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的中心思想是依據公司的價值,找出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價值投資者大都長期持有他們認為有價值的股票(至少是這麼向外公佈),而只有在價格被嚴重高估時才賣出股票(也是至少是這麼向外公佈)。很多人都稱自己是價值投資者,當中最著名的要數曾是世界首富的巴菲特。巴老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某些人更把他奉若神明,我長久以來都沒什麼偶像,小時候老爸問我我的偶像是誰,我隨便地回答說是張學友,可是我一張張學友的唱片也沒有。另外我也不相信所謂的權威,不過最近我也喜歡上巴老,原因是看了些youtube,發現他是一個很幽默的老人(我很喜歡幽默的人),同時也認同他某些生活上的哲學。
我不會價值投資,是因為我認為價值投資是一門藝術,甚至是一門被很多人利用的偽術。說它是藝術,是因為每人對價值投資都可以有其不同的演繹,有些人只看帳面價值、盈利、股息等,便稱自己是為價值投資者;有些人則會花很長時間研究公司內部運作、架構,甚至乎實地考察,與大股東吃飯等,巴老曾說過他對某某公司的了解更多於該公司的管理層。價值投資最重要,同時也是最難的就是估價,可是從來沒有人說得清楚明白,他們的價是怎樣地估出來,我猜即使巴老主要也是依賴所謂的經驗。作為一個小股民,我沒可能,也不會如巴老般參觀比亞迪,跟比亞迪的老闆聊天。一般人能做的所謂價值投資,大都只是依靠往績或用類似的公司去作出比較,再依自己的喜好或習慣去作出估計。對於以這些資料能否作出有效評估,我存有很大的疑問,既然沒效,不如省點時間,干脆不做。
另外,為什麼我說價值投資是一門被很多人利用的偽術呢?人們大都喜歡好聽的說話,價值投資說穿了可能只是套套邏輯,巴老利用價值投資包裝和推銷自己,一來吸金,讓人們樂意將資金投放在他身上讓他投資,二來吸引其他人跟從他投資的股票。在零和遊戲中,沒人跟的話又何來賺大錢。另外一些投機主義者則利用價值投資這名詞出書、寫blog,我認為這批人喜歡投機更多於價值投資。
因此,結論是我不會價值投資,也學不來,我不想多花無用功去研究業績報告那些煩死人的東西。我認為我只是在投機,甚至某程度上是賭博。不過其實投資也好,投機也好,賭博也好,名字一點也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在做的是什麼,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可能帶來的後果。例如我不會借錢買股票、不會買期指,因為我受不了它們可能帶來的後果。我很少買六合彩,但當獎金達一億五千萬,買二十元賭一下又何妨。
今天做了一筆交易,以6.58買進萬洲國際(288)3500股,這股我看了也有一段日子,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豬肉佬,巿值九百多億,估計即使被迫「長線投資」,也大概死不了人。近日谷底回升,今早升幅加大,升穿19天平均線,考慮了幾秒後以現價買入。買入後節節上升,非常高興,以全日最高價6.69收巿,目標價抄考大行8元。
北角ETF今天升幅最大的就是新買入的萬洲,買入後還升了1.7%,這其實是出乎我預料之外,因為我一向以收巿價左右買入股票。另外一隻比較留意的是中國北車(6199),是北角ETF跌幅第二位。今天曾一度想沽出3500股,因為買了萬洲後弄得自己已沒本錢,打算吐點現,看了一輪最終還是決定不賣。下午開巿後北車急插,最低見6.84,可惜已經沒錢再買,收巿報7.03,波幅很大。綜合起來北角ETF稍微跑贏大巿,沒賺沒賠。我有個很煩人的習慣,就是買賣後都會很緊張自己買得對不對。對於昨天的買賣,它們今天的表現基本上還可以,A股回升,可惜安碩A50沒跟足,申洲昨天買貴了點,今天也回落了一點兒,賣出的恆生H股ETF也只是輕微下跌0.1,昨天的買賣對比今天只賺了10塊錢,但還未計手續費,計了的話就賠本了,不過我仍然相信安碩A50沒買貴,也沒有買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