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新常態」成為一個熱門的名詞,這是習近平發明的新名詞,除了「新常態」,習近平還發明了「中國夢」這個名詞。
今日的中國,就是在新常態與中國夢兩大力量之下前進,投資者也必須好好地理解新常態與中國夢。
新常態講的是中國的局限,新常態開宗明義地說:中國經濟已經不可能像過去那樣超高速增長。因此,GDP增長率向下調是正常的新常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勞工成本、土地成本,一切生產成本都在上漲。因此,技術要求不高的勞工密集工業已經面臨局限及淘汰的壓力,必須尋找新的動力來維持經濟增長,才能達到習近平的中國夢。
今日,全世界的富裕先進地區的經濟模式皆以內部消費為主。但是,中國的內部消費佔GDP的比率則偏低,有必要加以推動。
亞投行吸引了不少美國的盟友加入,實現了習主席的中國夢,又可為一帶一路融資。
老百姓有錢才能消費,看看日本、歐洲,通脹率等於零,甚至是負數,理由就是老百姓袋裏沒有錢,中國人天性喜歡儲蓄,錢存在銀行不花,如何令他們把錢從銀行提出來花?一個方法是令他們想到今日比昨日更富有了。口袋裏的錢,資產增加了,就會多花錢,這是經濟學中的財富效應,為了製造財富效應,股市必須上升,樓價必須上升。
多年前,因為年輕人買不起樓而發生怨言。因此,中央政府推出多種打壓樓價的措施,措施之嚴比本地的種種特別印花稅更嚴,這包括限購、限貸、重稅……過去兩年,中國樓價果然被壓下來,樓價連跌兩年,再跌就會影響消費。因此,現在就開始逐步取消,放寬這些打壓措施。
中國人天性好賭,股市一熱,大量從來沒有炒股票的人排隊開戶,把錢從銀行提出來炒股,再加上滬港通、減息、減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放寬基金炒港股……中國政府不單要中國A股升,也要推動港股升,使滬港通及未來的深港通更具有經濟戰略價值。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政府儲蓄了四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今日美元國庫利率超低,中國政府實在沒有理由繼續付錢讓美國人過好日子。因此,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出現了,中國政府是大股東,超大的股東,這是好好使用手中龐大美元的時候。亞投行吸引了多個美國的盟友加入,中國打勝了一場外交戰,這是中國夢的一部分,亞投行不是亂花錢,而是為習近平的一帶一路融資,這又帶來新的投資炒股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