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時代已開始研究民主政制的問題,如何可以令民主制度生根,民主制如何保持穩定,怎樣可以兼顧民主與發展。這些題不容易回答。80年代末蘇聯鐵幕解體,一度引來民主制度全勝的喜悅,但30多年後發現並非如此。一方面仍沒有很多東歐國家既有民主亦有良好發展。另一方面美國失去蘇聯這個敵人後,不再支持一些反蘇的伊斯蘭力量,那些力量卻異變成反美的極端宗教組織,拉登的阿蓋達組織就是一個典型。
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狙擊總統候賽因。2010年開始的「阿拉伯之春」,中東多國爆發革命,同樣使人誤會中東國家會由專制走向民主,怎知同樣令人大失所望,差不多全部搞革命的中東國家都是走回專制或走向內戰。這一切都說明,民主制度並不是自自然然會發生,它更像一盤在歐美裁種的溫室小花,移稙他國時很易枯萎。
微觀地看,好像伊拉克、敘利亞這些多民族、多教派國家,原來的專制政權壓制了種族和宗派衝突,革命後壓制一消失,各種勢力就大打出手,矛盾無法調和。現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爸爸哈菲茲‧阿薩德,在1970年過軍事政變上台,執政30年,再傳位給他兒子巴沙爾‧阿薩德。阿薩德家族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一個分支阿拉維派教徒,伊斯蘭教徒佔敘利亞人口的87%,其中遜尼派佔74%,什葉派佔13%,當中的阿拉維派僅佔敘利亞總人口的6%。
敘利亞過去是法屬佔領地,法國過去扶植屬阿拉維派的阿薩德家族上台,就因為他們只佔人口的少數,利用敘利亞內部的教派族群衝突,讓敘利亞無法團結推翻法國的殖民勢力(你看國際政治有多毒辣)。如今搞革命打散了總統阿薩德的勢力,遜尼派、少數民族庫爾德族,自然四方割據。而要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建國的伊斯蘭國(IS),就是遜尼派的極端原教旨主義者,在敘利亞這個遜尼派人口佔74%的國家,自然佔盡優勢。
伊斯蘭國的宣傳工夫一點也不含糊,還會如大企業一樣,做出年報來向支持者交待。圖為它們2012年年報封面。
伊拉克的族群分佈差不多是敘利亞倒轉,伊斯蘭什葉派人口約佔51%、遜尼佔42%,庫爾德族只佔少數。原伊拉克總統候賽因(Saddam Hussein)同屬少數派政府,屬人數略少的遜尼派。2003年美國打入伊拉克,支持什葉派的al-Maliki,成為伊拉克新總理,以扭轉過去少數派遜尼派執政的情況。但新政府只是在美國扶植下起家,相當貪腐,完全經不起伊斯蘭國的衝擊。說到底遜尼派亦佔伊拉克人口的42%,屬遜尼派的伊斯蘭國亦有相當市場。
伊斯蘭國會在年報中列出它們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包括多少次炸彈襲擊、暗殺、逼擊炮襲擊等。
充滿西方味道的民主政制,本來已難在中東政教合一的世界生根。就以伊朗過去親西方的巴列維王朝為例,最後就被教長高美尼領導的力量推翻。再加上不同國家內族群分立的情況有異,族群磨擦的情況有時甚於民族矛盾,更加不是透過多數決定的選舉制度可以調和。
當我們仍然覺得伊斯蘭國是一個恐怖組織時,可能未有細思,他們的遜尼派極端教義,可能對遜尼派的族群甚為吸引。當美國追殺候賽因,試圖推翻阿薩德時,有沒有想過,西方的民主政體,可能不是當地人的選擇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