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五月,當時的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開口說要退市,要加息。一下子,美國國債大幅貶值,孳息率上升,全球股市也跟着下降。現在,二○一五年到了,美國聯儲局是沒有再買國債,但是何時加息仍然是未知數,許多人都認為應該是今年,奇怪的是:近來美國國債價格大漲、孳息率超低,美國股市屢創歷史新高,香港股市也如此,房託股、公用股股價創新高,理論上,這些固定收入的公用股、房託股的吸引力在加息之後必然會下降,為甚麼投資者在預期美國會在今年加息的背景之下仍然搶購房託股、公用股?
三個原因支持房託股及公用股的股價,第一個原因是投資者對美國加息之舉已失去耐心,有人將美國加息變成「狼來了」的故事。此外,更多人相信,美國就算是加息,加幅也是很小很小,加了息之後的利率,仍然是很低於房託股及公用股所有提供的股息率。
第二個原因是近一年來,恒指升升跌跌,最後卻是無升跌原地踏步之餘還令股民一下子興奮一下子擔憂,貪婪與恐懼心態出現,結果是多買賣多虧損,不斷地高買低賣,股價升的時候追入,追入之後大跌就沽掉、止蝕,外圍因素也風高浪急,結果愈來愈多人選擇買股收息,認為這是最穩定的投資。
第三個原因是炒作,既然愈來愈多人認為公用股房託股有吸引力之處,人人爭着買的結果是股價上漲,股價一漲,就會引來短期炒作的炒家入市,他們買股的目的當然不是收股息,而是賺價,希望股價升上去之後就可以套利賣掉。
二○一三年五月之前,伯南克仍未開口談退市,房託股、特別是領匯也曾經出現炒作,股價在極短時間內急升,伯南克開口談退市之後,股價也曾大幅調整,回到起步前的水平。可見,升勢是炒作炒出來的,不過,隨着市場開始認為加息可能是「狼來了」的故事,加息幅度不會太大之後,領匯股價再從低位反彈,更再度創新高。
我手上也持有一些房託股、公用股,我向來的原則就是買入這類股的唯一目的是收股息,不應該賣掉,是可以很長期地收股息,經過若干年之後,收到的股息佔當初投入的資金比率一定很高,愈來愈高。
許多人買房託股、公用股時,錯誤地以為房託股與公用股的股價很穩定,這是錯誤的觀點,如果房託股、公用股的股價出現炒作,因炒作而急升也會急跌,高價追買的公用股、房託股的股息率也相對地沒那麼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