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青心直說 胡孟青 股市經濟反向 2014年11月03日

中資金融股季度業績已統統出籠,除券商股外,其餘內銀與內險股表現只屬一般。金融機構被打造成為暴利機構,以內地四大保險公司為例,第三季合共賺逾810億元(人民幣.下同),於是就標題為平均日賺3億元。但凡事有兩面,內地保險公司利潤表現仍穩定,退保率卻繼續急升,首三季四大保險公司涉及退保金額就超過1,410億元,其實可以理解為保險機構平均每日要應付5億元多的退保額。

銀行存款減少惹關注
內地銀行情況更普遍,個別大型銀行被塑造為日賺數千億元的公司,同樣忘記盈利背後代價。觀乎不良貸款比率已全線升至百分之一以上,無疑分析會認為已反映壞賬上升問題,甚至認為,基於今年貸款總量增長持續減慢,數字上拉高整體不良貸款比率。但看看首三季七大銀行合共涉及新增不良貸款,按季增加400億元,即平均每日每間銀行就產生4億元壞賬。
經濟動力持續向下,市場已接受壞賬持續浮現的事實。但打從第三季開始,最叫人關注的反而是銀行的存款流失問題。第三季按季粗略計算,七大銀行存款原來已減少逾1.26萬億元,即平均每日有140億元存款流失。眾銀行中只有建行(939)按季存款有上升,而外流規模最大的是工行(1398),三個月內減少逾3,800億元存款,其他中小型銀行的平約均存款外流規模,每間亦涉及千多億元。
一直以來銀行以存款多寡支持貸款能力,問題已出現,再者新增外滙佔款減少影響市場流動性,怪不得人民銀行口硬心軟,持續向市場定向寬鬆,美其名是支持經濟,實際是間接向經濟體系提供放貸。存款大減,到底發生甚麼事。因監管的新規定要求,9月中起銀行不能在季度或年結前粉飾存款,故此構成影響。
近期股市上升,存款減少被形容為順理成章現象,內地股市適逢第三季表現冠絕全球,自然令人聯想存款已從銀行戶口流入股市。從這個角度看,內地傳媒早前說有過萬億元資金部署入市,原來是對的,但最後卻發現不是外資資金。存款減少,惠及了股市但影響了銀行,凸顯內地金融體系存在一定矛盾。銀行放貸受存款減少掣肘,反過來股市卻得益於貸款減少而上升,這或會引發懷疑,就是內地股市越升,可能出現的代價就是經濟越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