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資金不很多,另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多多留意市場中一些不尋常,不合常理的行動,有可能,這些行動會變成機會,自己也就可以在第一時間追入,而不必等到市場出現某某股值得炒的消息或等待股評人推介。如果你預先留意,然後一見異動就追入,股價雖已推高,但是還不算太高,再往上炒的機會也比較大,因為異動剛剛開始,股價剛剛炒起,終歸也是高價接貨。但是,估計莊家在剛剛掃高股價的前期不會如此早就散貨,相對地風險也較低,因為是等到股價出現異動,急升時才追入,資金的應用比較靈活,資金的應用也自然比「守株待兔」強。
中國新城鎮三月獲國開金融入股,其後與交行成立基金投資於舊城改造,值得投資者留意。
六月十日那一期的《東周刊》內所提及的集成金融(3623)就是一個例子,股價在配股之後不跌反升,結果就一升再升。不過,同一篇文章中提及的藍鼎國際(582),至今我仍未買入,原因就是股價未見異動,我只是見到這隻股在這個大時代,人人向上炒的時代搞十合一再一供十的傳統向下炒的行為很奇怪,值得留意,值得將此股放入手機內可以提醒自己股價出現異動的app。近日,另一隻股也被我放入觀察名單,會留意其異動,但是仍然未買入,理由也是該股行動古怪,但是股價仍未見異動。
事緣二○一四年三月,國務院屬下擁有十萬億資產的國家開發銀行旗下全資擁有的國開金融突然很低調地買入一隻殼股,即今日的中國新城鎮(1278)這隻股,因為收購過程及過後的清理舊資產的過程也很低調,很少傳媒報道這些新聞。這隻殼股原本是一家地產公司,國開金融收購後,逐漸賣掉其資產,使公司逐漸變成現金公司。最近,該公司宣布與交行旗下的施羅德基金合作成立一個一百億的基金,奇怪的是這個基金的大股東是交行,中國新城鎮只投入一點五億,佔基金總額的百分之一點五,但是,這一百億基金將投資於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公用事業等等與新城鎮開發有關的事,為甚麼只佔百分之一點五股份的中國新城鎮會成為這項合作計劃的主導?為甚麼擁有十萬億資產的國開行會對一個細小的殼股感興趣?這些奇怪的行動是值得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