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楊衞隆 日本經濟沒有希望 2014年12月19日

我一直看淡日本經濟,一直認為安倍經濟學行不通。日本經濟的關鍵問題在於日本政府的財政狀況極度惡劣。
請看看附圖。日本的稅收長時間維持在開支的一半。請想像一下,如果你的每月開支是收入兩倍,有甚麼事情發生? 那就是越借越多債。日本政府也是一樣,債務高達GDP 兩倍半。
安倍的構思是用日元貶值增加出口。增加出口就是增加稅收。不過,日本的開支是結構性,因為人口老化而增加福利開支,無法減少。單是國債利息和社會福利兩項開支已經等同總稅收1.2倍。
開支和收入的差距太大,要增加稅收一倍,同時維持零利率,才能夠達到收支平衡。日本的個人及企業稅率已經是全世界最高,直接稅是加無可加。唯一可以加的稅是間接稅,即是消費稅。問題又來了,假定消費沒有因為消費稅增加而轉弱,每增加1%消費稅只能夠增加稅收約2萬億日元,增加消費税25%才能達到收支平衡,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安倍的構想相當直接,增加消費稅5%,即是增加稅收10萬億日元。日元貶值增加企業盈利,提高稅收約30萬億日元,日本財政會大為改善。
日本人口老化,退休基金不勝負荷,快要破產。安倍的構想也相當直接,將退休基金轉為買外國股票及債券,日元貶值之後,日本退休基金會賺大錢,日本政府就可以卸下退休開支的大包袱。
即是說,安倍經濟學的兩大支柱是日元貶值和增加消費稅。安倍有點天真,因為日元貶值,不能直接增加出口。日本生產線早就搬到海外去,例如日本本田汽車,在美國加州出售的FIT型號汽車,引擎和裝配在墨西哥,傳動器在印尼生產。即使在日本的生產線,現在有勞動力不足的困擾,日元貶值,何來額外勞動力? 沒有額外勞動力就不會有額外生產力,沒有額外生產力就不能增加出口。安倍立即打日本婦女主意,日本婦女有一半離開勞動市場。可是,日本婦女投入勞動市場,誰去生孩子? 日本人口會萎縮。
增加消費稅就更慘,只是由5%增加至8%,日本立即陷入衰退,要增加到10%,日本恐怕立即陷入大蕭條。
日本經濟擴張是不可能的事情,安倍偏要做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是日本首相,我會接受現實,如果不吸納新稅民,將人口年齡降低,日本就要承擔人口老化和萎縮的後果。日本政府要收縮,裁軍減赤,停止所有新的基建,削減學校數目。最重要的工作是減少醫療開支,削減老人福利。我明白,削減老人福利是殘酷的事情,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無可奈何。
如果我是日本首相,提出這樣的衛隆經濟學,相信最多一天就被政黨踢走,大選連一票都拿不到。自由民主社會就是福利社會,福利社會就是赤字政府。赤字政府就是國家破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