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巴士的報 盧永雄 瀛台夜話的故事 2015年09月24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大家將注意力放在中國購買波音飛機的大單,關注經濟領域合作的大新聞。其實,中美元首會晤,籌備經年,在訪問正式進行之前,中美雙方已經派出幾十個部長互訪,已經敲定所有洽談成果的細節,所以大劇本已經寫好,不會出格,也難有意外。

而元首互訪真正能夠達成非預設成果,關鍵在於兩個領導人期間的非正式互動。是次奧巴馬巴為習近平搞了一個晚宴,號稱是複製2014年的奧巴馬訪華時中國搞的瀛台夜話。這種非正式對話,才是領導人訪問的關鍵點,談得好或談得不好,要看雙方領導人是否有良好的互動。而2014年奧巴馬該華的瀛台夜話,成為兩國互動的極其成功典範。當年故事,值得一書。

2014年11月11日,中方安排了在中南海的瀛台設宴款待奧巴馬,原定的安排是黃昏6:30開始習近平和奧巴馬在瀛台散步,隨後到瀛台涵元殿小範圍會見,接著是香扆殿小範圍晚宴,最後是兩人在迎薰亭茶敘,全部活動預計於晚上9:15結束。

結果係兩人談得特別投契,非常深入,每一個環節都大大延遲,原定第一場30分鐘的涵元殿會見,卻持續了1小時30分鐘,最後連習大大也覺得太晚,便說「吃飯去吧,不想讓客人餓肚子。」而奧巴馬意猶未足,說「還想和你談幾個問題。」原定1小時30分鐘的宴會也持續了2個小時,而茶敘亦由30分鐘延長了近1個小時。直至晚上11時許,兩人才握手道別。比原定會面的時間,差不多長了一倍。可以見到兩人的傾談,友好而深入。

中美兩國領導人在景致優美的瀛台,談到了很多問題。主要是習大大向奧巴馬論述中國國情和現實,習大大談論的重點是中美國情各異,歷史文化發展道路、發展階段不同,應該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要聚同化異,和而不同。另外,亦提到一些比較核心的問題,例如中國為什麼要重視主權,習大大向奧巴馬解釋,中國文明的開始便重視大一統,歷史已證明,只要維持大一統的局面,國家便能夠強盛安寧穩定,人民便能夠生活安康,一旦國家混亂,便會陷入分裂,老百姓災難慘重,所以中國才這樣重視主權。

可以預計,奧巴馬不會完全同意習大大的觀點,但比較欣賞習近平坦率的態度,並從談話中更多了解中國立場的底因。中美雙方都覺得瀛台夜話的效果比想像中好多。

中美雙方的矛盾雖多,而合作領域卻也不少。中國崛起,美國感受到威脅,正在一條十字路口:究竟要圍堵中國,抑或與中國共同發展,很多時候是在美國總統的一念之間。

從美國當年與俄羅斯相處的失敗經驗,可茲借鏡。現時人人都覺得俄國總統普京,就像北極熊一樣,經濟向美國秀肌肉,與美國的關係相當差。但在2000年普京剛上任的時候,情況完全不是這樣,他當時極力想與2001年上任的美國總統小布殊建立良好私人關係,但當時小布殊和普京的會面,私下互動搞得很差,大家牛頭不搭馬嘴,皆因布殊看不起俄羅斯,覺得鐵幕解體,俄國一片混亂,根本不足為患。普京當年三番四次想加入美國領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不得要領,令到普京碰了一鼻子灰,最後走上與西方決裂的道路。兩個鬧翻,也非必然。

習大大硬中有軟,並不想與美國決裂,而奧巴馬所屬的民主黨,也較共和黨溫和,所以兩國其實有很大的合作發展空間。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如果中美兩國能夠建立和平友好關係,是兩國人民之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