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巴士的報 盧永雄 擁有2.4億槍枝的大國 2015年08月27日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地方電視台WDBJ7的記者和攝影師在直播中被槍殺,觀眾睇新聞直播變成睇謀殺直播,超級得人驚。

在鏡頭前遇害的是女記者兼主播帕克和攝影師沃德,涉嫌行兇者是兩人的舊同事,已離職的WDBJ7的記者、41歲的弗拉尼根。他行兇動機可能涉及種族歧視及同事私怨。

事件可能涉及種族歧視,疑兇弗拉尼根星期三早上曾在twitter指,記者帕克(女死者)曾對他說過種族歧視的說話,他已向平等就業委員會提出申訴。弗拉尼根又指攝影師沃德(男死者)在跟他一起工作之後,曾經到人事部投訴他。後來弗拉尼根不獲電視台續約,未知是否懷狠在心,殺人報復。

我曾在電視台工作,由於採訪、拍攝、剪片等多項工序都要團隊一起工作,人與人之間易生摩擦,是非亦多。曾有電視台爆出一單主播「剪領呔事件」,該電視台兩名男主播,同時追一個女記者,爆出連番衝突,後來其中一個男主播出鏡讀新聞之前,突然發現自己的領呔全數被人剪斷,搞到要急急借領呔,可見是非有幾多。若然香港如美國那樣,隨手可以買得手槍,這宗「剪呔事件」,會否變成鏡頭前的情殺案呢?

美國是少數私人可以擁有槍械的國家,社會對槍械管制寬鬆,估計民間有2億4000萬枝槍,以美國3億2000萬人口,擁槍比例極高。據統計美國33%的家庭持有槍械,近年比例略降,但槍擊案的數字卻有增無減,美國每年有超過3萬人死於各種槍擊事件。

在美國立國之前,美洲各地的白人大量擁有槍枝以自保,慢慢形成習慣。美國人的擁槍權受1791年通過的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二條保護,問題是在今天這個現代社會,擁槍自衛的需要大減,而且好人和壞人同時可以買槍,容許擁槍不見得令社會更安全。而校園槍擊案日增,2012年美國康涅狄格州紐敦鎮發生的校園槍擊案震驚全球,一名患有自閉症的年輕槍手,在家中擊斃母親後,闖入母親任教的一所小學內擊斃20名學童和6名成人,事件一度令美國再生起禁槍的運動。

不過軍火商財雄勢大,支持美國步槍協會四出遊說,這個協會聲稱擁有400萬會員,每年運作資金2億5000萬美元,是有超強政治勢力的遊說組織,借政治獻金收買政客,令政府放寬槍枝管理。每出現校園槍擊案,就有一批專家走出來講各種和槍枝之外的導致暴力的理由。

最荒謬的是在康涅狄格州槍擊案後,全國步槍協會行政總裁拉皮耶竟然話,嘗試讓槍枝遠離校園的做法無效,唯一能阻止持槍壞人的就是持槍好人。他呼籲國會同意在美國所有學校配置持槍的武裝警衛。這等如說「防止槍擊案的最佳方法是買更多槍」。

禁槍可令槍擊案大減,是一個簡單如ABC的推論,但在美國這個遊說政治當道的民主大國,誰有錢誰的影響力就大,政客人人如盲了一樣,指鹿為馬。所以在發展民主政制時,如何可以防止遊說勢力坐大,是一個頭痛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