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巴士的報 盧永雄 希臘的幻覺 2015年07月06日

希臘全民公投以62%的大比數,否決國際債權人的方案,令到希臘脫歐機會大增。

到今天,大家逐漸明白希臘「長毛」總理齊普拉斯,當日為什麼要發動公投。他在公投前打開口牌,說是借公投否決債權人的方案,從而增加債務談判的籌碼。希臘內閣中最激進的財長瓦魯法克斯更對希臘選民承諾,如果反對派勝出公投,歐盟、歐央行及國基會(IMF)這「三頭馬車」,將不得不給予希臘較寬厚的紓困方案,包括大幅削債,以及減少對希臘節省財政開支的要求。歐盟聽到瓦魯法克斯的講法,認為這種承諾是「很殘忍,而且是幻覺」,當時已經警告如果否決方案的訴求在公投中獲勝,將被解讀為希臘拒絕歐元。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代希臘實行城邦式民主,讓城邦市民有機會參政議政,是現代西方民主制的源頭。公民投票,則是最直接全面的民意表達。但希臘的公投,卻展示出一個很大問題:到底希臘的民意大,還是歐洲民的意大呢?希臘長毛總理想用本國的民意去壓國際債權人,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很難就範,因為德國的財政紀律嚴緊,如果因為希臘人民投票,便要讓步,德國總理默克爾便會問:「為什麼沒有人尊重德國的民意呢?」

現年40歲的激進派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玩國際政治的手法同樣激進。如果他發動公投是想希臘脫歐的話,沒有問題,但如果他是想利用公投來作為談判籌碼,似乎真是一個幻覺。國際債權人提出的撙節方案的確十分苛刻,然而,希臘的財政問題也極其嚴重,第一,希臘的負債佔了GDP的 170%;第二,希臘的退休金支出佔政府財政支出的25%;第三,希臘退休金所得替代率(即退休金相對工作時工資的比率)高達95.7%,意思是,希臘人退休以後,差不多可以拿到原來整份工資,3年前在歐盟的大力要求下,才降至56%。

總的來說,希臘是一個收入少、人口老化而福利高的國家,特別是加入歐盟以後,福利更大幅提高。如今,希臘人民做了一個不能忍痛的選擇,他們或許給總理齊普拉斯誤導了,以為可以獲得一個沒有那麼痛的選擇,但公投結果令希臘脫歐變成大概率事件。脫歐的話,希臘很可能要發行自己的貨幣,幣值將會大幅貶值,通脹率隨之急升,也不會有國際機構,願意援助這個國家,人民表面上仍可以維持現在的收入水平,但貨幣購買力將大幅下跌,生活可能更慘。

公投有了結果以後,齊普拉斯在Twitter上留言,說「今日希臘的公投沒有贏家或者輸家,但公投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勝利」。我對政客的語言藝術,十分配服,聽起來既漂亮,亦很能鼓動人心。但細心分析語意,一件事如果是「偉大的勝利」,怎可能沒有輸家呢?有人贏,便有人輸。如果是希臘人民勝利,歐盟就是輸家。 一可能齊普拉斯的用意是:民意的表達,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現今社會,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急速發展,理論上可以搞出一個應用程式,讓所有合資格選民,可以每時每刻就政府每一項公共政策進行公投,喜歡的便做,不喜歡便不做,大家試想想,這樣搞,結果將會怎樣?公投不是愈搞愈多,就是民意的勝利。事實上,就民主制的争議,很早已經觸及是否需要代議士的問題。人民選出代議士,讓代議士平衡各方利益,最後希望達至良好的公共決策,不用進行公投。希臘人民在政客的誤導底下,由以往大多數民意支持國際債權人的紓困方案,變成公投否決方案,往後將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