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事件未有停止擴散的跡象,政府最新檢到三個屋苑的水質含鉛量超標,目前全港共有七個屋苑超標,令人擔心全港受影響的範圍比想像中要大。鉛水事件爆發至今,公眾擔心的幾大疑問尚未解決。
第一個疑問,是事件的起因。政府成立了以水務署署長為首的跨部門工作小組,調查2013年以後落成公共屋邨,看看其水質是否出現問題。由此可以推斷,政府似乎假設了2013年以後才落成的公共屋苑,其承建商所委托的分判商,焊接水管所使用的焊接物料出了問題。事實上,政府目前的口徑大體上也是如此,認為是焊接物料出了問題。
固然,事情的起因是否如此,還要看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調查結果。但是,政府這個假設的危險性在於,假設了2013年以前落成的公共屋苑沒有問題。實情是否如此,值得研究。
第二個疑問是受到鉛水影響的範圍。現時政府已承認,部份的水管部件,例如水閥,是容許含鉛的,只要含鉛量不超過英國的安全標準便可以。即是說,接觸到食水的水管部件含鉛,只是沒有焊接物料的含量這麼高而已。如果要科學化地分析,便要詳細研究比較,輕量含鉛的水管部件,與高度含鉛的焊接物料,滲入水管內壁,兩者對食水的污染程度究竟有幾高。邏輯上,不能夠完全排除含鉛的水管部件,不會污染食水。更大的問題是,如果假設承建商偷工減料,沒有使用合符標準的水管部件,卻用了含鉛量高的銅合金部件,也是污染食水的來源。
換一個角度看,假如政府認為鉛水事件是分判商使用了廉價的含鉛焊料所引致,情況也很令人擔心,因為在街頭巷尾,都可以買到這些廉價焊料,恐怕許多水喉匠都會使用這些焊料,為私人樓宇焊接水管,由此推之,全港很多私人住宅,都有鉛水問題。較早前,有些傳媒做了一些化驗,即使是豪宅,也有食水含鉛超標的問題,更遑論那些單幢式、比較舊的住宅區了。所以,政府這個「假設鉛水事件只發生在2013年前落成的公共屋苑」的前提,很難站得住腳,只要這些廉價的高含鉛焊接物料成行成市,全港的食水都可能有問題。
第三,是救治問題。飲用了含鉛量超標的食水的市民,究竟如何治理,減輕鉛毒影響?醫學會表示會成立研究小組,研究解決方法。估計受到鉛水影響的居民,都很擔心血鉛超標,即使目前不超標,也很關注如何可以減低飲用了鉛水的後遺症。這方面的緩解及救治方案,愈早出爐愈好。
第四是防範的問題,現時政府還是停留在「執手尾」的階段,例如替受影響居民驗血的速度,仍然不夠快,進度緩慢。另外,就是接駁水管,供應居民食水,有些居民自置濾水器,過濾食水以自救。但這些都是以一時一事去繞過問題的方法。假設問題確實是出在含鉛焊料上,究竟現時的法例,是否清楚規范了使用含鉛焊料焊接食水喉管,或者任何與食水接觸到的器皿?雖然說,現時已有相關條例監管承建商使用這些焊料,但監管力度是否足夠,也是一個頗大問題。
目前,鉛水事件似乎只影響了幾個公共屋苑,一般市民的關注程度仍然不大。但臨近11月區議會選舉,估計各區區議員會對區內的食水進行檢驗,將隨時爆發鉛水大災難。如果政府繼續以這樣的溫水煮蛙方式煮下去,煮死了也不自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