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到這隻舊藥突然瘋狂升價的原因,並非市場的供求問題,而是公司股權有變動。生產這隻藥的藥廠於8月給一個對沖基金經理營運的公司Turing Pharmaceuticals收購,隨即大幅提升藥價。收購者看中這種藥供應有限,而需求彈性很低,換言之,如果你有這種病,便需要這種藥,選擇有限。不願付這個價錢,只能選擇藥效較差的藥品。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獨有例子,其實類似的事情正在不斷發生。例子可說是罄竹難書。一款專門醫治危險抗藥性肺炎的藥品Cycloserine,早前就由500美元30粒,急升至10800美元!主要原因也是生產這隻藥的藥廠給Rodelis Therapeutics公司收購了,新老闆入主後就加價。另一個例子是Valeant Pharmaceuticals收購了兩款心臟病藥Isuprel及Nitropress後,便馬上分別大幅加價525%及212%!
新財閥收購了某些舊藥品,便瘋狂加價,等如對病人說,「你買得起便食,買唔起?對唔住啦!」由於病人對藥品的需求彈性很低,大多數不會/不能轉食其他藥,藥廠便大賺特賺。
我昨天提過的書《廿一世紀資本主義》,新世代的資本主義財富更集中。藥品變態地加價,是一種資本主義的掠奪,擁有金錢權力者不知自我克制,特別是金融資本入侵各行各業之後,情況愈演愈烈,令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客觀上令討厭制度者大幅增加。
新任澳洲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律師出身,後來成為投資銀行家。他於1997年加入高盛,後來成為合伙人。他最近當選後接受傳媒訪問,講到一件舊事。他說高盛這家銀行很成功,員工都賺大錢。有一次高盛主席及CEO對合伙人講話,提到「公司做得很好,賺到很多錢,因為員工都很努力,是值得賺到這樣高報酬的。」其後特恩布爾私底下告訴這位高盛主席,「紐約的士司機,工作時間其實都比高盛任何一位員工都要長,都要努力,但賺得不多。」特恩布爾意指高盛員工不值得賺這樣多錢,所以,如果賺了很多錢,便需要回饋一些、慷慨一些,要有同理心,需要了解其他人的處境。
聽完特恩布爾的說話,或許會覺得這只是政客之言,他要贏得支持,當然要扮到很了解窮人的立場。但無論如何,他說的「同理心」十分重要。現今的資本主義社會,財富高度集中到極少數人的手上,各國政府放水令金融家大賺特膁,全世界的房地產均是價格高企,令原來已經集中的財富更集中。在很多國家,最窮的人受到社會保障,反而是那些「少少窮」、甚至是少少中產的人,由於不受福利網的保護,又沒資格住公共房屋,處境比想像中困難。
香港的財富主要集中在房產之上。社會眼前最需解決的是樓價及租金高企問題,因為這會將貧富差距的惡感進一步擴大。但更加深層次的問題卻是,當資本主義無節制地擴張,當我們見到美國的藥業給新資本收購之後的瘋狂加價,見到作風謹慎克制的德國人的大眾汽車,竟然可以造假數據欺騙排放測試的時候,資本主義已經生病了。至於治愈這個病的出路是一場革命,或抑積極的改革,每個地方的處境不一樣。為政者若不能扭轉財富過度集中的流弊,不去制止掌控金權者過份掠奪,長此下去,沒有一個政權是穩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