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2009年,日本稅收係開支的2/3。2010年至現在,稅收只有開支的一半。安倍實行安倍經濟學之後,日本財政開支沒有改善,只是日圓大幅度貶值。日本國債已經是GDP 2.4倍,而且人口老化嚴重,國債利息和福利開支已經是總稅收1.2倍。日本人口老化情況不停惡化,國債也不停增加,國債利息和福利開支一定會上升,日本要減赤減債,越來越困難。日本的財政赤字已經是結構性,很難改變。日圓貶值,日本利息低至接近零,日本股票的回報率只有約美國股票一半,投資者沒有任何理由買日圓資產。市場估計美國明年加息,日圓資產就更加沒有吸引力。相信不少日本資金已經去了美國。
歐洲那邊的情況也是一團糟。以希臘為例,希臘的國債危機是2009年開始,兩輪拯救和一次削債之後,國債金額仍然超過3000億歐元,高過2009年希臘國債危機開始的時候。國債沒有減少,GDP反而少了一大截,國債相對GDP由2009年的112%升到現在將近180%。希臘沒有能力還債,再次削債7成機會的機會相當渺茫,希臘加強經濟緊縮減赤的機會就更加渺茫。美國加息,歐元會相對美元貶值,歐元區資金也跑到美國去避險。
如果你認為美國經濟好,聯儲局的3輪QE拯救了美國經濟,那就是大錯特錯。美國國債由2009年奧巴馬上任的大約10萬億美元,急升到現在的18萬億美元,國債在短短6年時間增加了8萬億美元,原因只是2008年爆發次按風暴,引起金融海嘯。次按當時的市值只是3000億美元。聯儲局買下整個次按市場,那些次按證券還在聯儲局的帳簿上。
全球主要經濟體系都維持超低息,不是因為超低息可以支持經濟發展,只是因為國債太多,財政赤字太多,無法支付更多利息。不要以為歐美和日本推出QE是因為QE能夠振興經濟,其實,各國政府受到國債太多的困擾,需要增加稅收,於是打外國人主意,濫發貨幣推低主權貨幣匯價,在國際市場搶生意。
現在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系財政狀況都是不健康,國債不停累積,總有一天爆出超級通脹。政府的財政赤字失控,稅率就不停增加。例如歐洲的消費稅率去到25%,甚至30%,簡直是令人吃驚。我們不應該只看金融市場,應該看看各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否則,不全面的經濟理解會令人盲目投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