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貨幣持續寬鬆
由於不能低估內地當局對股市上升的堅持,而區內最少在明年首季亦將大賣低通脹與貨幣寬鬆主題,區內股市在中資股主導大環境下,環球股票基金來年隨時會被逼加碼,傳統大價中資股亦不容忽視。
無疑現時提議留意油股,為時尚早,但所謂留意是現時國際間對油價走勢已近乎一面倒看淡共識,由預期穿60、到失守50,下一步很多會預測要見40,甚至30美元一桶水平。國際油價受太多政治因素及背後原因左右,共識的形成,往往就是應向共識反方向部署的時候吧!
傳統中資股中,金融股目前仍然最備受看好。按外界目前對中資金融股取向順次序排列,就是券商、內險及內銀。但純粹從政策風險因素出發,內地券商現時亦是最大,市場炒風升溫、融資融券爆升,以往是賣點但短線極可能是負累。至於內地保險股,來年要實行償付充足比率新要求,大部份由於投資組合問題,都要預留新資本,暫時只有平保(2318)較有準備。在毫不情願下,內銀股來年可能成為一股頗為強勁的勢力。的確,外資大戶對內銀股有保留,但貨幣寬鬆趨勢已成,最受惠者若非內房就是內銀,兩者比較,銀行相對上作為國家推動經濟及一眾主題概念的機器,一定會較內房有利。
現水平計,大部份內銀股現價相對賬面值仍有折讓,派息都有五六厘。而內銀平均大概有1.2至1.5倍賬面值左右,即使跟國際平均水平的1.2倍相比較,內銀股仍算便宜。要緊記,買內銀不是對息差、壞賬等問題改觀,而是相信中央會大搞財政及貨幣政策擴張,博再有多雙位數回報。中銀監副主席閻慶民最新表明,在新常態下,金融業要回歸適度增長,一改以往幾年審慎調子。單憑這句,已經勝過任何內銀股分析師的推介及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