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楊衞隆 風險折讓 2014年08月27日

中國人和香港人投資的時候,完全妄顧風險,更加忽略風險折讓。風險折讓是投資策略之中,非常重要一環。老外極度重視風險折讓。簡單地說,市場上有兩個住宅單位放售,大小、質素和價格都是一樣。其中一個單位有水浸風險,如果這個單位的業主不依照風險程度作出相應折讓,我們應該買另一單位。
以Napa某酒廠的投資個案為例,附近有幾條斷層,2012年年初,我忽略了今次引起大地震的West Napa斷層,因為它已經有幾千年沒有任何活動,我以為它死了。其實,斷層不會死亡。當時,我關心當地另一較為活躍斷層,無論如何,我的判斷是,投資年期(10年)之內有一半機會出現地震,造成總投資的一半損失。一半機會的一半,就是1/4。物業應該折讓1/8至1/4才是合理。旱災的風險更大,幾乎是必然出現,造成的損失也相當嚴重,應該是1/4。所以,有吸引力的價格應該是合理回報減去一半。但是,當時的價格是合理回報以上,即是高估物業價格一倍。以投資角度去看,沒有甚麼價值。可是,姚明的招牌夠大,名字夠響,強國投資者一窩蜂湧到納伯去買酒廠萄葡園,沒有風險折讓之外,還出現巨大的名星效應漲價。價格一直上升,買家就跟著增加。
根據我的理論,資產回報與價值不變時,資產價格上升,資產質素下降。投資者應該避免買入這樣差質素的資產。可是,強國投資者不理會資產質素,忽視風險折讓,高價追貨。他們的論點是: 價格正在上升,不買就會走寶,執輸。
結果,旱災發展成超級旱災,斷層引發大地震,損失亦在我的估計之中。酒廠的損失非常嚴重,數以百噸計紅酒報廢。市內超過一百棟建築物被列為危樓,幾乎所有市內建築物都有不同程度損壞,修理費用是天文數字。強國投資者忽視風險折讓,令到自己的投資有高風險,低回報。現在,他們開始關心,三藩市和洛杉磯會否有大地震。他們不應該現在才擔心,應該是買的時候擔心,計算風險折讓才買入。忽視風險折讓,高價買了之後,擔心也沒用。
如果有風險卻沒有風險折讓,就是買貴了,更加嚴重的情況是妄顧風險,增加損失。例如在納伯買房子,要買地震險,雖然減低物業回報,但是,投資得到某程度保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