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巴士的報 盧永雄 民主失陷 長毛抬頭 2015年09月22日

希臘周日舉行國會大選,「希臘長毛」前總理齊普拉斯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輕鬆勝出,得票超過35%,技術性擊倒主要對手保守派新民主黨,該黨得票率僅28%。雖然41歲的希臘長毛在與歐盟談判債務問題時進退失據,但選民還是對他不離不棄。

歐洲長毛當道,9月12日英國在野黨工黨黨魁選舉,黨內長期左翼反對派候選人科爾賓以59.5%得票,在第一輪投票就以壓倒性優勢當選。66歲的科爾賓形象突出,他留著鬚,不修邊幅,騎單車上班,是工黨內三個「死剩種」老左派之一。他40餘年如一日,反戰,反對君主立憲制,主張國有化,主張社會主義,和工黨主流格格不入。

在參選之初人人都視科爾賓為「陪跑」,他自己也如是說。他接受左翼報紙《衛報》採訪時表示,參選的目的是幫助「拓寬工黨黨內的政策辯論空間」。

他還幽默地說:「阿博特和麥克唐納(工黨內另外兩個老左派)都已經競選過了,這次該輪到我了。」誰也料不到,科爾賓竟然高票當選,這是工黨在2014年通過「一人一票」的選舉黨魁選舉制度之後,首次採取此一制度選黨魁,結果就出意外啦。

希臘如是,英國工黨也如是,不論年紀,長毛當道,左派反建制人物上台,而且有直接的群眾基礎。

左派在歐洲有如此廣泛的群眾支持,固然和歐洲債務危機和多國實施嚴厲的緊縮政策有關,但還有更深層次的體制問題。法國經濟學家湯瑪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所作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就深入探討歐美等實行民主制度的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財富和收入不均的問題。該書在2014年譯成英文出版,馬上榮登《紐約時報》精裝非小說類暢銷書榜第一名。

皮克提認為在歐美國家貧富不均並不是意外,而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特點,除非進行改革,否則民主秩序將受到嚴重威脅。他的主要觀點是當資本的收益率大於經濟增長率,財富就會集中,長遠帶來不穩定。

皮克提指歐美的貧富兩極分化趨勢在上世紀初本在加劇中,到1930年到1975年一度扭轉,主因為大蕭條和世界大戰摧毀了大部分精英的財富,而重建時期快速的經濟增長令繼承財產的重要性下降。但之後世界又逐漸回歸到「世襲資本主義」,通過資本累積而逐漸固化階級社會。

上世紀俄國革命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緩和與工人階級的矛盾,採取福利政策,討好勞工階層,將階級矛盾由革命方式轉向民主選舉。福利政策對財產再分配的作用有限,消滅不了富豪,只消滅了無法逃稅的中產。福利政策也被政客利用為選舉法寶,濫用再濫用,令國家負債累累,經濟在破產邊沿,到國家缺錢要行緊縮政策時,基層又承受不了。

凡事會有始有終,福利主義為基礎的民主制度即使未走到盡頭,也面臨重大難關,經濟不景讓歐洲長毛得勢,但他們會將制度帶住何方,沒有人知道。香港若走上福利主義的道路,會不會有一天也選出長毛做特首,先不要想中央是否任命,反而是香港的中產階層又有何感想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