈期間更低。單從債息看,全球投資者根本並不相信經濟改善,反而認為是踏入持續而又漫長的低增長、低通脹的「兩低」時代。
歐、日大搞量寬,德國作為美債之後,最多市場持有的主權債券,息率隨時跌近零,到最後只會逼使美債息進一步破底,美國十年債息年底見1厘未必是天方夜談。無疑市場認為美國快將加息,但全球央行已變得婆婆媽媽,聯儲局亦然。耶倫即使有意加息,但她既沒有加息經驗,更沒有膽量,怕且最後仍是一拖再拖。美國年內加息一次,已可能算得上是奇蹟。
年初擔心貨幣政策正常化,年中卻放水寬鬆,過去多年,年年一樣,今年會否例外,倒令人懷疑。超低利率及近乎保證寬鬆,資產市場尤其樓市已成必贏賭枱,市場又怎會願意借錢用腦力與勞力去投資實業。樓價高企,不計入通脹,卻影響民生,阻礙創業及新投資,這根本是結構性滯脹的主因。當市場避險之後,資金迎接一年的重新分配,金價、油價走勢,將隨時出人意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