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年過去,內銀股股價終於啟動,內房股依然令人失望。不過,我依然會耐心地等待內房股股價回升,我也繼續看好內銀股在二○一五年的表現。
二○一四年內銀股股價雖從谷底回升,但是,以聖誕節前夕的收市價來衡量,股價依然很有吸引力,內銀A股股價已超越H股,因此,我們以H股為準來看看目前內銀股的基本因素,工行(1398)PE值5.8倍,股息率6厘,建行(939)PE值6.2倍,股息率6.1厘,中行(3988)PE值6倍,股息率5.9厘,農行(1288)PE值6倍,股息率5.9厘,四大行的平均PE值是6倍,股息率6厘,差別也不大,吸引力依然很強,二○一四年年初,規模較小的中信行H股(998)的股息率更超越9厘,當時我很努力地推薦這隻股,當時我提出的理由是:就算股價不升,買來收股息,回報已經很不錯。現在,中信行在內地股民狂炒其A股的情況之下,H股股價也大幅回升,現價的股息率依然可以保持在5.3厘的水平,現在,中信行最吸引力之處是其A股的股價比H股高39%是內銀股中溢價比率最高的,我期望會有部分內地股民因此而買H股。
內房股比較不容易掌握,理由是內房股太多,良莠不齊,過去,我一直看好內房股是因為內房股的股價與其資產值出現巨大的折讓,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央政府在放寬打壓房地產市場的措施,至今,在全國範圍內,只剩下四大一線城市仍有限購令。
內房股因為資產值遠高於股價,因此,運氣好的話,可能會碰上大股東高價私有化,也可能會高價轉讓一個發展計劃或高價賣股,聖誕節前夕,中交建(1800)的母公司就以81%的溢價收購總值60億元的綠城(3900)股份,消息導致綠城股價於第二天急漲20%,當然,私有化或高價收購是可遇不可求,無論如何,股價與資產值折讓率如此大的內房股肯定值得死守,以耐心來換取巨大的回報。
踏入二○一五年,除了繼續看好內銀股及死守內房股外,我也看好電訊股這個板塊,不論是香港的電訊股或是內地的電訊股,種種的迹象顯示,過去電訊公司之間慘烈的競爭已經過去,未來是合作的年代,合作包括共同資源、節省成本,也包括不再削價競爭,齊齊加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