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香港段工程進一步超支及延誤。港鐵向政府提交的數字顯示,高鐵造價進一步上升至853億元,較最初的估算超支203億元,而通車目標更推遲至2018年第三季。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聲言,不能夠接受,並會追究港鐵,港鐵明天將出席立法會解畫。
香港興建高鐵連接內地,當年已經是政治上很富爭議的題目,現在工程出現大延誤及嚴重超支,更加成為反對工程人士的口實,整件事尾大不掉,叫人慨歎。造成港鐵工程開支由當年估算的650億元大幅增至853億元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是增加21億元有備用資金作為緩衝,其次是嚴重缺乏勞工,令到建築成本大幅飆升,時間亦拖長了,進一步令成本增加;第三是港鐵計漏了一些項目,第四是工程至目前為止,已接近七成完工,港鐵比較準確計出超支的實際數額。
張炳良局長明言對港鐵的表現感到失望,又認為港鐵是政府委托的高鐵工程管理人,有責任控制好成本。政府路政署亦多番就工程滯後向港鐵表示關注,他又聲言不能夠接受高鐵工程嚴重超支及無限期延遲云云。
高鐵出現這樣嚴重的超支,港鐵當然有罪,其管理層責無旁貸。但政府主事高官表現得像「花生友」一樣評論事件,也很有卸責之嫌。
究竟高鐵超支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將眾多原因綜合而言,超支有兩個核心起因。首先難度的預計失誤。由於整個項目都在地底興建,部份的地質問題,例如石層硬度超出先前估計,造成超支,更重要的問題是建築工人極度短缺,拖慢了工程,令到建築費用大幅增多。
據說港鐵於2009年計算工程造價650億的時候,估計每年開支大約增長2%,但由於建築工人工資年年猛漲,項目的成本每年以5%至7%增長。整個高鐵項目需要5000名工人,卻經常短缺1000名工人。大家見到地盤內有年齡高達70歲的工人在開工,便可以知道工人短缺的程度有多嚴峻。人手極度短缺,工資自然猛升。單是紥鐵工人工資,便較2009年時所預計的高出九成,他們的工資每天要1600元至1700元。
政府在整件事中表現得猶如置身事外,但導致今日嚴重超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是沒有合理地為項目輸入勞工。高鐵項目長年欠缺兩成或者1000名工人,但若不計算跟隨鑽挖機來港的兩、三百名內地工人,實際上只輸入了50名勞工,絕對是杯水車薪。還記得去年初次提到高鐵工程延誤的時候,政府提過會協助港鐵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人外勞,但事實上是得個講字。原來香港輸入外勞的制度與澳門的截然不同,澳門用的是配額制,分到配額,承建商便可以自行招聘外勞。香港卻按具體的外勞輸入名單申請,一次申請需時六個月到一年,而很多工程分包商,接到工程一、兩個月內便要開工,香港輸入勞工制度,時間太長,便形同虛設,令到輸入勞工的人數很低。
事實上,政府在輸人勞工方面,一直畏首畏尾,政治上怕得罪工會,不敢輸入勞工。與此同時,卻有大量公共工程上馬,令到本地建築工人更加僧多粥少,工資愈扯愈高。基本上,不單止高鐵工程超支延誤,本地所有的大型基建項目都面對同一困境,樓宇建築成本便接近每呎5000元,樓價又如何不高企呢?
政府在紓緩勞工短缺的問題上,基本上什麼也沒有做,工會現時正為設立標準工時,對政府窮追猛打,政府便更加如驚弓之鳥,不敢大幅輸入勞工。但是,建築工人極度短缺,代價便由全體市民承受,例如高鐵工程以及其他公共工程項目的超支,便由納稅人埋單,而樓價貴得驚人,就由買樓及租樓人士負擔。
政府在高鐵超支延誤問題上扮演旁觀者,議員其實應該問問政府,她在輸入勞工,降低工程成本及提高效率方面,究竟做了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