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楊衞隆 安倍壓低日元匯價的真正目的 2014年9月19日

各位有沒有想過,日元弱勢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是甚麼?
看過隆中對的朋友一定明白我對日本經濟看得最淡。如果世上有經濟大災難,最先爆出來的地方,一定是日本。
日元過去的強勢已經令到日本企業大量外移。請拿件日本牌子的產品看看,產地應該是中國。在美國買日本牌子汽車,其實是美國製造,最低限度是美國裝配。韓國汽車也是這樣。日元弱勢其實對日本企業沒有甚麼特別好處。
日元要貶值至可以和中國及韓國商品競爭,路途太遙遠。要和德國競爭,成功機會不大,因為德國貨幣歐元是歐元區貨幣,對德國來說,匯率太低。即使日本企業真的得到匯率優勢,出口競爭力增加,可是,日本人口老化及萎縮,勞動力不足,再加上日本工業已經因為過去二十多年高日元匯價而七勞八傷,要振興工業,談何容易。
日元弱勢即使真的可以振興日本工業,最少需要十年時間,但是,日元匯價弱勢推高進口商品,例如食物和能源的成本,外貿赤字立即增加,可以說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日本工業未振未興,經濟已經崩潰。
安倍經濟學的重心是2013年開始,兩年內買債140萬億日圓,提高貨幣供應1倍,目的是將通脹推高至2%及讓日圓大幅度貶值,增加出口。這次QE的規模等同美國每月買債2,000億美元,即是美國最大規模的QE的3倍,簡直是晒冷。這場晒冷的結局是2013年日經上升6成。如果由2012年10月宣佈推行安倍經濟學去到2014年1月1日,日經上升將近一倍。但是,2014年至今,日經沒有升過。噫,好像有點不妥當,對嗎?
更加不妥當的事情是日本的貨幣供應。原本,安倍的如意算盤是增加貨幣供應,推高資產價格和通脹。可惜,今年的5月的日本廣義貨幣供應上升2.7%,通脹卻是3.2%。日本貨幣供應是負數。各位一定會感到非常奇怪,瘋狂濫發貨幣的國家竟然會貨幣供應收縮?
日本貨幣供應減少是因為商業信貸減少。銀行發出商業信貸也是貨幣供應的一種,而且這種貨幣供應可以直接推動經濟增長。那就是說,安倍經濟學徹底失敗。
那麼,安倍明知用超級量寬的手段壓低日元匯價不是好主意,為何還要繼續在這條死路走下去?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安倍既到達到2%通脹,又要維持接近零的超低息。本身非常矛盾,利息一定要高過通脹,這是常識。那就是說,安倍經濟學根本上行不通,只是掩眼法。壓低日元匯價的真正目的是要減債。請想像一下,日債是以日元為單位,日元貶值的話,日債也會貶值。超級量寬,濫發貨幣,可以將債權人手上的債減掉一大截。2012年10月,宣佈安倍經濟學上馬時,1美元兌77日元,現在是109日元。日元貶值3成,日債也貶值3成。
日債1000萬億日元,兩年買債140萬億,只剩下860萬億。再貶掉3成,這860萬億等同過去的600萬億日元。日本竟然可以在兩年之內減債4成。這4成日債等同日本GDP。
安倍這樣做其實係聰明笨伯,因為日債都是日本人持有,他從日本經濟體系抽走400萬億日元,日本經濟會遭到重創。雖然日債少了400萬億日元,日本人也失掉400萬億日元財富,經濟會進一步萎縮。安倍加消費稅,對經濟就更大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