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價格與資產質素
今天和朋友談天說地的時候,發現他們有一誤解,以為資產價格上升就是資產質素上升。事實上,資產價格與質素的關係不是正比,而是反比。
人們對資產質素的誤解是來自名牌貨,所有人都有這個想法,價格越高的東西,質素就越好。價格5000萬元的房子,質素當然好過500萬元的房子。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如果理所當然的事情就是正確,窮書生楊某就不必十年寒窗,諸葛武侯亦不能呼風喚雨。
資產價格 - 只是市價,只能反映買家的意向,不能反映物業的真正價值。
資產價值 - 只是反映物業租金回報與類似投資回報的差距。
資產實際價值 - 將回報減除實際開支,包括維修、出租成本、利息開支及稅務債任。
資產質素 - 資產減值的風險有多大。
樓按質素 - 變數很多,但是,樓按質素與資產質素扣鈎。即是資產質素高,樓按質素也高。銀行批出樓按之後,錢已經放了出去,持有的物業就是樓按的抵押品,當然還有供款人和擔保人的收入是否穩定,是否有還款意願等等。
回到資產價格與資產質素的問題去,同一經濟環境之下,樓價升得越多,它的相對減值風險就會增加,於是資產質素下降。簡單地說,租金回報不變,樓價上升,回報變得沒有吸引力,樓價會有下調壓力。當樓價升破當地人負擔能力,資產質素就是極差,如果還有的話。
資產價格上升就是資產質素上升的誤解令人在樓價上升時急於買樓。其實,樓價上升,物業的跌價風險上升,資產質素下降,應該在這時候賣樓,不是買樓。
樓災爆發時,樓價大跌,人們卻不想買樓,因為他們以為資產價格下跌就是資產質素下跌,物業就不值得買。這就是很多人買樓賠本的原因。
最有趣的事情是,銀行家應該明白資產價格上升會令到樓按質素惡化,但是,銀行最喜歡在樓價升的時候濫發信貸,樓市泡沫變成金融海嘯。其實,銀行應該在樓價上升時收緊信貸,因為樓按質素會下跌。這時候,銀行卻妄顧風險,放寬信貸。
銀行應該在樓價下跌時放寬信貸,因為樓按質素會上升。這時候,銀行卻傻頭傻腦地收緊信貸。哈哈,現代銀行業是將咀巴和肛門的使用方法倒轉。
https://www.facebook.com/yeungwailung?ref=strea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